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了丞相大人得加钱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三国形势错综复杂

    种云在三国,还是小卡拉米,他还只是棋子而已。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东征孙权。昔日盟友,终是为荆州归属问题大打出手。

    为保江东无虞,孙权一边向刘备示弱,好降低其警惕;一边又派人前往曹魏称臣,以稳曹丕之心。

    面对孙权的示弱,侍中刘晔却向曹丕谏言:“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

    正如刘晔所言,曹魏占天下疆土十之七八,其锋芒之势,就连吴蜀两国联手,也不过勉强抵挡。

    因此,曹丕若趁着孙刘交战之时,对东吴发起突袭,他将有很大概率拿下东吴。东吴倘若灭亡,偏安一隅的西蜀焉能再有胜算?

    一统天下近在眼前,可奇怪的是,曹丕非但没有采纳刘晔之策,还欣然接受了孙权的称臣。

    那么,曹丕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何不趁势伐吴呢?

    曹丕的意思是,孙权既已降,魏再攻之,未免招致非议。既然选择出兵,为何不进攻威胁更大的蜀国呢?

    话虽如此,曹丕大概也知道,此时进攻蜀国,恐怕也捞不到多少好处。正如刘晔所说:“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此险道横绝,加之诸葛亮坐镇成都,曹魏想要在短时间内入蜀,的确颇为困难。

    更何况,蜀是攻者,吴御之,曹魏进攻蜀国,费力不讨好不说,还相当于“围魏救赵”,平白帮孙权解围。

    实际上,曹丕对刘备还是颇为忌惮的。曹操去世后,刘备曾派遣韩冉入魏,名为吊唁曹操,实为试探曹魏虚实。

    刘备得韩冉之信,随即称帝,紧接着又亲征东吴。在伐吴期间,刘备对曹魏的防范措施,唯镇北将军黄权带水师万余人而已。

    这便意味着,刘备通过对曹魏的试探,有很大把握确定,曹魏内部的“王权”更迭,让曹丕分身乏术,没有多少精力来掺和这场战役。

    也正因如此,刘备才敢抓住这个机会兴兵伐吴。

    曹操死后,曹丕先是承袭王爵,而后又僭越称帝。在此过程之中,各种麻烦接踵而来,曹丕只想好好把政权给稳定下来。

    曹丕在这个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呢?从性质来看,可分为两个大方向,一是镇压,二是拉拢。

    蠢蠢欲动之人,需要镇压。天下万民与从龙功臣,需要拉拢与奖赏,而后“分一下蛋糕”。

    奖励可暂缓一阵,但有一些事,则需要尽快处理。曹操在去世之前,已经将反对曹氏的力量给基本扫除,曹丕需要解决的人或事,尚有不少。

    这其中,不只有汉室忠臣和北疆羌胡,也不只有不愿与曹氏合作的士族,还有军队和曹丕的兄弟们。

    臧霸所统青徐兵,竟然擅自行动,还引起军中哗变,这如何能让曹丕安心?

    是以,曹丕在不断削弱臧霸兵权的同时,还不断增强宗室将领曹休的权柄,终于趁着臧霸入朝述职之际,将其兵权夺去。

    迫在眉睫的军队问题得到解决,曹丕又腾出手来,处置了两个兄弟。

    曹彰虽然武力过人,却缺少政治头脑。曹操去世后,曹彰竟然直接向曹丕追问曹操玺绶何在,最终引来曹丕猜忌,不得进入朝堂中枢,没有几年,他便在入京朝拜时暴毙。

    曹丕任务繁多,日理万机,但若铁下心来进攻东吴,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只需两员大将,曹仁一路从合肥出兵,攻其濡须。

    种云一路南下荆州,从江陵南下。再加上刘备的迅猛攻势,孙权又当如何?

    曹丕终究未能出兵攻吴,除上述原因外,也离不开孙权高明的外交手段。

    孙权聚集百官,商议御蜀兵之策。忽报:“魏帝封主公为王,礼当远接。”

    顾雍谏曰:“主公宜自称上将军、九伯州之位,不当受魏帝封爵。”

    权曰:“当日沛公受项羽之封,盖因时也;何故却之?”

