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明
繁体版

第十三章 执白先行

    王安舜的奏禀,朱由校直接就准了,不过朱由校说李可灼忧心君上而献药并无过错,但没有清楚的告知先帝丹药的服用方法,理应惩处。

    随后,就宣布罚李可灼一年俸禄以做惩戒。

    朱由校当然知道王安舜和他背后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掀起大案,扳倒方从哲。

    李可灼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他们真的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扳倒方从哲吗?

    答案是,还真的可以。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大多以孝治天下,孝道也因此成为了大臣们拿捏皇帝的一张王牌。

    而且这是一张无解的王牌,一个皇帝,如果对父母都不孝顺,百姓如何能相信他是一个贤君呢?

    秦国号称虎狼之秦,可在孝道上也不敢丝毫马虎。始皇的母亲赵姬在后宫偷人,为姘头嫪毐生下一双儿女,后来还爆发了嫪毐叛乱,若非王贲当机立断,始皇都可能栽了跟头。

    可即便如此,始皇帝还是在上卿茅焦的劝谏下善待赵姬,不敢担下不孝的名声。

    随后的汉朝以孝治天下,虽然多次爆发内宫把持朝政的乱象,但这一国策却始终都在履行。

    后面的王朝虽然限制了后宫不得干政,可皇帝对于太后、太皇太后那可都得毕恭毕敬的,后妃实际拥有着一定左右皇帝决定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群臣才会在先帝提出封李选侍为后时集体反对。毕竟,谁愿意皇帝身边多出一股政治力量呢?

    借先帝之死惩治李可灼,即可认定李可灼在这件事上是有罪的,你方从哲却在之前封赏李可灼,什么意思?

    方从哲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自王安顺开口以后,他的脸色就阴沉下来。

    好在皇帝似乎打算轻拿轻放,方从哲的脸色才好看了许多,但心中也是有些诧异。皇帝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朱由校若是知道方从哲的想法,一定会沉吟几秒,然后一脸坦然的道:“是故意的!”

    既然李可灼都只是小惩大诫,你们想要引出的方从哲自然也只能小惩大诫。

    杨涟也是一脸意外的盯着朱由校,他并没有参与扳倒方从哲的谋划,但显然是知情的。

    按照杨涟的想法,王安舜等人这是阳谋,皇帝年轻气盛,政治经验又不足!应该很容易被算计成功才是!

    估计是意外吧!毕竟皇帝说不定都不清楚整个事情的始末,又怎么可能察觉到背后的权力斗争呢?

    杨涟心中安慰自己。

    韩旷和刘一璟自始自终都没有表态。

    左光斗和姚宗文却是先后站出来抨击李可灼,直言皇帝处罚过轻,请求皇帝将李可灼罢官流放。

    二人学问水平很高,道德绑架的能力也很强,说得好像朱由校若是不按他们的想法严惩李可灼,那就是大逆不道的昏君一般。

    也就是李可灼不在朝堂上,不然非得用眼神杀死这二人不可。

    在群臣眼中,朱由校倒是沉得住气,一直听他们说着,没有动怒也没有表态。

    事实上,朱由校此刻正目不转睛的盯着侃侃而谈的太常寺少卿姚宗文。

    对于这个人,朱由校并无太大的恶感,此人前段时间巡视辽东,回来以后就上疏弹劾熊廷弼。

    对于此,朱由校不了解具体情况,不过以他所知来说,他是可以理解姚宗文的。

    熊廷弼这个人,能力是有的,做事雷厉风行,一心想要挽回辽东局势。但或许也是因为辽东局势的糜烂,所以熊廷弼做事确实没那么守规矩。自己可以容忍熊廷弼,但姚宗文弹劾他,也并无大错。

    但是,姚宗文是东林党!而且他给出的建议最终导致新的辽东经略袁应泰,总兵贺世贤,参将尤世功战死,辽、沈阳等关外大小七十余座城池丢失,朱由校可就不能让他胡作非为了!

    如果自己现在不加干预,那姚宗文过几天就会纠集御史冯三元等人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到时候群臣一致同意罢免熊廷弼,自己可就不太好强硬阻止了。

    不过,究竟怎么样才能阻止姚宗文等人呢?

