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后的小学时代
繁体版

第24章“阏伯盗火”引发的讨论

    放学了,唐一昂和妈妈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像往常一样,他们一边走路一边聊天。

    “妈妈,今天在学校老师带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叫做阏伯盗火。你小时候读过这个故事吗?”唐一昂问妈妈。

    “没有。妈妈小时候的课本和你们现在的大部分都不一样。只有一些诗词可能相同。要不,你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妈妈说。

    “可以啊。”唐一昂兴高采烈地说,“传说有一个人叫阏(e四声)伯,他发现人类没有火,只能吃生肉。为了帮助人类,他就决定到天庭盗取火种。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盗取了两次才成功。后来天神发现他盗取火种,非常生气。天神为了夺回火种,就给人类降了一场大洪水。阏伯为了保护火种而牺牲了,火种也就留在了人间。”

    小孩都有表现欲望,只不过看在什么场合把这种欲望表现出来。唐一昂天性文静内敛,在公众场合还是不太有表现欲望,面对家人,他才能够放开表现自己。

    绘声绘色地讲完,唐一昂歪着头看了一下妈妈,那表情带着期待。

    妈妈看出了他的期待,带着赞赏的笑容说“哇,讲的真不错,整个故事讲的很完整、流畅呢!”妈妈知道,不能做一个扫兴的妈妈。

    听到了满意的回答,唐一昂的小虚荣心得到了满足,马上他就有了疑问,“为什么天神不愿意把火种给人类呢?”

    “我刚刚听到这个故事,还得思考一下。要不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妈妈说。

    “我觉得是天神太坏了、太自私了。只想自己用火,却不愿意给人类用火。”唐一昂略带生气和责备的语气说。

    “那天神到底存在吗?”妈妈问。

    “不存在,都是人类的想象。”唐一昂立刻回到道。

    “既然不存在,又为什么要批评天神呢。既然不存在,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人类想象的对不对?”妈妈问。

    唐一昂点了点头。

    “人类为什么要编这个故事呢?我就猜测一下吧。在远古时代,人类没有火,只能吃生肉,很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后来人类慢慢学会了用火,刚开始也仅限于自然取火,主要靠闪电、雷击、火山等自然的方式。当火种出现时,就添加木材等东西来维持火种。但这样的方式,火种很难保存。火种,有时候能有,有时候没有,是不是能有完全看天。况且闪电、雷击、火山这些自然现象也不是常常发生。因此,火种对于人类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得到了也不意味着能长期拥有。人类对于火种就总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情。”妈妈一边走一边想一边说。

    唐一昂听的入迷,没有打断妈妈。

    “因为闪电、雷击来自于大自然,也就是天空、天上,这是天上降落的东西。为什么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人类想不通。慢慢地,人类自然而然地就把火和天神联系在一起,就认为火被天神所拥有。而为什么人间没有火,只有不时地从天上掉落一些火种呢?是不是天神只想自己拥有,却不想给人类用呢?这种对天神的怨愤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妈妈边讲边想,边想边讲。

    “哦,我大概明白了一些。”唐一昂若有所思地说。

    “后来人类慢慢学会了钻木取火,击石取火。火种的取得比以前容易多了。也能做到随用随取,也就不会像以前一样,经常吃生肉了。当人类能够控制火以后,就有了一种战胜天神的感觉。因此,前期产生的对天神的怨恨和后期控制火以后的自豪这两种感情联系起来,就诞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妈妈说。

    “那阏伯这个人是假的吗?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一个角色?”唐一昂疑问道。

    “因为人类崇拜英雄,就创造出了这么一个人物。其实人类控制火,这是人类自然发展过程中的成果,是所有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一个人。但是因为人类的英雄崇拜主义,就把人类控制火这个伟大的里程碑归因于某一个英雄,因此就创造出了阏伯这个人物。”妈妈好不容易给编完了。

    “哦,其实这个故事就是想表现人能战胜天神、战胜大自然、人定胜天。是这个意思吗?”唐一昂思考着说。

    “你总结地很对。”妈妈夸赞。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卖烤肠的档口。

    “买一根火烤的肠吗?妈妈?这可是人类好不容易才控制好了的火烤出来的,多不容易啊。”唐一昂垂涎欲滴地说。

    “不,这是电烤的。”妈妈说完头也不回地就往前走。

    “哎,不买就不买嘛,等等我啊!”唐一昂收回那念念不舍地眼神,追赶妈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