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业革命
繁体版

第027章 以后你就叫“牛顿”吧(求追读)

    从零开始建设一所大学,需要考虑的事情是方方面面的,朱雄英和这群陪他过来的人一直从早上商讨到傍晚,才终于有了大概的眉目。

    首先是建房子,让王树和马彦松领衔,回去再组织一部分人,先把学院的规划设计图画出来,此时朱雄英心里已经盘算好了,这回搞建设干得好的,回头直接挖到工学院当老师!

    第二是网罗人才,这事由常升带头,于敏宏和董玉辉辅助,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按照朱雄英对于各专业的大概描述,找到最为匹配的人才,聘为九龙湖学院的老师,朱雄英也特别强调了,要不拘一格招人才,不论出身是啥,只要有真本事,统统找来面试!

    第三是提前预招生,这里毕竟离应天城区还有段距离,教的又不是科举的东西,怎么吸引学生来这里上学,也是一个问题,不过朱雄英对这一点倒不是很担心,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自己的商业帝国搞起来,大不了到时候给学生设奖学金,重赏之下必有逼着孩子来读的家长。

    还有一些琐碎的事情,朱雄英统统甩给了常升,并义正词严地跟他说:“二舅,以后你就是应天府九龙湖学院南湖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了,你得承担起父王交给你的任务,不负父王对你的信任与期望,为九龙湖学院能顺利竣工而不懈努力啊!”

    常升虽然也听不太懂,但是他知道这个建学校的任务给他了,而且朱雄英反复强调这个学校是朱标出钱建的,而且朱标很可能会是这所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常升就更不敢懈怠了,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去五军都督府怎么卸任了。

    安排好建设学校的事,朱雄英纵马带着一群人往应天府赶,此时夕阳西下,一队人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常升看着前面朱雄英纵马疾驰的场景,恍惚间仿佛那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巨人。

    一行人来到应天府城下,刚好遇到城门守军正在关闭城门,城门外还有十多个还没进城的老百姓,因为过了关闭城门的时辰,都被守军挡在了城门外。

    李景隆发现城门守军要关城门,立即纵马快速跑到前面,并高呼:“殿下回城,速开城门!”

    城门守军发现有一群骑马的人正在快速靠近城门,也没接到相关的通知,顿时都紧张了起来,举起武器呈防守阵势。

    “瞎了你们的狗眼,连皇太孙都敢拦!”李景隆靠近守军之后,开始拿出自己的腰牌,并大喊:“吾乃曹国公府李景隆,速速开门!”

    但是城门守军并没有因为他自报身份而开门,而是都死死地守着城门。

    李景隆喊了半天也没用,这时朱雄英等人也都到了城门近前,不得不放慢了速度,李景隆此时感觉很没有面子,下了马拿着马鞭气汹汹地就往守军那边走过去,“你们这里谁是管事的?听不到我喊话吗?”

    “止步!已经过进城的时辰!”守军并不买李景隆的账。

    看着拿着刀戒备的守军,李景隆有点不知所措,继续冲过去,万一这几个愣子真砍自己怎么办?

    常升这时去替李景隆解围:“我是五军都督府的左参军,常升,后边是宫里的贵人,把门开开吧。”常升边说还递出了自己的腰牌。

    守军狐疑地接过腰牌,又对常升说:“我们的职责是守城门,过了时辰再开门得有我们百夫长的手令。”

    “我一个参军没有你们百夫长好使吗?”常升也被这死板的守军弄得烦了。

    “也许您真是贵人,但是我们不认识你,得先确认才能放行!”

    “那去喊你们百夫长,连千夫长一块喊来,我看看是哪个愣子带的兵!”

