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小阁老
繁体版

第一章爹,你该努力了

    “爹,你要加把劲啊,把吃饭的时间再节省点,争取今年就考上。正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夜色已深蝉鸣连连,姑苏城郊外,一座二进的院子里,一个年轻人正在劝导着疲惫不堪的老头子学习。

    老头头顶包着头巾,明显是秀才出身。

    “儿呀,爹实在有点瞌睡了,明天再说可好?”贾攸睡眼朦胧,恳求的看向自己的儿子贾瑛。

    “爹,不能睡啊。”贾瑛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握住老爹的手“你今天不吃读书的苦,明日里可就要吃生活的苦。一切遭遇的苦难,都是为美好的明天所作的铺垫。”

    “你乡试时间不多了。”

    听完贾瑛的话,贾攸犹如打了鸡血,继续挑灯夜战,眼神爷渐渐变得坚毅起来,“儿子,爹懂了。”

    贾瑛这般为难老父亲,有着一个不可说的秘密,他可能知道这几年的乡试,会试考卷。

    他自后世而来,多看了几眼有待考证朝代的考卷,便意外来到了这个世界,脑子里竟然将那些内容记得清清楚楚,这让他察觉到发家的契机,来到这儿的几天日子里,贾瑛第一件事就是说服这个便宜老爹多读书,然后自己再将一堆考题扔给他让他练。

    奋笔疾书了一段时间,贾攸手下渐渐慢了,看着案几上堆放的题目,贾攸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用天真的大眼睛询问道“儿呀,这真是仙人告诉你的题?”

    “真的,我骗你做甚,凭我这猪脑,能出这样高水平的题?”贾瑛指了指自己的脑子,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已经是贾攸问他的第二百七十一遍。

    “可喜,可喜,正是上天垂帘我贾家。”

    这几日里贾瑛都在努力的辅导老爹,尽可能的让老爹又更大把握,胜负在此一举。

    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乡试在即。

    背起行囊离开家,贾攸在考生的拥簇下,意气风发的向考场挤去,像是年轻院试时考中秀才一样。

    在一众秀才堆里,贾攸算不上老,有些秀才更是夸张到了孙子扶着来参加考试。

    科举考试虽然难度比后世的高考难上太多,但对应的,考中后改变命运的程度远大于高考。就拿举人来说,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免除徭役,享受免费住宿,周围的自耕农为了生存下去会主动献田给你。就算是会试屡次不中,也会有候补做官的机会。百利而无一害,也难怪着老叟都来考试。考官早已对此见怪不怪。

    经过一番脱衣搜查过后,贾攸即将迈入考场,却只听得旁边有人喊冤枉。

    “你们凭什么打翻我的干粮。”

    一位穷酸秀才指着地上一片狼藉道。

    “我们也只是奉旨办事罢了,照例检查,又有何这样一番说法。”

    门衙子刘二特意将奉旨二次咬的很重。

    穷秀才似乎想起了什么,气的脸色发青,却没再发怒。

    泪水在眼框里打转,忍着泪水将打落在地的点心一块一块的捡到盒子里去,泪水滴落在上面。

    看点心的样子明显是吃不成了,贾攸心一软,走了过去,蹲下身子开口道:“这位小友,我备的吃食挺多,我分你一半吧。”

    贾攸和蔼的笑容像一束光照在这位穷秀才的心中,温暖了穷秀才那颗已经凉透了的心。

    “先生大恩大德,小子日后定将涌泉相报。”

    刘二气的牙痒痒,这人真是多管闲事,误了自己的好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他阴险一笑,背手走去。

    在抽完号签,分配号舍之时,贾攸看着手上的号签,不由得面露苦涩。

    他这会抽到的是臭号,是众多考生的噩梦,这臭号顾名思义临着茅厕。

    这考试一考可就是几天时间,在这样的号房里作答,可想而知对成绩影响有多大。

    “站在这干什么呢,马上开考了,快进去。”

    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贾攸转过头来,果然是刘二。

    “你......这抽签是你......”贾攸气的嘴有些哆嗦,话都不会说了。

    刘二一副就是我的表情,但嘴上阴阳怪气道:“您老自己抽的,还怪我头上来了,那几个抽到席号的也不见得怪道我头上。”

    “哼。”贾攸狠狠瞪了刘二一眼,衣袖一甩,捂着鼻子朝着臭号走去。

    刘二双手交叉拢到胸前,内心轻蔑道:“看上去都快五十的人了,还来这地方碰运气。”

    进入号房,看到第一道题目时,贾攸内心的阴霾就一扫而空。

    第一道为“子曰”。

    这不正是好大儿前日里让他练过的题。

    贾攸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屏着呼吸将考题全数看了一遍。

    “怎么感觉都见过。”贾攸深吸一口凉气,却被臭味熏的想吐。

    捂着鼻子,贾攸开始答卷,直到今日,贾攸才真正体会到下笔犹有神是什么感受。

    两日功夫里,贾攸已经将题目全部答出。

    这次他有八成的把握可以中举,待到贡院大门开放之时,贾攸第一个走了出去。

    刘二向前靠近,嬉笑道:“老爷这么早就出来,肯定是成竹在胸,小人提前恭贺老爷了。”说着对贾攸做了揖。

    “借你吉言。”贾攸拍了一下刘二肩膀,便大笑着离去。

    这副模样倒把刘二唬了个半死,内心有些担忧起贾攸中举。但随后又宽慰自己道,考取姑苏的举人,何其困难。这老秀才除非事得了答案,不然凭他这年龄中举,够呛!

    贾攸到一处客栈内洗了澡,换了衣裳,又熏了香,才敢到姑苏城街上瞎逛,这臭号的威力实在有些大过头了,直到现在,贾攸仍然觉得有股臭味一直飘着。

    转在一处府邸门前,贾攸停却了脚步,回忆如同潮水般涌来。

    “林府。”贾攸喃喃道。

    他与姑苏林家林如海为同年进学秀才,两人互相引为知己,林如海喜贾攸的宽厚仁德,贾攸喜林如海的侃侃而谈。

    “要是一直如同那些年多好。”贾攸泪框微红,那年他也曾意气风发,以为能与林如海一同中举,可现实就是林如海一直高升,可他,贾攸呢?却蹉跎半生,还都曾未中举。

    两人的距离,已经被时间,空间,以及地位的差距所隔开。

    贾攸愣神了一会,摇了摇头,不再想那些糟心事。

    突然林府大门打开,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了贾攸眼前。“他怎么在这里,他不是在扬州做官吗?”

    贾攸下意识的转头慌慌张张离去,希望他没看见自己。

    “敢问前面走着的可是凌岳兄。”浑厚的声音带着一丝颤巍传来,如电击般让贾攸直哆嗦,大脑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