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官居一品
繁体版

第44章 千层浪

    谁都看得出贾瓒的欢喜,连在碧纱橱中的李纨都从贾瓒的声音里听出了他的欢喜。

    一瞬间,李纨的眼中满含了热泪,她多想出去问一问她的老父亲还好吗?李家一切可都还好?

    一瞬间,那个曾经离她无比遥远,也令她牵肠挂肚的娘家如同一剂夺魂的毒药,将她的魂魄都剥离了。

    直到外头久久的寂静而造成的气氛诡异透过碧纱橱传了进来,她才又紧张了起来,害怕听到那些刺耳的话。

    她丈夫平日里跟着她的父亲读书,一开始学习上很刻苦,十四岁进学,算是少有的天才。他们婚后,也过了两年琴瑟和好的日子,直到她有了身孕,不能再服侍丈夫。

    婆婆心疼儿子,见她久久不给丈夫安排通房,便挑了两个丫鬟送到她屋里来,她一气之下索性也将两个陪嫁丫鬟开了脸。

    从此佳人在侧,红袖添香,丈夫再也无心学业。

    为此事,她父亲专程与公公说了,公公回来后,对婆婆没一番好脾气,又将丈夫打了一顿,哪成想,丈夫勤于房事,失于调养,就此一病不起,很快撒手人寰。

    “你肯读书是好事!你宝二哥一向也是个爱读书的,是我不肯让他用功。我何曾不知道课子,先时你珠大哥哥在的时候,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现在还不知道管你宝二哥了?

    连你,我也要说一说,我通共只有一个宝玉,你爷娘过世得早,也通共就只有你一个,书要好生读,也要注意些身子骨才是。”

    贾母深以为然,“是这个话,咱们这样的人家,孩子们娇生惯养,难免生得弱些。”

    “再一个,要我说,从咱们家去兰儿他外祖家里,路也远,将来天寒地冻的,坐车也是很不安全。你才多大一点年纪,用功读书原是好,也不能叫老太太和太太总为你操心惦记!”王熙凤笑道,一片好心。

    贾瓒自是知道王氏姑侄这一番唱作的缘故,但他也丝毫不担心了。他与李守中打过交道后知道,此人身上有着文人的清高孤绝的气质,断然不会因为贾家有什么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这也意味着,哪怕他现在从荣国府搬出去了,李守中也不会不教他读书。

    贾瓒完全可以做到有恃无恐。

    不担心是不担心的话说,计不计较又是另一回事。

    “琏二嫂子说得有道理!”贾瓒嘴里这么说,态度上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往后来回会十分注意,况且也不是日日走动,请老太太和太太放心。”

    见贾瓒固执,贾母自是不高兴。恰好贾政找贾瓒有事,先带着贾瓒离开,贾母也没来得及说什么。

    王熙凤和王夫人在贾母跟前立了一会儿规矩,贾母将二人打发了,从荣庆堂出来后,王熙凤都没回自己的院子,去了王夫人的屋里。

    “也不知道珠大嫂子的父亲是怎么想的,还有那个县令,怎地偏偏给老六选这么个老师呢?”

    王夫人面色沉凝如水,不说话。

    王熙凤察言观色,道,“只不过这样一来,将来宝兄弟怎么办?”

    “你宝兄弟总这么着,也不是个事。”这正是王夫人担心的,若将来兄弟二人一起下场,贾瓒上榜,宝玉落榜了,如何是好?

    若不下场,老爷又不肯。

    王熙凤道,“依我说,那边拜了老师是拜了老师的话,逢年过节走动也未尝不可。瓒兄弟年纪也不大,不如就在家里学,与宝兄弟做个伴,兄弟一起读书,这不比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好?”

    王夫人觉得此计甚好,点头道,“是这个话,还是你这做嫂子的为他想得周到。”

    一会儿,外头丫鬟说李纨来请安,王夫人朝外头看了一眼,冷声道,“让她先回去吧,这几日我这里不用她惦记。”

    院子里,李纨听到这话,牵着儿子的手,缓缓地转过身去。

    梦坡斋里,贾政留贾瓒一起用晚膳,之后,细细地问了在李家的事,贾瓒拣能说的说了,贾政心情复杂,出了贾珠的事后,李守中竟然还能收贾家的子弟为学生。

    相较而言,贾政难免有几分羞愧在心。

    贾瓒从梦坡斋出来,贾武在一旁等着,主仆二人很有默契地朝前走去,四下里无人,贾瓒吩咐道,“你拿些银子,请荣国府玩得好的,还有瑞大爷那边往日里一块儿玩的吃酒,放几句话出去,让金荣家里还有金荣姑妈都知道。”

    荣国府的下人们和他们这些旁支们都住的近,均是围着宁荣二府东西北面住着,或后街,或西廊,平日里走动也多。

    贾武听了贾瓒的话后吃了一惊,“爷,若是这些话叫他们听着,岂不是要反天了?”

    “就是要叫他们知道!”

    贾瓒想到自己往后要多花心思在读书的事上,王氏姑侄总是如苍蝇一样嗡嗡地叫,于他虽不能造成实质性伤害,但终究是厌烦。

    “先前瑞大爷在老太太跟前也说了琏二嫂子一些话,这个,你偷偷儿设法告诉瑞大爷那边的人,让传到瑞大爷的耳朵里去。”

    “这简单,小的知道怎么做,爷看好了!”贾武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角儿,贾瓒不由得叮嘱他小心行事。

    当晚,贾武便花了几角银子请了个东道儿,众人以为他是因在荣国府里当差了,得意了才请吃饭,纷纷恭维,趁着贾瑞那边的小厮出恭,他又轻车熟路地跟了去,二人小解的时候,又说了好些悄悄话。

    小红久久地等在瞻和院,看到贾瓒进来,欢喜地迎上来,“爷回来了!”

    看到小红的笑脸,在外头打斗一整天,原本没有什么感觉的贾瓒此时竟是倦意袭来,看到小红的笑脸后,心头也涌起了一股暖意,笑道,“怎地不在屋里等着?”

    二人一前一后进屋,五儿从东屋出来,看到小红与贾瓒有说有笑,自己好像插不上嘴,傻傻地站在门口。

    贾瓒看到她,笑着点头。

    五儿大松了一口气,忙也笑着迎上来请安,“爷回来了!我打了洗脸水,爷要不要先洗个手脸?用过饭没?要没用过,我让我妈给爷做些吃的。“

    小红在一旁也道,“爷,我沏了茶。老爷那边送过来的枫露茶,早起我就泡了,三四次出了色的,这会子喝正好。”

    贾瓒有些应接不暇,一面接过五儿递过来的毛巾,一面应对小红的热情,“先不忙,待我洗把脸。”

    五儿还在一旁等着,贾瓒又忙道,“我在梦坡斋陪老爷用过饭过来的,你不必让你母亲忙活。”

    “爷是歇一会儿就沐浴还是要先读会儿书?我妈今日做了些桂花糖新蒸栗粉糕,那桂花是今年新开酿好的,准备爷夜里当宵夜吃。”

    五儿占了上风。

    小红笑眯眯地不说话,只看着贾瓒。

    贾瓒笑着将毛巾递还给了五儿,对小红道,“先喝茶,一会儿沐浴了我就睡了,今日着实累了,不读书了。”

    小红又欢喜起来。

    贾瓒突然很佩服宝玉了,他是如何兼顾姐妹们的感情的?

    夜里,躺在床上,贾瓒听着隔了一道门的外面,五儿轻微的呼唤声,他闭上眼睛,毅然地踏上了那条泛着白光的路,进入了白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