    遂率百官出城迎接。邢贞自恃上国天使,入门不下车。

    张昭大怒,厉声曰:“礼无不敬,法无不肃。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无方寸之刃耶?”

    邢贞慌忙下车,与孙权相见,并车入城。忽车后一人放声哭曰:“吾等不能奋身舍命,为主并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

    众视之,乃徐盛也。邢贞闻之,叹曰:“江东将相如此,终非久在人下者也!”

    孙权受了封爵,众文武官僚拜贺已毕,命收拾美玉明珠等物,遣人赍进谢恩。

    早有细作报说:“蜀主引本国大兵,及蛮王沙摩柯番兵数万,又有洞溪汉将杜路、刘宁二枝兵,水陆并进,声势震天。水路军已出巫口,旱路军已到秭归。”

    孙权虽登王位,奈魏主不肯接应,乃问文武曰:“蜀兵势大,当复如何?”

    众皆默然。权叹曰:“周郎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今吕蒙已亡,无人与孤分忧也。”

    言未毕,忽班部中一少年将奋然而出,伏地奏曰:“臣虽年幼,颇习兵书,愿乞数万之兵,以破蜀兵。”

    权视之,乃孙桓也。桓字叔武,其父名河,本姓俞氏,孙策爱之,赐姓孙,因此亦系吴王宗族。

    河生四子,桓居其长,弓马熟娴,常从吴王征讨,累立奇功,官授武卫都尉,时年二十五岁。

    权曰:“汝有何策胜之?”

    桓曰:“臣有大将二员:一名李异,一名谢旌,俱有万夫不当之勇。乞数万之众,往擒刘备。”

    权曰:“侄虽英勇,争奈年幼,必得一人相助方可。”

    虎威将军朱然出曰:“臣愿与小将军同擒刘备。”

    权许之,遂点水陆军五万,封孙桓为左都督,朱然为右都督,即日起兵。

    哨马探得蜀兵已至宜都下寨,孙桓引二万五千军马屯于宜都界口,前后分作三营,以拒蜀兵。

    蜀将吴班领先锋之印,自出川以来,所到之处,望风而降,兵不血刃,直到宜都。

    探知孙桓在彼下寨,飞奏刘备。时刘备已到秭归,闻奏怒曰:“量此小儿,安敢与朕抗耶?”

    关兴奏曰:“既孙权令此子为将,不劳陛下遣大将,臣愿往擒之。”

    刘备曰:“朕正欲观汝壮气。”即命关兴前往。

    兴拜辞欲行,张苞出曰:“既关兴前去讨贼,臣愿同行。”

    刘备曰:“二侄同行甚妙,但须谨慎,不可造次。”

    二人拜辞刘备,会合先锋,一同进兵,列成阵势。孙桓听知蜀兵大至,合寨多起。

    两阵对圆,桓领李异、谢旌立马于门旗之下,见蜀营中拥出二员大将,皆银盔银铠,白马白旗。上首张苞挺丈八点钢矛,下首关兴横着大砍刀。

    苞大骂曰:“孙桓竖子,死在临时,尚敢抗拒天兵乎?”

    桓亦骂曰:“汝父已作无头之鬼,今汝又来讨死,好生不智。”

    张苞大怒,挺枪直取孙桓。桓背后谢旌骤马来迎。两将战有三十馀合,旌败走,苞乘胜赶来。

    李异见谢旌败了,慌忙拍马轮蘸金斧接战。张苞与战二十馀合,不分胜负。

    吴军中裨将谭雄见张苞英勇,李异不能胜,却放一冷箭,正射中张苞所骑之马。那马负痛奔回本阵,未到门旗边,扑地便倒,将张苞掀在地上。

    李异急向前轮起大斧,望张苞脑袋便砍。忽一道红光闪处,李异头早落地。

    原来关兴见张苞马回,正待接应,忽见张苞马倒,李异赶来,兴大喝一声,劈李异于马下,救了张苞。乘势掩杀,孙桓大败。各自鸣金收军。

    次日,孙桓又引军来,张苞、关兴齐出。关兴立马于阵前,单搦孙桓交锋。

    桓大怒,拍马轮刀,与关兴战三十馀合,气力不加,大败回阵。二小将追杀入营,吴班引着张南、冯习驱兵掩杀。

    张苞奋勇当先,杀入吴军,正遇谢旌,被苞一矛刺死。吴军四散奔走。蜀将得胜收兵,只不见了关兴。

    张苞大惊曰:“安国有失,吾不独生。”言讫,绰枪上马。寻不数里,只见关兴左手提刀,右手活挟一将。

    苞问曰:“此是何人?”兴笑答曰:“吾在乱军中正遇仇人,故生擒来。”

