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警探
繁体版

第十三章:死者的身份

    这不是副局长劳伦斯办公室的座机号码吗?

    再三确认之下,彭顿确定了这是副局长的固定电话号码。

    副局长劳伦斯少说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怎么孩子才这么小,难道是老来得子?亦或者劳伦斯是熊孩子的爷爷?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事都比较棘手,老来得子容易对孩子过度溺爱放纵,爷爷辈更是如此,毕竟隔代亲。

    “你姓劳伦斯?”彭顿问熊孩子道。

    “科尼·劳伦斯,我叫科尼·劳伦斯。”熊孩子回道。

    看来这小子大概率是劳伦斯的亲属,难怪进入警局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叮咚~

    熟悉的警局广播再度响起:“请卡文迪什警督速来副局长办公室一趟。”

    听到广播,彭顿让负责内勤的艾拉打印一份管教协议,拉着科尼来到副局长办公室。

    “科尼,你怎么在这里?”

    见彭顿拉着自己的小儿子进入办公室,劳伦斯一脸诧异。

    彭顿把管教协议放在劳伦斯的办公桌上,简要地向劳伦斯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科尼!”得知此事的劳伦斯非常生气,他没收了科尼的足球,训斥科尼道。

    “你太令我失望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你都不应该将向你伸出援手的热心警察推入水中。

    你必须好好为你的行为作出反省,从今天起,你就别到球场踢球了,直到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止。

    你先出去,把那位被你推下水的热心警察请进来。”

    “可是,爸爸......”

    “没什么可是,快去!”

    “知道了爸爸。”科尼非常沮丧地点点头,撅着小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把门带上!”劳伦斯对科尼吼道,命令科尼将办公室的门带上。

    科尼走后,劳伦斯又支开助理女警,对彭顿说道:“这件事情稍好我会处理。我找你来,是要和你谈谈关于艾琳奸杀案的负责人问题。”

    说到这里,劳伦斯顿了顿,泯上一口红茶,这才继续开口,说出了他的决定。

    “我决定让你和奥伯伦负责此案。”

    昨天晚上,劳伦斯和霍伊特通过电话交谈了很久。两人就彭顿的业务能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霍伊特在伯恩茅斯分局刑事侦缉组供职6年之久,曾是整个多塞特郡破案率最高的警员。

    劳伦斯还是警督的时候,霍伊特就是他手下最优秀的警长。霍伊特的为人劳伦斯还是清楚的,心高气傲的霍伊特不是同性恋,不会平白无故地夸赞一名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菜鸟刑警。

    能得到霍伊特的肯定,彭顿必有其过人之处。

    “什么?让我负责?”幸福来得太突然,彭顿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别高兴的太早。”劳伦斯给正处于兴奋状态的彭顿打了一剂预防针。

    “我只给你三天的时间,如果三天之内没有进展,拿到足够有力的证据起诉嫌疑人,刑事侦缉组你就别待了,我们分局不是苏格兰场的垃圾箱,不回收垃圾!”

    “三天太短了,一周。”彭顿开始和劳伦斯讨价还价。

    “算上今天,五天,能干就干,不能干我就另请高明。”劳伦斯态度非常强硬坚决。

    “能!”彭顿忙不迭点头,随后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道。

    “那我和奥伯伦,谁是此案的主要负责人?”

    说白了就是遇到分歧时,该听谁的问题,毕竟彭顿和奥伯伦警衔一样,都是警督。

    “如果有大分歧,直接来找我,小分歧你们自己私下协商。”劳伦斯说道。

    劳伦斯没有空降警督到刑事侦缉组接手艾琳·墨菲奸杀的调查,彭顿心情大好,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刑事侦缉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办公室的地方又有人的地方就有办公室政治。

    刑事侦缉组内,警员们围在奥伯伦身边议论纷纷,讨论的话题多数是对彭顿接手负责此案不满,尤其是资历较深的老警员怨气最重。

    认为完全没有刑事案件调查的经验最多给奥伯伦当副手,不应和奥伯伦平起平坐。

    直到彭顿走进刑事侦缉组,议论声才有所减少。

    “艾拉,毕登总警督之前向风化组要的资料送到了吗?”彭顿询问艾拉道。

    1995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犯罪数据库:“国家犯罪情报服务中心”(NationalCriminalIntelligenceService,NCIS),数据库内包含有性工作者的资料。

