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业革命
繁体版

第012章 父子和解

    刚来到这个大明世界没几天,朱雄英就打败了自己的第一个敌人,但他的心里却升不起一丝的愉悦。

    往后几日,朱雄英照常去大本堂和那些岁数小的皇叔们一起上课,上课的空闲就去坤宁宫看望马皇后,也许是马皇后会让他想到曾经自己那位也同样疼爱他的奶奶,也许只是他不愿意回东宫,看到失魂落魄的父王和天天吵闹要找母妃的几个弟弟。

    此次的风波老朱对外下了封口令,所以满朝文武虽然知道宫内出了一些变故,但没几个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且众大臣惊恐地发现,那位可怕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也不见了,于是所有人更加战战兢兢,根本没人敢瞎打听。

    又是一个普通的午后,朱雄英照例来了坤宁宫,离得很远就大声喊:“皇奶奶,孙儿来看您了。”

    马皇后此时已经可以在床上坐起来了,但是依然还不能下床。

    朱雄英跑进了房间,见到马皇后开心地行了一礼,然后上前边给马皇后捶背边说道:“皇奶奶,孙儿今日在大本堂,被先生夸赞聪明好学,可是十三叔没背下昨日留的功课,被宋大学士打了手心,哈哈哈。”

    马皇后此时下不得床,所以也乐得听朱雄英给他讲这些有趣的小事。

    “宋讷这个人可不是宋濂,他竟然也敢打桂儿?”马皇后对朱雄英的话半信半疑。

    因为当初老朱找宋濂教太子朱标,宋濂专门向老朱求了可以体罚皇子的权力,但是宋讷是个老实人,他敢打皇子是马皇后所没想到的。

    被打的十三皇子代王朱桂,跟朱雄英是同岁,平时在大本堂就跟朱雄英一起玩,不过他没有朱雄英成绩好,老是被先生训。

    “皇奶奶你是没看到,十三叔被打得龇牙咧嘴,一放学就被十一叔带去他们母妃的宫里抹药去了。”

    朱雄英也很喜欢跟马皇后说这些小事,让他感觉很放松。

    “要说挨先生打,你的这些小叔叔可差远了,挨打最多的要数你四叔,你四叔上学的时候动不动就逃课玩,但是当时的先生是宋濂大学士,宋大学士专门跟你皇爷爷请了旨意,说是不让打他就教不了,所以你皇爷爷就答应说,别打死打残了就行,就这样,你四叔几乎每天都要挨几下子。”

    马皇后回忆起自己的几个孩子的小时候,不由得笑意浮上面容。

    “二叔三叔四叔五叔他们都很久没回应天了吧?”

    “他们现在都是为大明守边的塞王,哪能说回来就回来啊。”

    虽然说着这样的话,但自己的儿子哪能不想呢,现在留在宫里的这些小皇子,都还陪在自己的母亲身边,而马皇后身边,也就只有长子朱标能时常见到了。

    朱雄英感觉到了马皇后对儿子们的思念,便把这事偷偷藏在了心里。

    “皇奶奶,这几日父王总是闷闷不乐,孙儿看了也很心疼,孙儿想和父王聊一聊,您觉得我应不应该去呢?”朱雄英终于问出了自己想问的话。

    他有意和朱标聊聊,但是担心朱标不会好好听他说话。

    “哎,被身边最亲近的人伤害,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这样吧英儿,晚上你叫你父王来奶奶这吃饭,你可以趁机和你父王说说你的心里话,有奶奶在,你父王也会听话的。”马皇后决定管一管这个事。

    夜幕将近,朱雄英亲自去传话说马皇后让朱标来坤宁宫吃饭,于是朱标带着朱雄英在晚饭时分来到了坤宁宫。

    “母后,今日怎么特意喊我来吃饭啊?”朱标看着躺坐在一个特制躺椅上的马皇后问道。

    “先吃饭吧,今日让徐兴祖做的你最爱吃的糖醋鱼。”马皇后让朱标和朱雄英一块先吃饭,等他们坐下开始吃后又开口说:“标儿啊,母后听说你近日精神不好,可是有什么心事啊?”

    听到马皇后问他,朱标长叹一口气。

    “母后,孩儿也没什么心事,只是觉得心里闷得慌,吕氏她,孩儿没想到她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

    “其实孩儿也常想,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老天保佑了,母后您没什么大事,雄英也没什么事,吕氏她是自作自受,一切都是好的,只是还是会偶尔觉得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一家人,竟会互相残害!”

