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配合
三日后,宫里传来旨意。
为悼念长公主,除已报官府的婚宴可以如期举行,一年内民间禁止婚嫁,另外,宫里不办宴席。
得知这个消息,卢氏瞬间慌了神。
谢彤以平妻入府,本就是她设的局,虽然谢家没有察觉,但对此依旧很不满意。
原想着将梁乐儿嫁过去,解了谢家的烦忧,不仅能抵消之前的不满,还能亲上加亲,另得一份谢意。
如今旨意一下,此事就办不成了,虽然是谢家临时延期,可终归没成事啊。
梁允烨从衙门回府,官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被卢氏叫到梅园。
听她讲了一大通,冷冷回道:“母亲,这是皇上的旨意,您别想着暗度陈仓,抗旨是什么罪,您应该知道。别说我和祖母不同意,就是谢家,也不敢冒着风头这般行事。”
卢氏往椅上一坐,眉头紧锁,执帕擦着泪,“我还不是为了你着想,谢家在朝堂上人脉广,谢家老爷子虽然退了,但谢家长子如今官至户部侍郎,升任尚书是迟早的事,将来他若愿意提携你,不比你在首辅手下好过吗?”
梁允烨赫然打断她,“朝堂上的事,母亲不懂,便应慎言,也不要随意插手我的事,免得坏了我的谋划。”
虽说是自己生的从小看着长大的儿子,但年岁越大,卢氏越发看不明白梁允烨。
他如今在朝堂领职,做着五品官位,年纪轻轻已有官威,稍一正颜,连她都难免发憷。
梁允烨见卢氏怔着,脸色柔和下来,坐到她身边,扶着她的肩背。
“母亲,谢家自诩清流,不入派系,可难免有一日会择主,若各自为主,现在交往过密反倒不是好事。我既已选定首辅大人,就不可能再易主。”
他要靠谢家,却又不能太过依赖谢家,任何事留条后路,是他尊崇的原则。
见卢氏一脸无所谓,他又道:“首辅大人的手段你根本想象不到,背叛他的人,死只能算是解脱。”
卢氏惊愕,“首辅也才二十几岁,竟会这样心狠手辣?”
首辅大人李幼苍,十四岁中进士,靠着先贵妃——如今的太后平步青云,十八岁被先皇封为太子太保,为小太子授业,二十六岁遵先帝遗诏成为首辅。
年纪不大,却浸淫官场十几年,能在太后手中夺得一条生路,又成为她对手的人,实在深不可测。
不过这些,梁允烨并不打算对卢氏说,卢氏头脑简单心性浅薄,理解不了。
“母亲别操心了,安心在府里将祖母照顾好,帮着彤儿打理中馈,若实在没事,可督促着钰哥儿好生学习。”
卢氏哼哧一声,“还是怪顾今夕肚子不争气,让个婢子生下庶长子。钰哥儿就是随了他小娘,学业不精,不思进取,我看着都烦。”
“不如,还是让顾今夕领过去养吧,往日她带着,还能看出个长子样,留在文姨娘那里,越发不成器。”
梁允烨暂时不想招惹顾今夕,上次他去松月阁,虽然她已恢复往日柔顺,可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她口里说着没事,难保有一天没想通往宫里告上一状。
“今夕身体没恢复,先让她养好再说。”
卢氏心里忿忿,却没说出口。
在她心里,能凭自己攀上谢家这样的世家大族,不仅在老太太面前得脸,往后回家探亲,作为卢家旁支,也能为自家父兄抬上身份。
她这次计划周全,唯独顾今夕那里出了差错。
哼,儿子舍不得,那就让她这个母亲帮他下手。
......
