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行走
繁体版

第九章 百日

    百日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亲朋好友都来庆贺,顺便看看这个可爱的孩子到底长什么模样。周家的院子里摆下了满满十桌宴席,从九点开始,就陆续有人来道喜了。

    周炳坤和炳贵忙着招呼客人,周杨氏在厨房盯着佣人准备菜肴。周成业则在客厅里陪着一些至亲好友说闲话。吴运桓和郑树森也在其中。

    “成业兄真有福气,媳妇过门满打满算才十个月,孙子都抱上了。”吴运桓说,口气里有说不出的酸味。

    “哎,这孩子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也是吴家和周家的缘分呀。”郑树森接上。

    “是的是的,”周成业连忙说,“我们周家一直没忘运桓兄的成仁之美啊。”

    “快把孩子抱来看看。”吴杨氏在一旁说。

    不一会,龙女抱着小铭竹来到众人面前。

    “这孩子长得俊,和他爹一模一样。”

    “看这大眼睛,多有神。”

    “唇红齿白,将来一定是个美男子。”

    周成业和郑龙女听着大家的赞叹,心里乐开了花。

    吴杨氏拿出一条红绳子系着的玉锁,给小铭竹戴在脖子上,龙女赶快推辞,“妈,这使不得。小孩子家家,戴不了这么贵重的东西。”

    吴杨氏按住龙女的手,有些感慨地说,“这本来是给你和梓乡的孩子准备的,可是梓乡没福,就这么去了。唉,我留着也没用,给孩子戴着,权当我和你公爹的一份心意吧。”

    龙女听了,说不出话来,心里一片黯然。

    中午酒席开席,大家喝酒聊天,还有人乘着高兴划拳猜拳,周家满是欢腾声。

    周铭竹像每个孩子一样慢慢地成长着,他很快过了周岁。

    周成业已将私塾彻底地交到炳坤手中,而他自己每天最大的任务就是陪铭竹玩。铭竹开始长牙了,铭竹会走路了,铭竹会吐字了,周成业不断把好消息传播到家里。铭竹用含糊不清的语调叫着爷爷,这是最让周成业开心的事了。

    铭竹刚过了三岁,周成业就开始教他背诵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家伙的接受能力特强,你教他一遍就足够了,绝对不会忘记。除了学古诗,铭竹最喜欢的就是听爷爷讲故事,无论是盘古开天,精卫填海,还是岳母刺字,三国水浒,他一样听得津津有味。

    大年初八这天清晨,周成业拍拍睡在旁边的铭竹,让他起床,铭竹答应了一声,转过身去,又睡着了。周成业却没有纵容他,拿起笤帚,狠狠地拍在铭竹的屁股上。铭竹痛得不行,一骨碌就爬起来了。照例是洗漱,吃早饭。

    吃完早饭,铭竹缠着爷爷讲故事。周成业板着脸说,“不行,从今天开始,你要读书了。今天爷爷给你讲《三字经》。”

    “三字经是什么?”

    “《三字经》是教你怎么做人的。”

    “做人?我已经是人了,还要做吗?”

    “小调皮,这里的做人是为人处事的意思,比如说,你遇到老人怎么称呼,你看到别人有难怎么帮助,你将来长大了以什么为立身之本。懂了没有?”

    “那我学了这书,就是大人了。”

    “成为大人还要学很多很多书,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嗯,爷爷,我要好好学。”

    “坐好,跟着爷爷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周炳坤在窗外听着爷孙俩的对话,嘴角浮起一丝笑容。这孩子太聪明了,不好好教,以后或许成不了才。好钢要打磨才能成宝剑,有父亲亲自押阵,他以后的路错不了。

    周成业的计划很周密,除了教铭竹《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还要让他学写字,学对联,学作诗。这样学下来,到了铭竹七岁,他就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小神童了。为了不让铭竹感到枯燥,他特意穿插了很多故事在学习过程中,所以铭竹学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