    “父王,孩儿想向您请罪。”朱雄英等着朱标说完话,竟起身后给朱标行了一礼。

    “此次事件,孩儿一心为皇奶奶和自己报仇,没有考虑父王的感受,以致父王终日郁郁,这是孩儿思虑不全所致,孩儿错了。”

    朱标没想到朱雄英会如此郑重其事地向自己道歉,而且他本身也不觉得朱雄英有错。

    “父王身为大明储君,每日要处理纷杂的政务,本就不该在这些小事上分心,孩儿还让父王难受……”

    “这本就不是你的错,你反而是受害者啊,雄英,此话不要再提,父王心里都有数,这事根本不怪你。”朱标摇摇头说道。

    “听说从除掉胡逆之后,全国各种公务全堆到了您和皇爷爷身上,父王一定很累吧。”

    “生在皇家,就要对天下百姓负责,累点又算什么呢?”

    只能说朱家开头的这两位确实是劳模,拼了命地自愿加班!

    “孩儿觉得,作为皇上太子,不应事必躬亲,如果您和皇爷爷什么都干了,那要那些文武官员干什么的?”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且术业有专攻,比如断案就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任务,收税就是户部的任务,您可以把任务都分下去啊。”

    朱雄英在给朱标灌输偷懒的管理思想。

    “父王您可以组建一个幕僚团队,找几个有学识有能力但是品阶不高的大臣,让他们提前把待处理的折子筛选处理一下,一些鸡零狗碎的事就让他们处理,只有重要的事才需要您和皇爷爷亲自处理。”

    “英儿你还太小,不明白能呈送御前的根本没有小事。”

    “比如近日父皇下令严查的空印文卷,还有山西黄河水患,福建蒲氏动乱,云南的战事,包括正在追查的白莲教余孽,桩桩件件都没有小事。”

    朱标疲惫地叹了口气,当个太子真的是太累了。

    “孩儿不是这个意思,我大明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每日自然有无数的事情发生,但您和皇爷爷毕竟不是铁打的,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去掌握国家发展的方向,大明才能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如果你们每日因这些繁琐的政务而疲惫不堪,又如何在真正的重大决策上保持睿智与英明呢?”

    “换个角度来说,您和皇爷爷可以勤政不怠,孩儿也可以向你们看齐,但后世承平日久的朱家子孙,是不是真的都能在掌握巨大权力的同时,还保持如此辛劳的工作状态呢?”

    朱雄英的连续追问让朱标陷入了沉默,是啊,咱们现在能拼命干,后世子孙如果偷懒,那还是不行啊。

    “英儿你说得有道理,此事改日咱们与父皇好好商议一下。”

    吃完了饭,朱标带着朱雄英离开了坤宁宫,在路上朱雄英又向朱标说道:“父王,今年过年,孩儿想求父王和皇爷爷,让诸位王叔回京一起过年吧。”

    “为什么?诸王回京,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孩儿今日与皇奶奶闲聊,说到诸位在宫里的小王叔,发现皇奶奶应该是想诸位王叔了,皇奶奶此次病重,却只有父王能陪在身边……”

    “嗯,说来父王也数年未见你那些王叔了,趁着过年让他们都回来让母后高兴高兴,也未尝不可。”

    朱标略一沉吟,给朱雄英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不过此事不是小事,回头我还得问问父皇。”

    “你小子还挺有孝心!”朱标说完也许是想到了什么,毕竟朱雄英这几日也是从生死线上过了几个来回的。

    他突然把朱雄英抱起来甩到了自己的背上,背着朱雄英小跑了起来,就像朱雄英更小的时候,朱标经常把他背起来这样玩。

    “英儿,你还小,莫要想得那么多,有父王和你皇爷爷在呢。”

    小跑几步,朱标又停了下来,变成了缓步地走,口中的语气也变得柔和认真:“英儿,吕氏的事,父王没有怪你,你做得是对的,反而是父王因为自己的情绪,竟冷落了刚刚死里逃生的你,父王给你道歉。”

    “谢谢父王,孩儿只是不愿父王每日闷闷不乐。”

    “嗯,你再给父王说说你那个“偷懒”的想法吧,父王天天确实很累啊。”

    “哈哈哈,好啊~”

    宫灯昏黄的灯光照在这对大明最尊贵的年轻父子的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东宫的众人发现大小主子竟是说说笑笑地回来的,也都稍稍放松了这些日子紧绷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