明末残阳
繁体版

第九十六章 赵信率部出征

    方颜的到来,让赵信原本枯燥的生活也渐渐有了一些别样的色彩。

    不再是只有枯燥的晨练,永远处理不完的政务,还有各种数据报表。

    偶尔也会忙里偷闲,陪伴自己心爱的人在海边散步,在旷野上策马狂奔。

    赵信的父母对方颜也十分满意,特别是赵信的母亲,更是觉得方颜就是上天对赵家最好的恩赐,对方颜是百依百顺,什么都不让她干,简直就是把她当成了亲闺女。

    赵铁柱也早就从衙门里退了下来,搬入了赵信购入的新宅,遛狗养鸟,好不自在。

    两老商量着,赵信也老大不小了,要赶紧把这个婚事办了,好早点抱孙子。

    方颜一听,顿时羞红了脸,只是小声说道,“全凭长辈做主”。更是让赵家二老高兴的合不拢嘴。

    正当赵信紧锣密鼓地筹备这次婚礼的时候,突然朝廷的圣旨到了,竟然要赵信领兵南下平乱。

    赵信的父母一听这事就不乐意了,特别是林桂花,直接就反对了!

    “别去,信儿,你上次进京去救他,结果呢?差点把命丢在了京城,这次南方有乱民,就想起你了?呸,把咱们信儿当什么?夜壶吗?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一脚踢开?”

    林桂花向来爱憎分明,在她的眼里,什么万岁都不及她的家人安危重要。

    方颜虽然对此事略带失望,但嫁夫随夫。既然已经认定了赵信,就要尊重赵信的决定,无论他作出任何决定,她都会支持。

    赵信回到军营后,立刻召集诸将进行了会商。

    众人对此莫衷一是,有说不要理睬崇祯的,也有说毕竟是大明的臣子,还是不要跟朝廷撕破脸皮好。

    赵信最后征询了孙之沆的意见。

    孙之沆的意见很明确,那就是出征!原因有三:

    一是赵家军虽然现在看上去兵强马壮,但实际并未经过战争检验,农民军跟鞑子比起来要弱的多,何不当成淬炼强军的好机会?

    二是赵家军扩军太快,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要想办法广开财源,而南方的经济更加繁荣,可以趁此机会想办法把销售网络往南方扩展。

    三是目前赵家军仍然是大明的军队,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和朝廷决裂为好,现在外有鞑虏,内有乱民,何必再多个敌人?趁西征这次机会,还可以把其他各地的情况都摸摸透,将来如果要用兵,都会好办的多。

    赵信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下定了决心,再次出兵陕晋,剿灭高迎祥。

    因为第一次剿灭王嘉胤较为顺利,所以赵信觉得消灭高迎祥应该也用不了太久。他带足粮草后,便带领第一第三两个步兵团,并两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出发了。共计步兵5000人,骑兵4000,火炮36门,其中曹猛的亲卫营还装备了遂发火枪500支,也算强大的战力了。

    在山东老家,他留下了侯勇坐镇栖霞,统领一切军务,焦云的四团作为总预备队。

    由于牛力的一团随军出征,青州的防守任务就交给了徐高明的五团。爱德华的威海舰队监视金州方向鞑子水师。

    受限于现在这个时代的通讯不便,赵信没有第一时间得知锦州陷落、祖大寿降金等重大情报,否则,他断然不会做出上述决策。

    因为只有他清楚,皇太极的野心,绝不仅仅图谋辽东,他是真正的志在天下,要夺取大明的万里江山啊。

    面对赵信的远征,方颜其实心里最为不舍,但她在人前从未表露,一直都让人感觉她是那么的坚强。

    其实她也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家破人亡的女人。

    到了山东,她就把赵信当成了世间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的寄托。

    在没人的时候,她也只能偷偷洒泪,并不想让赵信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颜儿,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尽量待在府里,现在外面的世道太乱了。”赵信亲吻着方颜的额头,满是怜惜的嘱咐着。

    “哎呀,我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倒是你,在外面刀枪无眼,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总是仗着自己有几分勇力就去上阵杀敌,现在你身系三军将士,安危问题切切当心!”

    “难道只系三军将士,没有系某人吗?”赵信打趣道。

    “哎呀,你坏死了,就知道欺负我。”方颜小嘴一嘟,说不出的风情万种。

    赵信情不自禁就吻了上去。

    “别,呜......”

    赵信也是浅尝辄止,他非常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毕竟方颜说过希望把自己的第一次留在新婚夜里。

    “阿信,等你回来,就给你......”方颜说这话的时候,脸红的简直要透出水来。

    她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但这个时代的三从四德,已经印在了她们的骨髓里,保守和从一而终的思想更是成为一道世俗的铁律。

    赵铁柱和林桂花千叮咛万嘱咐要赵信早点回来,回来就和方颜完婚,她们还要等着抱孙子!

    赵信伤脑筋的摸了摸头,“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肯定能赶在年前回来。”

    赵信其实想让他们三人都搬到青州去,毕竟青州城的防御要强的多,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如果真的敌人来攻,青州府恐怕是重点目标。

    他跟赵铁柱再三交代,万一要是鞑子有异动,就通过文登境内的柳林河撤退到海上,他已经命令爱德华在离家最近的渡口长期停靠一艘快船,确保万无一失。

    赵铁柱还是有些不屑的,“鞑子放着京师不打,来打咱们这穷乡僻壤?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

    赵信只能苦笑作罢,父母在文登住了一辈子了,有深厚的感情。这时候和后世不一样,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离开过文登,换个地方,怎么生活都不自在。

    告别了家人,赵信又嘱咐了侯勇,青州城内有所有内迁过来的重要资产,必要时可以放弃栖霞,也要确保青州无恙。

    和其他将士一样,在与家人道别后,赵信率部誓师出征。

    高迎祥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