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入侵之未见之敌
繁体版

11无线脑机交互

    这个电疗的新技术就是锺院士团队改进的,其实最初尝试脑域深部直流电刺激疗法的也是锺院士团队,不过那个方法的副作用非常明显,经过多次的改进,目前的电疗方案安全了很多,有效性也能有所保障。

    锺院士团队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医疗研究团队,他的团队其实一直致力于脑机接口的研究,很早以前就可以实现脑波的读取和解析,不过都不是无创的,也就是说,目前的脑机接口都需要在大脑中植入电子设备,还无法实现脑外无线读取和解析。

    同时团队也开发出了一些基于脑机接口的试验产品,可以帮助残疾人实现意识操作,也就是通过意识操作机械假肢实现一些常人操作肢体的动作,这是目前脑机接口的直接应用,意义非凡。可脑机接口的应用并非如此简单,它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新方式,是淘汰鼠标、键盘,甚至显示器等交互设备的未来科技。

    在精神寄生发生后,锺院士团队申请到了很多精神寄生志愿者的协助,开始大量读取被寄生者的脑波形态,并开始了分析,而团队中最为优秀的分析员就是清华数学系曾经被称为乾神的乾千树。

    他本是研究数学的天才,攻克了很多项数学难题,还自学了计算机,拿到了清华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又考了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跟随锺院士研究脑机接口。可以说,目前没有人比他更懂得脑电波,他正把脑电波当成是一门数学语言来研究,还自编了脑波解码器,而且准确性非常高。而他之所以要研究这个方向,是想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他想构建透明的思维,因为他觉得别人太傻了,有时简直无法交流,而交流障碍是阻碍人类进步的根源,这一点上,他深有感触。

    如果一个人的脑波在乾千树的监测中,那么这个人想什么,电脑上都会以文字或者图像显示出来,这是一项绝无仅有的成就,被锺院士推崇备至。

    然而乾神却不以为然,他的目标是实现无线脑机交互,也就是不需要在大脑中植入任何监测设备,只在脑外进行监测就可以实现大脑与机器连接。这对脑波的读取和解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两者难度的差异就好比让电脑识别计算机语言和识别文字一样,差别非常巨大。

    为此,他需要定位新的脑外监测矩阵,应用更为复杂的傅里叶变换,编制功能更为强大的解码器,而这些对他都似乎游刃有余,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乾千树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比如清华数学系曾经讨论过芝诺悖论,所有人都会说芝诺悖论的结论是错误的,而且是显然错误的,只有乾千树说芝诺的结论没有错,只是你们不懂数学。

    (芝诺悖论: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如果让一只乌龟先爬行一段路程后,再让跑得最快的阿基里斯去追,那么阿基里斯永远都追不上乌龟。原因在于,阿基里斯在追上乌龟前,必先到达乌龟领先的位置上,此时乌龟已经向前爬了一段距离,等阿基里斯再往前追到乌龟所在位置时,乌龟又往前爬了些许距离,如此下去,阿基里斯永远都追不上乌龟。)

    乾千树解释说:如果你先同意芝诺的结论,再来看这条悖论,你就会发现这只乌龟还有一条隐藏特性,那就是在任何惯性系下乌龟的速度不变,这与光速不变原理是何其相似,在阿基里斯追乌龟的过程中,默认惯性系为观察者的惯性系,所以乌龟的速度比阿基里斯的低,它一定会被追上,甚至超越;但换做阿基里斯的视角,惯性系已经发生变化,阿基里斯变成了静止的参照物,而乌龟永远在以固定速度向前爬行,永远都在前方,永远都追不上。

    乾千树的解释让所有人哑口无言,明知道这是一个悖论却又都无可辩驳,纷纷承认自己果然不懂数学,从此芝诺悖论也演变成了芝诺悖论乾神版,在清北广为流传。很多同学都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也会学着乾千树的口气补上一句‘你们不懂数学’。

    乾千树的另一个思维异于常人的实例是他对不确定原理的解释。人人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反对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的,乾千树却说不确定性原理产生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速恒定,这也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是他自己在反对自己的理论。

    乾千树的解释是,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保持不变,这本身就使得光变得不确定,如果光是确定的,那么它的速度就是确定的,那么在不同惯性系中自然是需要变化的,之所以光速始终保持不变就是因为光的不确定性,它的不确定性让它在不同惯性系中保持了恒定。乍听起来似乎互相矛盾,但越思考就会觉得越有道理。

    当然这两个实例都只是代表事例,乾千树的惊世言论还有很多,他的思维方式虽然异于常人,但他的解释总能直指问题的根本,让闻者信服,这也是他被称为乾神的原因。

    在解决无线脑机交互的问题的过程中,乾千树接触到了很多精神寄生案例。其他人对待精神寄生的态度首先是抵触,思考如何防御,如何治疗,如何剔除寄生体,唯恐避之不及。而乾千树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定位,甚至捕获。

    当然,他也知道首要任务是抵御入侵,这也是锺院士给他的研究课题,只是私下里他会更多换位思考,想象自己是一个入侵者,入侵后该如何控制人的思想。他甚至偷偷逃避电疗,希望自己尽快被入侵,这样就能直观的感受到思想被入侵的过程,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不得不说,有很多科学家都是非常疯狂的,他们尽管会预知到可能的危险,但往往又会无视这些危险,继续试探。

    定位入侵者是乾千树私下研究的首要课题,他在监测精神寄生志愿者的脑波时,加入了自己编制的定位模块,这个模块的功能就是自动定位入侵者在大脑中的具体位置,如果只是普通的定位,那么他已经实现了,但是定位的最终目标是捕获,这个难度就不是目前的技术所能实现的了,他毫无疑问的还是遇到了定位的瓶颈问题,量子不确定性。

    这是一个世纪难题,把定位入侵者比作大海捞针都毫不为过,即使乾神出手也不能手到擒来。困难的课题才是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是乾神研究的动力,这不会成为无线脑机交互研究的障碍,反而会成为助力,所以这项研究还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当然,乾千树只是锺院士整个科研团队中的一员,比较优秀的一员,他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但也不能掩盖其他人的贡献。很快,在锺院士整个团队的努力下,一款基于无线脑机交互的应用设备就问世了,既然是交互,就不止是读取和分析,还有编辑和输入功能。

    此外,团队研究还发现,寄生者对自然信号和人工输入信号的识别度很差,也就是说,它们很难区分现实和虚拟,这给了团队一些新的启示。

    当然,乾千树也有搞不懂的东西,比如人情世故,比如处事圆滑,他从来都听不懂别人的言外之意,更不懂什么叫做情绪价值。他曾经有交往过几个女朋友,但很快都给他发了好人卡,离开了他,完全没法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语言艺术在他看来就是人类出产的糟粕。他把这一点归结为人类的缺陷,而不是他的缺陷。他认为人会隐瞒自己真正的诉求,会欺骗,会伪装,会拐弯抹角的去表达,这些都是不该存在的,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内耗。

    懂得处世之道的人大受欢迎,会成为社会的精英层,领导着一群智力更为超群的社恐,而且会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方案被这些‘低能的’领导一句话否定。

    在乾千树看来,很多领导就是智障,他们不但表达含糊,往往不能下达清晰明了的任务,理解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往往会曲解他人的意见,臆想出很多子虚乌有的言外之意。而最新的无线脑机交互设备包涵了乾千树的设计理念,那就是无障碍交流,所以,在这套设备中,他加入了很多透明化的设计,不容许伪装和欺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