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召唤英杰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 各地皆称王略地

    随着姜斌麾下大将李靖以十万兵马大败越王杨素五十万兵马,姜斌坐拥十五郡之地,直接自立为夏王的消息散播开来,整个天下都沸腾了,纷纷效仿各自称王。

    太原郡守刘邦在曹德、灌英、许虎、樊贵、邓天王五郡太守的拥护下,瞬间坐拥太原、马邑、楼烦、雕阴、榆林、定襄六郡之地,在太原自立为王,国号为“汉”。

    而曹德、灌英、许虎、樊贵、邓天王五人被封为:“大汉五虎将。”

    江北节度使李渊也是在心腹谋士吕望的建议下,以辖下十二郡为基础,自立为王,国号为“唐”。

    吕望为大唐丞相,韩仙为兵马大元帅,李克用、长孙顺德、刘文静三人为大将军。

    新任的陇西郡守赵政在汉阳郡守司马防、临洮郡守赵驷、安定郡守冯疾、天水郡守魏辽四郡太守的支持下自立为王,自曝为秦朝始皇帝后裔,改姓为赢,为避讳始皇帝名讳,故改名为赢赵,定国号为“秦”。

    凤鸣关守将李子通也是斩杀了河间郡守,掌控了河间郡,自称为燕王。

    幽州北平王罗艺下辖上谷、涿郡、渔阳、安乐、北平、辽西、辽东、燕郡八郡之地,直接声明不再听从隋朝昏君杨广之令,只防备北方之患。

    朔方郡郡守梁师都宣布自立,自称为赵王。

    金城郡校尉薛举杀其郡守,自立为王,自称为晋王。

    萧铣在董景珍、雷世猛、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张绣等人的推举下,在巴郡起兵自立,自称为梁王。

    赵匡章在淮安郡自立为王,自称为宋王。

    原九江郡郡守孙江自立为王,自称为吴王。

    武威郡守李轨自立为王,自称为凉王。

    博陵郡守唐壁自立为王,自称为周王。

    刘元进在吴郡起义自立为王,自称为越王。

    毗陵郡守沈法兴自立为王,自称为楚王。

    白瑜娑带领人马起义,斩杀灵武郡守,自立为王,自称为韩王。

    安禄山在蜀郡斩杀蜀郡太守,自立为王,自称为蜀王。

    项霸在龙川郡,斩杀龙川郡守,自立为王,自称为霸王。

    朱元璋在珠崖郡自立为王,自称为明王。

    雁门关守将白屠直接出兵拿下了整个雁门郡便直接对外宣称不再听从昏君杨广之令,只负责镇守北疆,防备突厥南下。

    ……

    一时间,整个大隋疆域被众多势力割据,隋帝杨广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刚刚大败而归,也担心再兴兵讨伐会起到连锁反应,于是在杨素、宇文化及等人的建议下,兴兵百万迁都洛阳,以威慑众反王的势力。

    “众爱卿,如今天下乱成一团,可有良策平定四方。”隋帝杨广也没有了刚刚登基时的意气风发,如今满是疲惫之色。

    “陛下,如今天下乱臣割据一方,而且还在不断侵略其他州郡,日后必会因其疆域问题而发生争斗,如今我大隋依旧雄兵百万,不如坐山观虎斗,当其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灭之。”杨素高声道。

    “越王所言极是。”众大臣也是纷纷附和道。

    只有以靠山王杨林为首的几位老将沉默不言。

    “好,便依杨爱卿所言。”见状,杨广也是直接敷衍了事。

    ……

    “陛下。”朝会结束后,靠山王杨林没有离开,单独找到隋帝杨广。

    “王叔,我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如今天下狼烟四起,是我大隋之危但也是我大隋之机,正好可以借其之手一举铲除世家之害。”杨广轻声道。

    “老臣担心的是,虽然能够铲除世家之害,但养虎为患最终会害己啊!如果任其发展壮大,恐怕最终会不可控制。”杨林面露深深的担忧。

    “朕也明白,但是如今出兵也是无力回天了,当初杨素五十万大军惨败,就意味着我大隋已经日落西山了。”杨广也是感到绝望,如今虽然大隋依旧还有百万雄师,但是连一个小小的姜斌都拿不下,更何况横扫四方还天下一片安宁。

    ……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不作为,众多反王也在迅速扩展势力。

    汉王刘季,在刘关张三兄弟和陈独、邬力的投靠下,势力大涨,迅速拿下了离石、龙泉、西河、上党、临汾五郡之地,便停止了继续扩张,而是巩固起自身的统治。

    秦王赢赵,也是在麾下文武的帮助下,迅速拿下了弘化、上郡、北地、扶风、河池、顺政、宕昌七郡之地,便也是停止了扩张消化起来。

    梁王李轨以武威郡为中心,占领了张掖、西海、河源、浇河四郡之地。

    晋王薛举则是迅速占领了平凉、会宁、枹罕、西平四郡。

    韩王白瑜娑也是新增五原、盐川两郡。

    赵王梁师都出兵南下,攻下了雕阴、延安、文城三郡。

    周王唐壁也是新增一郡桓山,想要劝降雁门但是被回拒。

    燕王李子通带领十万大军一路拿下了信都、赵郡、襄国、武安、魏郡。

    越王刘元进向南占领了余杭、会稽二郡。

    楚王沈法兴西取丹阳、宣城二郡。

    吴王孙江则是在好友的帮助下迅速占领了豫章、潘阳、遂安、临川、遂安、永嘉、东阳、新安七郡之地。

    宋王赵匡胤在谋士赵普的建议下,带领南下占领了春陵、汉东、竟陵、安陆、沔阳、江夏、巴陵七郡,然后定都于江夏。

    明王朱元璋不仅迅速的拿下了整个崖州珠崖、临振、儋耳三郡,更是跨海攻取下了宁越、合浦、永熙、高凉、郁林、始安六郡。

    霸王项霸攻取下了南海、苍梧、信安、永平、熙平、义安、桂阳、南康八郡。

    蜀王安禄山攻取下了汶山、金山、新城、巴西、临邛、眉山、涪陵、隆山、遂宁、犍为、越巂十一郡之地。

    梁王萧铣又占领了资阳、宕渠、沪川、黔安、明阳、牂牁六郡。

    而夏王姜斌和唐王李渊皆没有出兵再攻占其他郡地,只是不断的稳固辖域,加强统治。

    整个大隋天下一百多个郡,也只剩下京兆、上洛、弘农、冯翔、河东、绛郡、长平、河内、汲群、荥阳、河南、襄城、颖川、淮阳、汝南、梁郡、淮郡、汝阴、淅阳、南阳二十郡还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其余没有被占领的诸郡也是听调不听宣,处于观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