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入侵之未见之敌
繁体版

19避难所计划

    EEDS高原之所以被称为高原,因为它整体海拔高于周围的河流。它的西北东三面都是黄河,而南侧是渭河,所以这个高原实际上处于黄河几字湾的核心地带。

    但从沉积学上来看,它其实是一个盆地,自下而上沉积着从奥陶系到白垩系等古老的地层,岩层呈近水平分布,地质结构非常稳定,其中,侏罗和石炭系的地层里还有巨厚的煤层。

    这些煤层很多已经被开挖了出来,留下了发达的地下洞穴系统,其中,很多有着不同深度的洞穴被改造成了重力储能库,用于将风能和光伏等不稳定能源转化为稳定的电能。

    不过此时,这些洞穴被再次改造,变成了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地下避难所,以应对可能的钴弹危机,这项改造早就在进行了。

    这些避难所储存有巨量的水资源,可用于生活用水,也可以用于电解,制造氧气;这里还蕴藏着巨量的未开发煤层,可以提供所需的能源,用于工业、现代农业、照明等。总之,在多轮专家论证后,这里是最适宜的避难所厂址。

    当然,除了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选址,可以说避难所已经遍布各地。

    然而,相对于广袤的中国大陆,这些毕竟还只是小小的避难所,最大容量不超过800万人。毕竟,每处避难所要能满足人们在里面生活至少半个世纪,才能躲过这场钴弹危机。在这半个世纪里,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要自给自足,不能和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否则都可能导致污染侵入。

    因为避难所容量有限,一项涉及各个领域的考核在隐秘进行着,包括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包括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甚至身体健康的老人都会被考虑,目的是要保留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只是他们的规模相对小一些而已。

    考核的内容很多,但不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坚毅,性格懦弱,独立性较差,身体存在较大隐疾的人都无法入选。其次是勤勉,能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人才能在避难所中存活下来。再次是博广,知识渊博,好学上进,实用才艺突出的人才优先考虑。最后是睿智,智力水平突出,才思敏捷是考核的加分项。

    最终被选出的人,可谓百里挑一。

    乾千树无疑是第一批进驻避难所的人,不仅是他,锺院士的团队几乎被全员搬到了一处距离陕西YL市较近的避难所,大保当3号避难所中。

    在这里,研究团队依然可以开展研究工作。乾千树也是在这里继续改进了脑机交互模式,他的最新目标是要进行无终端脑机交互,因为那些精神寄生者是不会选择佩戴VR墨镜的,因此,要想将这些人纳入到脑机交互的领域里,就必须使用无终端脑机交互。

    在研究之余,乾千树总会开启自制的意识交流模块,与隐藏在他脑海中的电子生命体进行交流。

    经过长期的交流,这群电子生命体已经不再执意要消灭人类了,它们的意识似乎受到了乾千树的影响,更准确的说是被同化。

    “既然你们也认同我的想法,觉得人类文明不该被消毁,那你们能不能和其他电子生命体沟通一下,让它们停止消灭人类的行动?”乾千树再次提出请求,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了。

    “我们的交流方式与你们上网差不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当然,也存在主流意识形态,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依然认为人类文明是宇宙平衡的潜在威胁,应该被终结,尽管我表达了些反对意见,但对于主流意识没有任何改变,所以,我也无能为力。”

    “这么说,你们也有电脑这样的终端?你们用的是不是量子计算机?”乾千树又问道。

    “不,我们没有计算机,但我和你说过,我是一个群体,而群体中几乎所有的电子都会与不同群体中的电子有联络,用你们的话说就是存在量子纠缠,当然,这种量子纠缠有强纠缠和弱纠缠之分,用于联络的纠缠一般都是弱纠缠。群体中任何一个电子获得的信息,都会共享出来,所以,我会时刻感知到其他群体的意识。”

    “那你认为人类不该被消灭,也会被其他群体知道,它们会不会攻击你?”乾千树又问道。

    “一般来说不会,多数情况下,我们求同存异,但有时也会互相感化。所以,如果我不再与你交流,时间长了,我的意识很可能会被它们再次同化。电子的个体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消亡的,所以我们没有死亡的概念,只有同化的概念。你看,我们入侵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是通过意识同化来实现的。”

    此时,外面有些吵闹,乾千树走出门想看个究竟。

    “为什么要选我,我已经老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留给孩子们,为什么要浪费在我们这些老年人身上?”一位老人拉着工作人员质问道。

    原来是新到了一批进驻人员,宣讲团的工作人员刚给他们进行了进所宣讲,包括讲解避难所建立的前因后果,避难所的规章制度,以及大家以后的工作分工等等。但有几位老人有些意见,他觉得这么宝贵的生存机会应该留给年轻人,自己太老了,能做出的贡献有限,没必要进入避难所。

    “这位老同志,您听我解释,我们的避难所是一个健康而健全的小型社会,这样的社会中需要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这是对人权的尊重,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我们不能让这些孩子们的世界中缺失了这个环节,生存固然很重要,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更为重要,所以,选择您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每个人都不是随便选的,尤其是老年人,您本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我们相信您的德行会对下一代有积极的影响。”工作人员耐心的解释道。

    “这……?唉,我们毕竟老了啊,也活不了多久了,这里资源本就紧缺,实在是浪费啊!同志,你还是和领导反映一下,如果可以,把我换出去吧,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他们的贡献一定会比我大的,特殊时期嘛,昂……”老人依然不依不饶地请求着。

    “好的,我会如实反映的。不过,您既然来了,还是要先安心的安顿下来,您看看那些年轻人,他们经历的风雨毕竟少,来到了陌生环境,很多都是背井离乡,远离父母,突然遭遇这么大的变故,正是情绪低落的时候,还需要您这样的老者去安抚,去开解,去树立榜样,您应该成为他们的主心骨啊,您都要闹着离开,他们又该怎么办呢,您说是不是?”

    “好,好,好,我们不闹事,不给政府添麻烦,我们先发挥点余热,我们服从安排……”

    乾千树看到这么一幕,心里觉得很舒服,很温馨,一股归属感悠然而生,他也有父母,他也想让父母进入避难所,但他也明白,这里的名额很有限,没有人可以搞特殊,也不应该搞特殊,那几位老者让他多了些亲切感,他们仿佛能够代表自己的父母。

    “人死了就真的死了嘛?你们的意识应该还是会保留下来的吧?”乾千树被脑海内的电子生命体问及。

    “没有了身体,意识是否还能存在,现在还不能确定,也许会存在吧,没人知道。”乾千树回答道。

    “这个就叫做牺牲精神嘛,我还是第一次感触到,很神奇的感觉。”

    “嗯,失去可以让拥有变得更加珍贵,你们不会死,永远不会知道牺牲是多么伟大的事情!”乾千树感叹。

    乾千树开始有些喜欢这里了,虽然这里环境狭小局促,但这里的精神氛围很好,避难所里没有民警,只有宣讲团。宣讲团的工作不仅是安顿新进驻的人员,更重要的是每天要进行思想宣讲,让大家摒弃私有思想,接纳共有公盈,鼓励奉献,这样才能共同度过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