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妖兽
繁体版

二四章铁炉

    王聪晃晃悠悠的把水桶从井中提了上来,喘了口粗气,一抬头看见远处断魂岭上,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王聪大声说:“小凡,师傅,断魂岭上起火了,你们快来看哪!”

    小凡刚淘好米,刚放下盆子,就听见院内传来王聪喊声,他忙转过身,从昏暗灶房内冲了出来,睁大两眼,一脸惊愕的问:“王聪弟,那儿起火了?”

    说着两眼朝远处张望,一群鸟鸣叫从他俩头顶上飞过。

    仙者慢悠悠的从里面出来,备着两手,不动声色说:“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不就是起火吗?”

    “师傅,是谁在断魂岭上放野火?”小凡问。

    “不是野火。”仙者看了一眼远处的断魂岭。

    大火愈烧愈烈,烟雾愈来愈浓。

    “那是什么?”王聪一脸不解的问。

    “是炼丹,是一群道士在山顶上炼丹。”仙者把投向天边的目光缓缓的收回来,落在微微的昏暗的院内。

    太阳快要落下去了,西边霞光逐渐消失了,晚风吹拂山谷中的树木,发出波涛似响声。

    几只鸟鸦蹲在院外树枝上,呱,呱,呱的叫了起来,声音好不凄凉。

    “师傅,炼丹怎么会有这么大,这凶猛的野火?我还以为是山中树木被烧着了?我还担心这火会不会漫延到山下来。”小凡一脸不安的说。

    “不是就好。”王聪插了一句。

    “徒儿,别杞人忧天了。”顿了一下,神情淡淡的说:“断魂岭上有个很大道观,相传是张三丰第五代传人张天师所建,张天师先向朝廷伸手要银两,不够又从附近城镇富商绅士官员伸手,再不够,又从民间捐款,最后花了五年时间才完工了,道观在顶上,有空你们过去看看。”

    “那一定有很多房间了?”

    “当然有很多房间了,道观内有几百个道士,他们除了修道炼丹外,还亲自动手,开山种地。”

    “师傅,你认识张天师吗?”小凡扭过脸,两眼看着仙者的脸儿问。

    “当然认识了,为师和张天师是故交。”仙者淡淡的说。

    “师傅,既然是故交,那你为什么不搬到道观内住?道观内房子大,又宽敞,人又多,又热闹,多好呀!”王聪不由得感叹道。

    “张天师请过为师不下上百次,都被为师一一拒绝了,为师与世无争,为师只想清静,不想与那些乌合之众(道士)混在一起。”

    仙者不以为然的说。

    “师傅,他们拿什么炼丹?怎么会在山顶上放火?”小凡仍一脸不解的问。

    “用铁炉,据说这个铁炉是太上老君赠与张天师的,太上老君命令几百个天兵天将,从天上护送铁炉下来,其场面十分浩荡,壮观,当时祥云环绕,万鸟齐鸣,为了迎接天兵天将,山中所有花儿在那一刻都绽放了,草木都向他们点头致意,道士们守在山路上,鼓掌欢迎。天兵天将把这个高五十米,宽十米铁炉就安放东山顶上,之所以选怿这个地方,用张天师的话说:面朝太阳,紫气东来。开炉那天,不仅朝廷派了钦差大臣来祝贺,还有从道而来各位德望重的道士,就像皇帝登基一样。”

    仙者绘声绘色的说,脸上露出几许自豪的神色。

    “那他们炼出仙丹来了吗?”王聪忍不住好奇问。

    “暂时还没有,炼丹和修仙一样,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修仙炼丹者有千千万,但君不见古来征战几人回,修仙炼丹和征战一样,路途充满了风险,也充满了辛酸悲凉和无奈。”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修仙炼丹,师傅那你为什么还要收我俩为徒?”

    小凡声音不大,却十分尖锐的问道。

    “说得好,为什么?炼丹修仙其实都是一件极其虚无缥缈的事儿,正因为虚无缥缈,才充满了神秘,神圣,正因为神圣,神秘,才使成千上万的信徒,爱好者充满了向往,说通俗一点,修仙炼丹就是一种精神上向往,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人活在这个世上,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满足,还要满足精神上的,所以从开天辟地开始,就有了炼丹仙修,亿万来生生不息,且蓬勃发展。”

    仙者说到这儿神情微微激动,两眼闪闪发亮,心中燃烧着一团火。

    “师傅,史书上说秦始皇也是倒在炼丹修仙的路上。”小凡问。

    “对,修仙炼丹,不仅仅是普通的道士的事儿,就连皇帝也热衷于此,这就是为什么修仙炼丹兴盛不衰的原因,这就是为师为什么隐居此地,为什么修仙,为什么要收你们为徒的原因?这我是为什么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修仙数百年?为师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的努力,开拓,拼搏,会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的。”

    仙者仍激动的说,原本备着双手忽儿向前,不,向上大幅度的挥舞起来。

    太阳己经完全落下去了,天渐渐的黑了,院外树上乌鸦的叫声早己停息了,只有山谷中风吹树木的声音愈来愈响,打破周围沉沉的寂静,院内树下花草丛中传来时断时续的虫鸣声。

    放眼望去,断魂岭的火光并没有熄灭,还在继续熊熊燃烧,仿佛永远燃烧下去,那不仅仅是一片火在燃烧,那是天地上的人神仙道,是他们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信念,理想和灵魂在燃烧。

    “师傅,这样烧下去需要多少黑炭呀?”王聪提出疑问。

    “炭价格贱,徒儿,你读过白居易的《卖炭翁》吗?”仙者一脸凝重的问。

    “没有。”王聪慢慢的低下头,两眼不敢看仙者那张过于严肃的脸儿。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仙者突然像老学究那样声情并茂摇头晃脑的念起古诗来。

    念完了补了一句,南山面有个很大的洞,洞内蕴藏很多的煤炭,所以煤炭价格贱不足为奇。

    “既然煤炭价格低,师傅,那你为什么不去烧炭,而是烧木材?”

    王聪问。

    “木材比煤炭价格更低,只要你舍得花力气,出了门朝林中走一走,就能捡到很多枯枝枯木,你说为师还有必要去集镇上去买煤炭吗?从明天起,你俩每天都抽时间去树林里捡枯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