    朱雄英并没有烦躁,他反而对没进城的这群百姓产生了好奇,因为他就算等一会,也必然是可以进城的,但这些老百姓,注定今天是进不了城了。

    他来到一对父子面前,父亲三十来岁,孩子比他稍微大一点的样子,他们都背着背篓,背篓里是通红的苹果。

    “大叔,你们是要进城卖苹果?”朱雄英问背着苹果的父亲。

    “回贵人的话,是的,可惜紧赶慢赶也没赶上,估计只能找个地方凑合一晚了。”男人无奈地回答。

    这个季节,在外过夜弄不好是要冻死人的。

    朱雄英看了看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突然想试一下孩子的好奇心是不是会比朝堂上的那些老登们要强一些。

    “小兄弟,这是你家种的苹果吗?”朱雄英问背着苹果的男孩。

    小男孩稍微有些害怕,小声地回答:“是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苹果熟了为什么都掉到了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朱雄英继续问道。

    小男孩闻言顿时露出了兴奋的神情,那是种找到同类的表情,“你也想过吗?我有想过的,我认为是因为苹果比风要重,所以苹果就会落下来,像烟或者绒花之类的,就是比风轻,所以烟是往上飘。”

    这下轮到朱雄英吃惊了,果然啊,科学的种子都在生活的深处萌芽!

    他没有理会城门处李景隆在对他喊,可以进城了,他今天无论如何要把这个有很强好奇心,又会总结分析的孩子招到九龙湖学院。

    “你叫什么名字,你有读过书吗?”

    “我叫牛二墩,我在学堂外偷学认识了一些字,但是从我帮着家里摘苹果之后就没有再看过了。”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眼前的同龄人,他感觉这位公子好像有些与众不同。

    李景隆见朱雄英在和老百姓说话,于是也走了过来,在一边站着听朱雄英和卖苹果的小男孩说话。

    “那你有没有想过,风是什么呢?”朱雄英继续引导牛二墩。

    这回牛二墩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有点茫然了。

    “你对着你的手,吹口气。”朱雄英继续引导。

    牛二墩照做,然后兴奋地看着朱雄英说:“是风!”

    “风就是流动的气,就像流动的水一样,只不过气没有颜色没有样子,我们看不到罢了,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它。”

    听到朱雄英的解释,牛二墩似懂非懂。

    “想搞明白这些道理吗?去弄清楚为什么会有风,风能干什么?”朱雄英对这个满是好奇心的孩子非常满意。

    “想!”牛二墩不假思索地就做出了回答,但是很快他又低下了头,“我还得帮爹爹种地,没时间琢磨这些。”

    朱雄英闻言不由得感慨:“大明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太辛苦了,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牛大叔,你家里几口人?平时就是种苹果吗?”朱雄英转身去问牛二墩的父亲。

    “回贵人的话,草民家里四口人,除了我家里还有老母亲和孩子他娘。”牛二墩的爹已经看到不远处那一队护卫,还有刚刚走过来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李景隆,心知这是遇到大贵人了。

    “明年秋天,送二墩去南边三十里外的九龙湖学院读书,可以每个月给你们家二两银子,他在学院也会包吃包住,你看行吗?”朱雄英向牛大叔说明了去上学的待遇。

    牛大叔则直接懵了,去上学还发钱?还管吃管住?这世上哪有这好事啊!

    李景隆看牛家父子都愣愣地站着不回话也没反应,出言提醒道:“这是咱大明的皇太孙殿下,还不赶紧谢恩!”

    听到李景隆的话,牛大叔这才如梦初醒,拉着儿子赶忙跪下,不停地磕头谢恩。

    “你们如果家里有差不多大的孩子的,也都可以送去试试,不过要先考核,通过后才能入学,入了学都有这些待遇。”

    “今日门口这些想入城的,都放进去吧。”朱雄英说着就开始往回走,到了马前翻身上马,身后的亲卫也都准备好一起进城了。

    朱雄英却没有急着进城,在马上坐稳后转身对着牛二墩喊道:“牛二墩,孤给你改个名字!”

    “以后,你就叫牛顿吧!”

    喊完朱雄英便纵马入城,大队的人马很快就消失在视线之外。

    “牛顿?”牛二墩暗自握紧了拳头,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谢谢殿下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