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史奇观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烧制石灰

    经过一夜狂欢,新人们失去那股畏惧抵触陌生疆域的恐惧感,毫不客气的说,昨晚他们上去摔跤按翻不少人,尤其是青,若非身体有伤的情况下,会是昨晚最耀眼的存在,他把山和箭都按翻掉,风本想上场,被嗥摇头拦住,嗥亲自出手才勉强压下,一战成名,部落中自此全都知晓“青”之名。

    焱等人才知他们并非来自古荒林,而是其他地域,部落战斗失败被捕,卖给那帮号称“两脚羊商队”,除却古荒林在蛇部落强大的力量稳定下,动乱已经开始,很多疆域已经掀起部落战争热潮。

    焱脸色有些不自然,搞得是我的错一样。

    新人在老兵们的带领下训练,当然箭术主要还是前箭部落传授,他们在方面得天独厚。

    四只队伍全部重新组编,以老带新。

    部落准确来说有五只队伍,不过那只护卫队伍比较特殊,平时只听俩巫调动,焱也不曾试图染指,部落守卫力量还是要存在的,哪天被人掏老家哭都没地哭。

    黑木苗种植在半山腰,天地琼液只有当初那些老人知道,被二巫下禁令不可谈及,违者按判族处理,很多人只是知道部落内巫的研究之地经常会出现一些神奇之水,由部落内护卫队掌控,比如在山脚种植出一大片蔬菜,引诱林中野兽觅食。

    这种加速生长蔬菜树木的话语在部落内也不许肆意谈及,被护卫队逮到便是重罚,哪怕十夫长也不列外,巫亲自下的禁令,无人敢违反。

    他们只需要知道每天三顿饭,顿顿有肉,晚上洗澡,兽皮穿坏去到专门缝制衣服的缝补,不行的直接换新,每个人有三套衣服,春季换春服,夏季换夏服,秋季换秋服,冬季换冬服,这是部落标配,也可以自己出资源多购买,或者改进。

    部落最不缺的就是兽皮,哪怕族人增加,以部落的野兽兽皮产出,还有剩余。

    在半山腰,新加入的岩和箭见识到神魔一般的场面。

    号称百年成熟的黑木苗在巫滴下五滴晶莹水滴后疯长,直接窜到四米多高,与传闻中百年两米多不相符,地面留下许多种子,黑圆黑圆,中指大小,坚硬无比,犹如一颗颗珠子,种到地下后十年才会发芽,这种树木太过神奇。

    焱称其为“铁木”,众人不知其意,却不会在这件小事顶撞酋长。

    焱去时花费三天,回来花费四天,共计七天,手里兽皮袋中可以催熟七株铁木苗,可以制造出十四柄长矛,那些边角料还可以制成小刀之类的,最后在俩巫的提议下只制作十柄长矛,焱要去半截铁木树干,说是要找人削成一柄唐刀,众人不明觉以,嗥等人也不明着反对,酋长除了巫谁还能管着他呀,这次有柄铁木长矛就是大幸。

    七根铁木斩断,又种下一片铁木苗,二巫收取铁木种子储藏,当即在部落中寻找善于雕刻之人,这次除了要制成十柄铁木长矛,还要在长矛上雕刻出火箭部落图腾,焱提议在旁边加上一株药草,嗥与风对视一眼,这还没开始,图腾就又要改了吗?

    长矛上还要留下雕刻师的名字,便是标记。嗥脑海一转,提出还要刻上他的名字,这样他的那柄铁木长矛就成为专属,这似乎掀起一股热潮,留名之路,就这样渐渐展开......

    当然,只有五柄铁木长矛会刻上主人名字,对,焱喜新厌旧,准备新要一柄,没给身后的忍者“只狼”配备,他要去的半截铁木,可以制造两柄铁木唐刀,一柄就会赐予“只狼”,他的长矛大多数情况就会在只狼手中。

    至于刀鞘,寻找好一点的木材制造便是,更多的铁木会被制成菜刀,砍刀,斧头,锤子以及绣花针,锅暂时还不能制造,四米多高的铁木也不过才成人小臂大小,尽管这样也会大大方便部落族人的效率,工欲利其器必先利其器。

    铁器暂时制造不出来,替代品竟然出现在这个世间,一丝一毫都不可轻易丢失,否则便是极大浪费。

    集部落之能,终于赶在第二日之前完成,但是雕刻图文却是那名新人“花”所刻,弓箭在火中腾跃,旁边还有一朵坚韧的药草,看起来既不突兀也不复杂,反而很引人注意,这样每件作品后面就有两位雕刻师,而只有“花”的名字弥漫在每一件作品上,出品深得众人之意。

    只是唐刀现世之后,引得箭巫不满,他也要一柄,焱只好苦笑着承诺明日再出一株铁木,当焱把唐刀赐予“只狼”时,就好像捅了马蜂窝,这些十夫长脸色个个长拉着,就连风也坐在一边独生闷气,焱只好再次承诺每位十夫长都会配备一柄唐刀才摆平此事。

