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残阳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五章 钱龙锡再献毒计

    代善在接到自己儿子的死讯时,没有丝毫的表情,只是淡淡的说了句,“知道了。”

    留在后面阻击赵家军,对于老五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穿了,代善就是让儿子去送死的,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家族的使命,如果是为了保护皇太极的主力大军,让他代善留下来阻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命令!

    我代善,无愧于大金。

    “大将军,粮草已经完全断绝。”新提拔的正红旗巴牙喇纛额真钮钴儿贴靠到代善的马边禀报。

    他的前任在青州城上被明军一个大将抱住一起摔下了城楼,他因此得到提拔,这是个飞黄腾达的机会,前提是他们还能回盛京。

    所以这几天里,他十分尽心尽责。

    “知道了,”代善还是那句,仍然面无表情。

    “前面是什么地方?”代善用马鞭一指。

    “回大将军,前面是利津,后面是沾化,然后就离沧州不远了。”钮钴儿贴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对北上的地理竟然了如指掌。

    代善显然十分满意,作为正红旗的巴牙喇纛额真,他始终认为不仅要勇武过人,更重要是会动脑子!

    现在的这位,明显更会动脑,用起来自然就要舒心。

    “去跟孔有德说,让他去吓一下利津,争取弄点粮食,不要真的攻城,咱们的大炮都丢在了青州,攻城会带来巨大伤亡。”

    “喳!”

    孔有德在接到命令后,也确实是动了一番脑筋,他在三位都元帅中本来就以谋略见长。

    因此他特地选了一批衣甲整齐,旌旗鲜明的汉军骑兵,直扑利津,后面用树干染黑的“大炮”远远的放着,派人进去劝降,并声称,如果不开城门,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利津是个小县,县令更是个软骨头,一听来了鞑子大军,再登上城楼一看,如此威猛的鞑子骑兵,后面好像还有十几门红衣大炮,这如何能顶得住?

    即便是跑,能跑的过人家鞑子骑兵?

    在跟师爷商量一番后,果断的开城投降了。

    孔有德大喜,进去一番恐吓后,直接搬空了县衙粮库,由于数量不足以满足军需,于是纵兵掳掠。

    到后来军纪败坏,直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利津火光冲天,宛如人间炼狱。

    用这种最粗暴野蛮的办法,代善的大军获得了充足的粮草,俘获大量的人口与牛羊财帛,连克沾化、盐山,直逼漕运重镇——沧州。

    沧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入京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朝廷在此曾布下重兵,但奈何随着后金的多次入寇,此地兵马反复抽调,后又未得及时补充,如今只剩下兵马千余,且皆为老弱。

    沧州守将与知府通判等人,竟然弃城逃跑,致使天津门户洞开,天津危矣!

    消息传至京师,崇祯和众大臣慌成一团,深怕皇太极再次从北面入寇,对京师南北夹击,如此,则大大不妙!

    崇祯对当初提出“馊主意”的周延儒大为不满,甚至当庭痛骂,要不是让赵信去西征,也不至于山东门户大开,如今竟然从山东杀向了京师,这不是混账吗?

    在满朝文武的攻讦之下,周延儒被迫引咎辞职,内阁首辅终于落在了钱龙锡的头上。

    钱龙锡担任首辅后,立刻就提出了意见,北方严守关隘,南方命令赵信率部追剿。

    众人一听,顿觉荒谬。

    “钱阁老,那赵信经过太原会战和青州血战,早已筋疲力尽,如今难有战力啊。”经过周皇后的提醒,崇祯也逐渐对赵家军的叫法不那么反感了,特别是此次西征和青州血战,更是为朝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听说他的父母都为此丢了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还让他拼命,岂不让满朝文武心寒?

    “陛下仁厚,但板荡识忠臣!如今京师有难,正是看清楚赵信的真实面目,若真是忠良,必然会提兵北上救援,若是王莽第二,则必然对陛下的旨意置若罔闻。”

    说完,钱龙锡还极其恶毒的在朝堂上直接发誓,“如果是我钱家遇到大明有难,即便战到最后一人,也会为陛下,为大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我相信在朝堂上的各位大人,也都一样!”然后回视众人。

    诸位臣工顿时全部拜倒,“臣等皆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崇祯的旨意传到山东时,赵信正在文登沉浸在父母离去的悲痛中,全军素缟,各地皆白衣白幡,哀声震天彻地。

    赵信手下的大将们简直不敢相信,纷纷表示朝廷不公,简直是岂有此理!

    都这样了,还要让咱们追击?

    难道一定要赵家军拼个精光才拉倒?

    不过就在众人咒骂声一片之时,崇祯的第二道旨意又至。

    这次明显是对前一次圣旨的补充,高度评价了赵信不辞辛苦率军西征取得的巨大战果,同时对栖霞、青州死战中殉国的众将士表示哀悼,特别是对赵信痛失双亲,更是感同身受。

    所以升赵信为山东总兵,从二品,节制山东所有兵马!

    同时追封赵铁柱为正五品武德将军,追封林桂花为六品安人。

    此外,对此次作战中有功的其他人员也大加封赏。

    封赏之下,众人并无半分喜色。

    这是要去卖命的,有什么可以高兴的?

    这时,孙之沆头戴白条走上前来,“大帅,之沆觉得还是要奉旨!”

    “军师,你疯了?”牛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此番大战,孙之沆充分的展现了他过人的谋略,大家能转危为安,与他的献计献策是离不开的。

    所以,大家不再称呼他为参谋,直接都是喊军师了,把他认定为诸葛孔明般的人物。

    赵信也没有什么异议,所以就这么成为大家默认的称呼了。

    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孙之沆仍然不卑不亢的说道。

    “大帅,我赵家军此次之所以打的如此惨烈,究其根本还是实力不够强大,如果有足够的实力,那鞑子根本不敢来打咱们的主意!而要壮大自己的实力,必须要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此次朝廷封大帅为山东总兵,节制山东兵马,等于就是把济南送给了咱们,济南绝非青州可比,有了济南,咱们西可以防备流寇,东可以俯瞰胶东,有此坚城,就绝不至于再有栖霞山和青州血战那样惨烈的保卫战!”

    “话又说回来,如果咱们不奉旨,就会成为全国的叛军。如果,我是说如果,朝廷和后金万一要是达成了妥协,只攻咱们一地呢?咱们顶得住吗?还有实力再打一场青州保卫战吗?”

    众人皆是沉默不语,如果再打一次,估计几天就城破了,原因很简单,都被打残了。

    “军师,现在赵家军已是强弩之末,如何追击?”侯勇还是想不通,他的二团是损失最大的,剩下的都是劫后余生,正与家人过着好不容易换来的几天太平日子。

    就这么两三百人还要拉出去拼命,这思想工作怎么去做通?

    “侯将军,圣旨上是怎么写的?”

    “让大帅率部追剿啊!”侯勇不解。

    孙之沆冷冷一笑,“追剿和剿灭,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大帅若是率一军远远吊在代善后面,是不是也算追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