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业革命
繁体版

第019章 九江,以后你就是我的总经理(求追读)

    出了常府,天色还早,朱雄英并不想早早地回宫,于是让靳长青带着自己在京城转转。

    靳长青从大明建国以后就独自行走江湖了,此时已经是个完全的江湖中人了,对于市井那自然是十分熟悉的。

    “殿下,臣带你去秦淮河听曲吧!”靳长青估计是这段时间在宫里也憋坏了,给朱雄英出了一个并不算很合适的主意。

    朱雄英一听,这个好啊,算起来自己来到大明也有一阵子了,但是一直在皇宫里,根本没机会出来,现在既然出来了,那闻名千古的秦淮河一定是要去见识一下的。

    “走!去听曲!”

    没过多久,朱雄英和靳长青二人便来到了秦淮河畔,虽然现在是冬季的傍晚,远比不上阳春三月的秦淮夜景,但灿烂的晚霞印在波光潋滟的秦淮河上,像是撒了一层金粉,河中画舫的伙计们都在忙着擦拭桌椅,为晚上的营业做着准备,还有一些吃饭的酒家,请了说书的先生,已经在绘声绘色地在讲才子佳人的故事了。

    “这才是我大明真实鲜活的样子啊!”朱雄英不由感叹,皇宫里固然好,但是等级森严,宫女太监都不算是有独立思想的人,除了几位主子,其他人每时每刻都是战战兢兢地,实在是无趣得很。

    “殿下,在这喊殿下也不方便,恕臣无礼,就喊公子了。”靳长青只是口头客气,因为他和朱元璋马皇后以及朱标的关系,他对朱雄英可以说是关爱大于尊敬的。

    “公子,那边有家听风塘,他家北彩花姑娘的曲子,可谓一绝,咱们去听听吧。”

    “我也没出来过,都听你的。”

    两人便径直去了一家装修清新淡雅的小店,找了一个僻静的雅座,点了一壶西湖龙井,便静静地等着到了时间听曲。

    此时,一群少年的声音从外边由远及近地传来。

    “徐大哥,这个地方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发现的,虽然不像金玉楼什么的那么奢华,但是这里的曲子,是整个秦淮河上唱得最好听的,他家的桃花酿,也是最好喝的!”

    “咱们都是群粗人,不像你九江,整日风花雪月的。”

    “邓大哥莫要拿我打趣,我爹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天想着给我安排差事,当差哪有跟哥哥们喝酒快活啊。”

    说话间,五位年轻人便进了店内,没想到竟都是淮西勋贵家的二代。

    最早说话的是曹国公李文忠的长子李景隆,被称作徐大哥的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子徐辉祖,那位邓大哥是卫国公邓愈的长子邓镇,此时邓愈已经去世,这位邓镇已经袭了父亲的爵位,只不过因为皇十五子朱植被封了卫王,所以他被改成了申国公,还有两位,分别是景川侯曹震的儿子曹炳还有武定候郭英的儿子郭镇。

    这几位可以说是大明当下最纯正的二代勋贵了,而且都是十五六岁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的在军中已经干了几年了,有的也正在准备进入军中历练。

    这次李景隆做东,请这几位喝酒听曲,为的就是接下来到五军都督府任职,能有人照顾指点他一下。

    朱雄英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皇宫里,所以只能认识李景隆和徐辉祖,靳长青离开中枢也好多年了,对这些年轻二代也不是很熟。

    几位年轻二代勋贵说话声音很大,估计是平时嚣张惯了,根本没有顾及别人感受的习惯。但靳长青在宫里这么久,出来是为了放松开心的,可不是为了受气的,几位二代声音越大,他的眉头锁得越紧。

    “靳伯伯,那几个人,一个是魏国公家的长子,一个是曹国公家的长子,其他的几个不认识,没想到他们也爱听曲。”朱雄英出言提示靳长青,“曹国公以前经常带李景隆进宫和几位皇叔一起玩,我估计他也能认出我,咱们还是先等等看。”

    主要是担心被认出来,这曲子就听不成了,所以朱雄英让靳长青忍一忍。

    “好的,公子,估计也快到北姑娘出来唱曲的时辰了。”

    随着时辰越来越晚,天色也越来越暗,秦淮河上的画舫以及两岸的店家也都陆续点上了灯火,越来越多的客人进入了小店,很快就满座了。

    此时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抱着琵琶,面戴轻纱,从舞台的后面慢慢走上舞台,她看起来十五六岁,垂眉低头,坐下之后手挽起落在地上的裙纱,素手一拨,声似银珠落盘。

    这试音的一拨,使台下刚刚还在各自说话的观众都静了下来,其中也包括几位二代勋贵。

    “奴家北彩花,接下来为各位客官弹奏一曲‘烟花易冷’,此曲为音乐大家周先生所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靳长青很快就沉醉到迷人的旋律之中了,但是朱雄英却隐约听到那群二代勋贵正在聊天。

    “光靠着买地收租根本挣不了多少银子,皇爷心里向着老百姓,你要是把佃户盘剥得狠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出事,我最近准备收几个布行,衣食住行,不管是谁那都是要穿衣服的,你看我这身团云织锦缎的袍子,200多两银子!我这双登云履,300多两银子!”

    李景隆此刻像极了后世炫耀自己新买的耐克鞋的年轻人,他还语重心长地劝几位同伴,“虽然咱皇爷不让当官的经商,但是要说赚钱,那还是得经商啊!”

    朱雄英在一旁听得感觉有趣极了,这小子胆子挺肥啊,连老朱的禁令他都不当回事。

    “九江,你说得不对啊,刚刚你说把佃户盘剥狠了,指不定出啥事,那你要是做生意,被皇爷知道,那不是更严重啊?”很快郭镇发现了李景隆言语中的漏洞。

    “这你就不懂了吧,做生意又不用咱自己做,找几个商户,以他们的名义去干,咱就指挥他们,然后等着收钱就行了,不让你以为我这些消费,都是哪来的钱?”李景隆对此不屑一顾。

    “曹国公征战多年,抢的宝贝你家八辈子都花不完吧?”

    “我爹?他抢的那点玩意全都锁起来了,我是一个子都没见到!我再跟你们说说关于‘食’的生意应该怎么做,我在城南弄了三家酒楼……”

    没想到,出来听个曲,还发现了一个经商的人才。

    这时曲子也弹完了,后面点的一些点心也都吃完了,靳长青看了看朱雄英,意思是不是该回宫了。

    朱雄英想了一下,站了起来径直往李景隆那桌走了过去,靳长青一见赶忙跟了上去。

    一到他们桌前,他们就都认出了朱雄英,李景隆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两个鸡蛋那么大,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在这种地方遇到皇长孙,其他人也都差不多,震惊的眼睛瞪得像铜铃。

    徐辉祖反应最快,俯身就要跪下行礼,但是靳长青反应更快,直接出手制止了他,朱雄英也眼色示意他们不要声张。

    “九江表哥,没想到你对商业还有如此造诣,以后你就是我的总经理了!”

    “???”李景隆此刻满头黑人问号,“总经理是啥?”

    “放心吧,肯定是好事,今天遇到我,你们都不许往外说,后日我要在五军都督府选兵,你到时候去我跟你细说。”

    朱雄英没有解释太多就直接走了,留下几位二代勋贵在那惶恐加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