每月初一,老太太都要和府里众人一同用饭。
因此,这一天的食材尤为丰盛,规矩也要比平日严上许多。
上一次聚餐的时候,顾今夕在月子里没来。
今日,周乐安进门走上几步,便看到卢氏背对着坐在左侧里间,而顾今夕立在卢氏身旁,听她训话。
老太太还没到,她上前请了安,走到下首落座。
文姨娘和徐姨娘带着钰哥儿和莹姐儿已到了,两个孩子走到她跟前,规规矩矩地问了好。
梁婉儿和谢彤也陆续进来,各自寻了位子坐下。
卢氏故意扬着嗓音,对顾今夕道:
“你如今身子好得差不多,就别整日窝在松月阁。进入春日,老太太咳疾犯了,连彤儿掌着中馈都知道每日去请安,你闲着没事又不肯管家务,就该日日守在榻前,替烨哥儿尽孝。”
顾今夕微微屈膝,恭谨道:“母亲教训的是,明日儿媳就去慈安堂侍疾。”
卢氏神情满意,她这个儿媳妇儿,被她团在掌心,想捏成圆的绝不会是扁的,揉捏了这么些年,还是好脾气,也不知烨哥儿顾忌她做什么。
“不知母亲明早准备什么时辰过去,儿媳先去准备着。”
卢氏眉头一跳,脱口而出,“让你去,你扯上我做什么?”
顾今夕面不改色,不疾不徐道:“母亲,祖母有疾,您是儿媳,按道理该去侍疾的。若您不去,只我一人去,传到外人耳中,还当母亲是那等不孝不敬之人,岂不是辱没了母亲的贤名。”
卢氏哽住,顾今夕这话说的一点毛病没有。
就是贤名两个字听着刺耳。
侯爷生病住在别院,她一个正妻躲在府里享着清静,要不是梁允烨哄着老太太,说府里离不开卢氏主持,自己早被外面的口水淹死了。
老太太不爱折腾人,卢氏自嫁过来,就极少被她立规矩。
又因老太太只有侯爷一个儿子,另外两个女儿早早外嫁,卢氏不用处理姑嫂妯娌的关系,几十年过得颇为顺心。
等她脑子转过弯,明白顾今夕是在给她下套,立即就恼起来,“顾今夕,你如今是长进了,婆母让你做点事,你竟讨价还价起来。看来,还是规矩立少了,让你忘了做儿媳的本分。”
话音未落,周乐安瞥见老太太被人扶着走进来。
老太太没言语,只站在门口听里面的动静。
周乐安朝顾今夕使了个眼色,顾今夕旋即跪下身,垂眸道:“儿媳只是请母亲同我一起,在老太太跟前侍疾,不知哪里惹怒了母亲。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母亲别气坏了身子,明日儿媳便早些去慈安堂,将母亲的孝一同尽了。”
卢氏乍一听,总觉得哪里不顺耳。
什么叫将她的孝一同尽了。
可让她早起侍候人,她又受不得这份苦。
她指望着有人能帮着递个台阶过来,她好顺坡下驴。
在场的人中,谢彤稳稳坐在旁边,丝毫没有插手的意思。
梁婉儿眼下乌青,此刻还对谢三念念不忘,根本无心听她们说什么。
文姨娘和徐姨娘不敢吱声。
周乐安小声开口,“我听小娘说,父亲每次犯病,她都日夜颠倒守在榻前,只有抽空眯一会儿,照顾病人,的确不是易事。”
她倒不是真听莫姨娘说的,而是从前给先皇侍疾的经验。
卢氏一听,更不想去了:“你小娘本就是伺候人出身的,做这些事,自是得心应手,我嘛,就受不得这个苦。”
言下之意,她出身高贵,连侯爷也不配她放下身份。
周乐安继续说:“祖母只是轻症,不必那样劳累,有大嫂看着足够了。我明日也去搭把手,让祖母早些好起来。”
卢氏松下一口气,还没回,便看到李妈妈轻轻拉着她的衣袖。
她一把拽过,道:“乐儿说的也有道理,那你们一起去吧,仔细着,别让我操心。”
老太太的声音从外间传来,“你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呀,即不管事也不管人,京城里多少女子都羡慕你呢。”
卢氏脑子轰的一声,脸色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