    苞视之,乃昨日放冷箭的谭雄也。苞大喜,同回本营,斩首沥血,祭了死马。遂写表,差人赴刘备处报捷。

    孙桓折了李异、谢旌、谭雄等许多将士,力穷势孤,不能抵敌,即差人回吴求救。

    蜀将张南、冯习谓吴班曰:“目今吴兵势败,正好乘虚劫寨。”

    班曰:“孙桓虽然折了许多将士,朱然水军现今结营江上,未曾损折。今日若去劫寨,倘水军上岸,断我归路,如之奈何?”

    南曰:“此事至易。可教关、张二将军各引五千军伏于山谷中。如朱然来救,左右两军齐出夹攻,必然取胜。”

    班曰:“不如先使小卒诈作降兵,却将劫寨事告与朱然。然见火起,必来救应,却令伏兵击之,则大事济矣。”冯习等大喜,遂依计而行。

    朱然听知孙桓损兵折将,正欲来救,忽伏路军引几个小卒上船投降。

    然问之,小卒曰:“我等是冯习帐下士卒,因赏罚不明,特来投降,就报机密。”

    然曰:“所报何事?”

    小卒曰:“今晚冯习乘虚要劫孙将军营寨,约定举火为号。”

    朱然听毕,即使人报知孙桓。报事人行至半途,被关兴杀了。朱然一面商议,欲引兵去救应孙桓。

    部将崔禹曰:“小卒之言,未可深信。倘有疏虞,水陆二军尽皆休矣。将军只宜稳守水寨,某愿替将军一行。”然从之,遂令崔禹引一万军前去。

    是夜,冯习、张南、吴班分兵三路,直杀入孙桓寨中,四面火起,吴兵大乱,寻路奔走。

    且说崔禹正行之间,忽见火起,急催兵前进。刚才转过山来,忽山谷中鼓声大震,左边关兴,右边张苞,两路夹攻。

    崔禹大惊,方欲奔走,正遇张苞,交马只一合,被苞生擒而回。朱然听知危急,将船往下水退五六十里去了。

    孙桓引败军逃走,问部将曰:“前去何处城坚粮广?”部将曰:“此去正北彝陵城,可以屯兵。”

    桓引败军急望彝陵而走。方进得城,吴班等追至,将城四面围定。

    关兴、张苞等解崔禹到秭归来,刘备大喜,传旨将崔禹斩却,大赏三军。自此威风震动,江南诸将无不胆寒。

    孙桓令人求救于吴王,吴王大惊,即召文武商议曰:“今孙桓受困于彝陵,朱然大败于江中,蜀兵势大,如之奈何?”

    张昭奏曰:“今诸将虽多物故,然尚有十馀人,何虑于刘备?可命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合后,甘宁为救应,起兵十万拒之。”

    权依所奏,即命诸将速行。此时甘宁已患痢疾,带病从征。

    刘备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分,七百馀里,连结四十馀寨。

    见关兴、张苞屡立大功,叹曰:“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矣。复有二侄如此英雄,朕何虑孙权乎?”

    正言间,忽报韩当、周泰领兵来到。刘备方欲遣将迎敌,近臣奏曰:“老将黄忠引五六人投东吴去了。”

    刘备笑曰:“黄汉升非反叛之人也,因朕失口误言老者无用,彼必不服老,故奋力去相持矣。”

    即召关兴、张苞曰:“黄汉升此去,必然有失。贤侄休辞劳苦,可去相助,略有微功,便可令回,勿使有失。”

    二小将拜辞刘备,引本部军来助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