    朱由校陷入了沉思。

    “陛下?”

    下面侃侃而谈的人早就换成了左光斗,可皇帝半点反应都没有,于是左光斗试探性的询问。

    朱由校这才回过神来,若无其事的中指敲打龙椅的扶手,作出一副思考状。

    下面的臣子哪个不明白皇帝是走神了,其他人还好说,看破不说破,左光斗当真是气的半死。

    但也不好多说什么,气呼呼的退回大臣队列中。

    “既然爱卿们都是这个看法,那就查抄李可灼半数家产,再令他去庆陵为先皇守灵三年吧,此事切莫再提。”

    朱由校最终还是作出了让步,没办法,现阶段,自己讲道理肯定讲不过这些大明王朝的超级学霸。李可灼又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加之他谄媚君上,的确该罚,朱由校也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刚刚看到姚爱卿。”

    “嗯?”

    这话题怎么就到这儿了?

    群臣都是看向姚宗文,而姚宗文则是一脸疑惑,很是奇怪的看向皇帝。

    朱由校特意一顿,为的就是让众人思绪稍微混乱。随后继续开口:“朕也是看到了爱卿上疏先帝的奏折了,熊廷弼此人,的确是不守规矩了些!理应惩处。”

    姚宗文闻言,虽然不清楚皇帝为什么思维这么跳脱,一下子就把话题引向了熊廷弼,但他是真的高兴!

    自己前去视察辽东,熊廷弼对自己多有懈怠,自己怎么可能不对他有意见?

    更何况前任经略杨镐,可是大把大把的往京里送银子,结果熊廷弼倒好,大把大把的向朝廷要银子,关键是还不给他们送,再加上熊廷弼出生楚地,是个天然的政敌!姚宗文如何能不弹劾他!

    即使皇帝今天不提,姚宗文过几天也要纠集同僚一起参倒熊廷弼!

    不过,在姚宗文期盼的目光下,朱由校却是话风一转:“但是,朕听闻万历先帝也是容忍了熊廷弼的些许过错,甚至还多有勉励!朕刚刚即位,实在不好太过苛责两位先帝都委以重任的股肱之臣!还请诸位爱卿理解朕对先帝的一番孝心!”

    群臣:“……”

    朝堂上颇为安静,大家都有些无语。皇帝都说这是为了尽孝,大臣们还能说什么?

    不过,姚宗文显然不甘心,立马就要跨出据理力争!

    朱由校早就注意着姚宗文的举动了。立马对他说:

    “姚爱卿巡视辽东辛苦,朕稍后就让内务府拟旨赏赐爱卿!至于熊廷弼,朕会下旨申斥,责令三个月内改正、自澄。”

    姚宗文踏出的半步只能又收回去,收回去以后又觉得不妥,这才不太情愿的站出来谢恩。

    “诸位皆是两位先帝留给朕的股肱之臣,是我大明的宝贵财富!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诸位放心,在朕真正了解各位的品行、才干之前,朕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位大臣!希望各位再接再厉,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如此,也不枉我等君臣一场!”

    为了防止姚宗文等人不死心,死个舅子都要搞熊廷弼,朱由校趁热打铁,再度强调了一番自己的选官用官理念。

    “陛下圣明!”

    群臣高呼。

    没办法,皇帝说自己知人善用,谁能反驳,谁敢反驳?

    最前面的方从哲显然是听明白了皇帝的话,心中一颗大石落了地!原本,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再东林党人的穷追猛打下黯然致仕了。

    但现在,短时间应当是没有下野危机了。

    韩旷、刘一璟的面色确实有些不好看。

    朱由校很满意,真的很满意!虽然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熊廷弼的任命问题。但是能拖一段时间,也是件好事!如今的大明,整体实力远远强于后金,但局部力量弱于后金。

    因此,当下的辽东局势就是,大明没办法短时间内平定后金,后金却有机会吞并辽东,所以坚守才是最好的决策!

    等到自己把国家的财政收入水平、军队战斗力凝聚力、吏治更加清明、百姓生活水平改善几分,再去对付后金,把握必然也会大许多。

    希望姚宗文等人不要不识抬举吧!

