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明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帝师

    孙承宗一直就在北京城内,如今的他是翰林院编修,更是有泰昌皇帝老师的名头。

    不过,泰昌皇帝恐怕没怎么受过他的教导。

    对于孙承宗,朱由校是抱有好感和期待的!

    原因无他,孙承宗在自己前世的了解中,不仅仅是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臣子,同时还是为国战死的烈臣!

    再加上孙承宗曾经是榜眼,主持过万历朝奉天的乡试,如今有不少学生在朝、在地方为官,若是孙承宗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那自己的政治力量就进一步加强了!

    孙承宗是自己的便宜老爹泰昌皇帝给自己找的老师,朱由校当然要用。之所以登基快一个月了还未召见孙承宗,仿佛将他遗忘那般,却是因为朱由校想再看看东林党人对于孙承宗的态度,同时,也让孙承宗看看东林党的态度。

    不出意外。

    这么久了,孙承宗仿佛被人遗忘了一般,这个实际被皇帝托孤的臣子,在先帝死后,竟然被人遗忘、忽视、刻意隐藏。

    对此,朱由校大抵知道各方的想法。

    方从哲及其党羽知道孙承宗是东林党人,自不愿意孙承宗受皇帝重用。更何况孙承宗在翰林院任职十余年,若是皇帝重用,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入阁!

    那肯定是不符合齐浙楚党利益的,是不能容许的!

    韩旷、刘一璟他们虽然觊觎孙承宗能够给东林党带来的权利。但他们更希望将叶向高或者他们自己中的某人送上首辅的位置,如此一来,齐浙楚党没了方从哲的庇护,御史言官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参劾齐浙楚党。

    身处大明官场这个大染缸,除了于谦、海瑞,还有谁是干干净净的呢?到那时,东林党也将牢牢把握住大明政坛!

    在那时,财富、名望、千秋之后的名声,全凭他们一张嘴、一支笔、一印信决定!

    所以,东林党现在将孙承宗隐藏起来,作为叶向高回不到内阁的备选,而作为一张底牌,藏起来,远比直接拿出来作用更大!

    东林党人那么想,朱由校却没时间跟他们继续玩捉迷藏了。延迟重用孙承宗接近一个月,对朝堂没什么大的损失,甚至可以说是对孙承宗的一种考校,朱由校可以接受,但再拖,那可不成。

    对于东林党,朱由校虽然不可能不用,但确实对他们不抱什么期待。不过,孙承宗其实也有点让自己失望!虽然十多年来,孙承宗并未获得什么实际的权力,没法提拔门生,但也不至于没一个学生在朝堂吧?

    但现在这种情况,岂不是说孙承宗的门人们都不看好孙承宗,从而投靠了其他人吗?那自己想要收拢孙承宗及其门人这一个团体,就没法实现了。

    既如此,那就看看孙承宗的是否是真才实学吧!若是,收获一个恪尽职守的孤臣,倒也划算!

    乾清宫。

    朱由校终于在这一世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大明擎天柱。

    孙承宗如今已经五十七岁,在这个年代绝对是步入老年人行列了,但他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身形伟岸,胡须大把,乌黑透亮,仿佛只四十许岁。

    这面相,朱由校都是暗赞。

    孙承宗跪下行礼过后,朱由校同样是赐座。

    “爱卿乃是先帝委托给朕的老师,然朕这一月心中悲痛,群臣也无人提醒朕,倒是慢怠了爱卿,朕再次向老师赔罪!”

    朱由校说完,朝孙承宗微微躬身下拜。

    孙承宗见状,赶忙起身,比朱由校拜的更深。

    “陛下能孝顺先帝,又能兼顾国事,体恤臣子,实乃大明之福!陛下所言慢怠,却是陛下自污了,陛下不必如此!”

    孙承宗很是诚恳的道。

    不过,孙承宗在心中却是想:皇帝这是在挑拨自己和群臣的关系啊!不过,的确,虽然自己没有主动找他们,但也不至于没一个人替自己说话吧?

    想必是东林党人有另一番打算!却也不和我说一声,当真是不把我当回事啊!

    想到这里,孙承宗的脸色也有点难看,不过他倒是想得开,脸色很快就舒缓下来。

    回过神来,孙承宗与朱由校四目相对。

    孙承宗若无其事的移开了目光。

    倒是脸皮够厚!

    朱由校饶有兴致的看着孙承宗的脸,想象着这胡子是有多硬,才能从孙承宗的脸上钻出来!

    越想越开心,最后,朱由校直接哈哈笑了起来。

    孙承宗不为所动,只是站在那里如同老僧入定。

    朱由校看到了孙承宗的另一面,着实是笑的不行,半晌才克制住,随后干咳一声,问道:“老师,先帝让你教朕读书,那朕究竟该读什么书呢?”

    “陛下富有四海,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要学仁爱以厚待子民,得万民拥护!如今宇内并不太平,陛下要学霸道扫平内外敌患,中兴大明基业!如今陛下年幼,有臣子疑虑陛下治国之能力,陛下当学习内政处理,安定臣心!”

    朱由校倒是有些愣,原本他以为孙承宗会说自己应该读圣贤书,然后自己来一句,读圣贤书,所为何事的。

    没想到孙承宗居然如此直白,如此诚恳!

    “老师所言极是!朕受教了!”

    “既如此,老师便给朕讲讲万历新政的事情吧!”

    孙承宗心头剧震!

    很快,平复下来的孙承宗就开始就万历新政向朱由校讲解。

    朱由校听得很认真,其中的一些不懂的地方,比如这件事情为何应该如此处理,如果换作是另外一种处理方式,会有带来哪些好处,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如何评估、取舍利弊。

    如此种种,朱由校都虚心向孙承宗请教。

    孙承宗对于皇帝看事情想事情能这么深入也是诧异。他深深的看了皇帝一眼,心中有些畏惧!这个皇帝,虽然年纪很小,但其实比他的父亲心机更加深沉!简直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今日皇帝明为请教,实际却是在询问他日后的施政方针,同时,还考校了自己对他的忠心以及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样的皇帝,绝对不会满足于如今大明的现状!

    只是,这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孙承宗心中微叹。

    这大明的未来,他是越来越看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