    经过一系列风波之后,这些十夫长手持铁木长矛,腰跨铁木唐刀,背负弓箭,脚边还插着一柄铁木短刀,这是焱奖赏他们的,脸上说不出的骄傲与自得。

    另外五柄铁木长矛却被巫暂时赐予护卫队使用,以后再赐予有功之人。

    今日,山脚集齐三支队伍,分别由嗥、岩、箭带队,他们将前往药部落领地,进行友好交流。

    焱并不同往,部落急需天地琼液,若是再度前往,恐怕会暂时供应不上。

    天空下着小雨,哪怕三支队伍脚上穿着特质的兽皮高脚鞋,踏在泥泞的土上依旧难行。

    是时候该修路了,焱望着远去的身影喃喃道。

    要修路,必不可少便是水泥,石头部落附近多的是,便是搭建要烧制石料的石灰窑,茅草等都不是问题,外界最不缺的便是这些大自然的宝贝。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山脚不远的地方,烧一窑石灰大约需要几万斤茅草。所以,焱在决定烧石灰时,就先发动全体部落人员到附近伐木备集茅草。上百族人奋战一天,还未备好足够烧一窑石灰的茅草,不过也没事,在烧制时还可以继续收集。

    接着就是开取山石,开采山石的工作不难,因为整个部落都居住在石山。说不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开采起来非常方便。

    焱带着风小队,还未用上一天,便就开采完毕,完成烧制一窑石灰石所需石头。

    主要是山脚有许多散块石头,甚至用不上锤子敲的地方,一窑石灰石就已备好。

    石灰土窑选择在山脚石山下面一个高土坎坡上,旁边不远处临时搭建几个木棚,上方和四周以多重茅草覆盖,哪怕下雨也不会漏雨漏风,方便休息。部落族人砍伐收集而来的茅草,像小山似的,全部堆放在这里。

    风小队源源不断把开采下来的石头,运到土窑口。说是“土窑”,其实就是在高坎上用新造的铁木锄头掏开一个直径三米、深三米左右的土洞。

    土洞上方,依洞壁又用泥砖砌上,团团围起来有一米高,成圆柱形;其下的开口之处,也要用泥砖砌成拱形,留一个“洞”,这个“洞”,是烧茅草用的“灶口”。

    人工建造的这个石灰窑,要保证堆放在窑中的石头,在用茅草烧炼的六个昼夜当中,安全稳当不塌方,这石灰窑便算成功了。

    由此可知,搭建石灰窑的技术要点,全在于窑的“底部”。但世上任何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人,这“底部”的石灰石如何堆放,如何搭建石头的拱形,使之成为一个坚固的石灰窑,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第一块石头和以下的每一块石头,如何堆放,都由焱一个人说了算,也由他自己搬动。再后来的事情是,由焱指挥,风和木帮助。三个人切磋商量,慢慢搭建。整整干了一个上午,石灰窑才初现“雏形”。

    下面的石头就可以胡乱堆放。其实这个“雏形”,技术要点在于要与“灶口”的高度一致,互相衔接;中间要形成一个“灶膛”,留出空间,方便茅草的燃烧;最底层还要留一个孔,方便“扒灰”;因为烧炼的六个昼夜当中,至少要“扒灰”三次。说是“胡乱”,不如说是“随意”确切些。

    也就是说,下面的石头可以随意堆放,动手的人便可以更多一些,石灰窑的搭建速度就可加快。小队其他人,只等焱说一声“行了”,就开始七手八脚往窑里扔石头。这样,石头很快堆砌起来,石灰窑搭建完成。一窑子待烧的石灰石,突兀在了眼前。

    现在,是这一窑石灰石等待着茅草熊熊烧炼的时刻。点火、烧第一把火,由焱亲自进行。前面这‘三把火’(每两小时算“一把火”,“三把火”意即六个小时),一定要用较干的茅草猛烧;只有猛烧,窑顶才能冒烟。

    第四把火以后,那时“炉膛”烧热了,便可用青涩(湿一点)的茅草,也要猛烧,窑顶要冒烟;每一把火算一班,每班两人,每人烧一个小时,换班轮流就拖茅把。六个人轮流,等于一个昼夜之内每人烧火四个小时。

    石灰窑开火以后的六个昼夜之内,整个烧炼过程没有一刻钟能够偷懒。

    焱快速扯过一把茅草,“嗖嗖”两下,左手塞进“灶口”,右手用木棍叉子叉进去,两手配合迅速。“灶膛”里熊熊大火燃烧,小股浓烟从窑顶升起……不一会,焱就已经浑身大汗了……这活儿,就跟家里用茅草烧灶火一个道理,只是烧窑比它要费百倍的力气。脏、重、苦、累,样样都有啊。

    焱一边烧一边问:“怎么样?有烟吗?”风等人齐声说:“有!不过,不是很大啊。”“‘窑’没有热,需‘第二把火’以后才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