    朱由校面色微冷。

    朝堂会议还在继续,不过这半个时辰谈论的事情都是朝堂必须要按照正常规章制度做的,朱由校只需要主持,并不需要在此事上多费功夫。

    过了一会,监察御史郑宗周出列禀报:“臣郑宗周请陛下治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乱用御药,以致先帝病情加剧之罪!”

    “准奏!”

    朱由校心情大好之下,直接就是准了郑宗周的奏疏。

    不过,很快他就有些后悔,于是补充道:“崔太监对先帝还是忠心的,当从轻处罚!

    那就革去崔文升秉笔太监职衔,降为普通太监,留在司礼监听用吧!”

    郑宗周的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不过皇帝刚刚说了要先考察群臣,再决定大臣的去留,倒是让郑宗周没法继续参劾方从哲,只好作罢,退回了位置。

    不过,既然崔文升已经认定有罪,后面方从哲在处理崔文升这件事情上就有污点了!到时候再弹劾也不迟。

    “陛下,如今司礼监掌印太监位置空悬,臣请进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杨涟出列奏请。

    王安闻言,心中也很是高兴,自己投靠东林党,不就是为了如同干爹陈矩那样权倾内廷吗?

    朱由校倒是有些疑惑,王安现在不就掌管着皇帝印玺吗?他难道不是掌印太监?

    自己回头可得好好问问内官,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情让朱由校警觉,自己前前前世可是编修过《明熹宗实录》的,按理来说自己应该一清二楚才是,为啥脑海之中就是没关于这件事的只言片语呢?

    难道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部分记忆丢失了吗?又或者说是自己每一世的历史背景都有细微差别,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朱由校心中疑惑,随即苦笑,看来自己以后可得加倍小心!免得误了大事!

    “王安于先帝,的确是有大功的,先帝以司礼监秉笔太监相酬,也是对王安的恩典!然,先帝在时,未曾进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想必是有所顾虑,朕尚需时日考证!王公公也当勉励!朕会看到你的忠心与才干的!”

    朱由校当然不允许!不光不允许,还得把王安的权力先削弱一些才行!

    当然了,现在立即一刀切,罢免王安也实在不妥,朱由校现在翅膀不够硬。用形容反派的话来说,那就是还做不到肆意妄为。

    王安闻言,有些愠怒的看了皇帝一眼,但也不敢多作辩驳,只得谢恩,好在印玺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虽无掌印太监之名却有掌印太监之实。

    “谢陛下!”

    杨涟倒也没过多的坚持,退回队伍之中,对他而言,王安虽然是个不错的太监,但总归只是个太监而已,还不值得为他忤逆陛下。

    王安看着退下的杨涟已经再没有站出的东林党人,心中有些愤懑,自己对东林党可谓是极度奉承,没想到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倒是这般敷衍。

    “崔文升罢秉笔太监之后,司礼监就只剩王安一名秉笔,朕实不欲王公公过度劳累!”

    “拟旨:进太监刘时敏(刘若愚原名)、李朝钦、王体乾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为东厂提督!”

    群臣哗然!

    特别是东林党人,一个个面色难看,身体重心向左(右)微微倾斜,仿佛下一刻就要出来反对。

    方从哲、官应震这些占据朝堂重要职位的齐浙楚党官员则是一脸平静,实际上心中却是幸灾乐祸。

    王安则是心态有些崩,对朱由校的恨意差点压制不住!

    朱由校倒是没有理会大臣们的想法,反正你们还没有站出来反对,那我就当你们全都同意了!

    随后,朱由校继续道:“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没有确定人选之前,掌印太监之职由四位秉笔太监轮流执掌。”

    “没人轮流执掌一月!上个月乃是由王公公掌管,本月就由刘时敏掌管,十月由李朝钦,十一月由王体乾,以此排列,直到选出司礼监掌印为止!”

    反对!一定要反对!

    所有东林党人心中都是这个念头。

    方从哲很清楚东林党人一定会反对。但是,首辅大人却是看得明白,今日的朝会,东林党人一直被小皇帝牵着鼻子走!想要反对,哪有那么容易,须知,执白先行!若非实力相差巨大,哪里能轻易翻盘呢?

    ps:这章算两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