    苏格兰场去年对大都会地区的电脑软件硬件都进行了更新,未更新新系统的地方警局由于系统不兼容的原因无法访问国家犯罪情报服务中心。

    “苏格兰场方面今早才将艾拉·墨菲的资料送抵风化组,我已经将资料从风化组拿来了。”艾拉将资料放在彭顿的办公桌上。

    “怎么是复印件?原件呢?”彭顿拿起资料略略翻了翻。

    “原件被奥伯伦警督要去了。”艾拉忐忑地回答道。

    老实说奥伯伦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直接拿走了原件,确实让彭顿有些恼火。不过现在刑事侦缉组的警员大多站在奥伯伦这一边,彭顿也不便和奥伯伦斤斤计较。

    眼下破案才是第一要务。

    “联系物证检验室和温格法医,下午我要看从案发现场带回来的所有物证以及死者。

    另外,我还需要死者的指纹信息与这份档案上的指纹信息比对结果。”彭顿对今天的工作内容做出了规划安排。

    早上看资料,下午到物证检验室查看物证,再次拜访温格法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晚上走访艾琳·墨菲的房东,让房东再次辨认死者。尽早确认死者身份。

    “您怀疑死者不是艾琳·墨菲?”艾拉记下了彭顿的安排,顺口问道。

    “你先忙你的去吧。”彭顿摆摆手,示意艾拉继续忙她的工作去。

    艾拉走后,彭顿开始认真比对死者与艾琳的资料。

    经过比对,他的疑虑更大了。

    两张照片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人身高都在5英尺5英寸左右(165cm)且体重相仿,年龄相仿。两人都有一头棕色的直发,鼻梁高度差不多,眉形相似,只可惜艾琳·墨菲的资料上的照片是黑白的,死者面部又严重受损,二者的肤色深浅实在不好分辨。

    不过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主要在眼窝与颧骨,死者明显眼窝更深,颧骨更高。

    今天的午餐是毕登最喜欢却永远无法再吃上的炸鱼薯条。

    吃完午餐稍稍休息了半个小时,彭顿起身穿上外套准备前往物证检验室,他高声问道:“我要去一趟物证检验室与法医实验室,有谁要跟我一起去?”

    众警员反应冷淡,只有新警员乔纳森和两位女警举手表示愿意陪同前往。

    “乔纳森,跟我来。”

    无奈,彭顿只能点名让乔纳森陪同前往,两名落选的女警则失落地放下手。

    彭顿带着疑虑来到物证检验室。

    负责管理物证检验室的特许物证员(authorizedevidencehandlers)与物证官(evidencecustodians)在彭顿签字后递给彭顿一双橡胶手套,并带彭顿来到存放物证的仓库。

    所有的物证袋上都已经贴上了Checked(已检)标签。

    彭顿根据原主的知识储备对死者死亡当天所着衣物进行估价。

    羊绒围巾一条,无品牌标签,织工粗糙,可能为不善织造之朋友所赠,可能对死者有特殊意义。市场价值,忽略不计。

    意大利普拉达(Prada)羊绒羊毛混纺外套一件,真货,市场价值500英镑左右。

    美利奴细羊毛毛衣一件,无品牌标签,市场价值300英镑左右。

    德国鹰客黑色丝袜(Falke)一条,市场价值50英镑左右。

    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Secret)内衣一套,市场价值70英镑左右。

    机械腕表一块,品牌未知,疑似为男表,表盘材质为金属,表盘直径为40mm,无任何表商标签,走时精准,无背透设计,在未拆卸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使用何种机芯。

    6号(38码)定制黑色高跟鞋一双......

    看到这里,彭顿已经有99.9%的把握确定死者不是墨菲。

    不包括高跟鞋在内,死者所着衣物价值已经超过了900英镑,不符合他对英国小城市性工作者消费水平的认知。

    更关键的是,苏格兰场送来的墨菲资料显示墨菲的鞋码是6.5号(39),而从墨菲住所搜集来的其他鞋子,鞋码也是6.5号。唯独这双高跟鞋是6号的。

    一个所有鞋子都是6.5号的人,没理由专门定制一双6号的高档定制高跟鞋。

    出于稳妥起见,彭顿又检查了从案发现场的衣柜中带回来的衣物,都是清一色的大路货。

    彭顿陷入了沉思,毕登虽然办案心急,但业务能力不差,这么明显的问题难道他看不出来吗?他是真的认错死者了吗?还是故意为之?

    如果死者不是艾琳·墨菲?那真正的艾琳·墨菲现在又在何处?也遇害了吗?

    更多的疑问涌上彭顿心头。

    既然死者已经几乎确定不是艾琳·墨菲,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死者的真实身份。

    所有的物证中,最有希望用于缩小死者身份排查范围的莫过于那块腕表了。

    由于物证检验室的物证不能外带,彭顿只能借用物证检验室的尼康F4相机,搭配35MM镜头,根据现场环境调整好光圈快门,为腕表拍摄了一卷照片,并交代他们尽早把照片洗出来。

    从物证检验室出来,彭顿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法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