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繁体版

第三章 选择困难

    正当刘周在为自己今后的发展绘制宏伟蓝图的时候,刘叶这个风风火火的少年又冲进宿舍。

    “老刘,走去我宿舍,给你介绍几位我表演班的同学。”

    两人经过一天的相处,也熟络了起来,称呼上也亲切了许多。

    两人都是七八年生人,不过刘叶是三月份的,而刘周是八月份的,本来刘叶想让刘周叫哥的,但是刘周没理这个家伙。

    “你宿舍来了几个人?”

    “来了三个,走,我带你去认识认识。”

    对此刘周也没拒绝,多认识些人也挺好,这一届的表演班,不管有没有出名,业务能力都很强。

    他们可都是常利老师精心打造的一届。

    表演班二十名学生,要么是来自曲艺或者舞蹈特长生,要么是有一定基础的生源。

    别看刘叶有点逗比,但是人家可是长影厂大院长大的,父亲是长影厂的灯光师,母亲是长影厂的领导。

    实话实说,长影厂可是比珠江厂还要牛的存在,所以刘叶从小也是耳濡目染,基础杠杠的。

    而且这一届也是中戏教育改革的第一批苗子,除了张子怡都是通过高考考进来。

    以前中戏的表演班很多都是推荐或者定向委培,像中戏八七级是京城人艺和中戏合作办学培养的,濮存昕的父亲,著名的老艺术家苏民亲自担任班主任。

    何兵,胡军还有徐帆等都是这一届,后来大部分人都进了京城人艺。

    还有中戏90级则是被称为疆省班,倒不是说他们都是疆省人,而是他们很多都是早年去疆省开发的兵团或者工人的后代。

    李压鹏还有陈建彬就是这一届的。

    而从九六年开始,中戏则开始通过高考招生,张子怡虽然没参加高考,但是他有很好的舞蹈基础。

    常利老师为了她亲自给教育部写信,再加上张子怡也确实出色,拿了国家级一二等奖,然后被批准破格入学。

    除了张子怡,还有袁荃也是常利老师亲自邀请的。

    袁荃她是直接被北电录取了,而考中戏只是完成这个女孩儿心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为了她进入中戏就读,常利硬是给袁荃的父母写了一封长达九页的信,终于感动了袁荃的父母,同意她进入中戏。

    所以这一届表演班的每个学生,都是常利精心挑选的。

    通过她四年的严格教学,这一届的学生成材率堪称百分之百。

    刘周想要在娱乐圈混,这些同学就是自己最好的人脉资源。

    和刘叶来到他的宿舍,看见三个略显单薄的身影在整理床铺,他们看见刘周两人进来也停止手中的动作。

    ”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戏文系的刘周,羊城的,我入学第一天就认识他,虽然不是我们班的,但你们想追女生可以找他取经,他贼懂。“

    ”可去你的吧,别败坏我名声,我可是恋爱都没谈过。“刘周说完又转向其余三人说道:

    ”你们好,我叫刘周,以后大家可以多交流。“

    刘叶也停止开玩笑,对刘周介绍道:

    ”这位大高个叫秦皓,也是东北的,不过他是沈阳的,这位叫党皓,是东北抚顺的,还有这位叫王历,是安徽黄山的。“

    这三位刘周只认识前两位,秦皓自不必说,党皓毕业之后很少出现在大荧幕或者小荧屏,主要活跃在话剧上。

    至于王历刘周是真没印象,想来是在大一的时候被甄别退学了。

    中戏这一届表演班虽然招了二十个人,但是最后毕业的只有十六个。

    此时的中戏教学非常的严,不是考上了就能高枕无忧,大一还有个甄别期,如果觉得你不太合适的话会被退学的,其中就有三个被退学。

    然后还有梅亭因为在大一的时候执意要去拍电影,然后中途退学,最后剩下十六个人。

    想来这个王历就是没过甄别期被退学的其中一个。

    不过尽管如此,刘周也没有什么区别对待,都一一热情地和他们问候。

    大学生就是如此,知道了名字就算是认识,正好也到饭点了,五人也是相约去吃午饭。

    男生之间的话题一般都是离不开女生的。

    吃饭的时候,刘叶也是大言不惭地炫耀着入学一天对中戏女生的了解。

    刘周也不拆穿他,不过他有一句话是说对了的,这次他们班上的女生几乎都很好看。

    虽说现在中戏还有北影招生不像后世只看脸,但长得也都不差,尤其是女生没有气质的话很难被录取。

    吃完饭后,几人也在校园内逛了逛,这时刘叶也发挥他语言上的天赋,一直给刚来的三人介绍。

    秦皓还有党皓都是东北人,也和刘叶聊得来,王历可能更沉默一些,就是一直听着话很少。

    回到宿舍之后,刘周看见有两个同学已经到了,铺好了床但人不在。

    但是没多久,就又有一个青年提着行李进来。

    看见来人,刘周乐了。

    ”你好,你也是戏文系的吧?“刘周热情地问道。

    因为戏文系和导演系招生人数都不多,戏文系96级只找了七个人,导演系更少,才五个人,所以这两个专业宿舍是混编的。

    但是来人却是刘周在大学时期唯一玩得好的同学,叫王青山,刘周在从珠江厂出来之后就是找的他介绍入行的。

    ”对,你也是戏文系的吗?“

    ”没错,我叫刘周,以后请多关照。“说完刘周伸出自己的右手。

    王青山不知道为啥刘周这么热情,但还是连忙伸出手握了一下说道:

    ”我叫王青山,以后请多关照。“

    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在一个新的环境当中,大家总是对第一个认识的人比较有亲切感。

    再加上刘周的热情,王青山对他的好感大增,两人也立马交谈起来。

    不过两人还没聊多久,就又进来两人,正是刚刚先到的两人。

    在一番交谈下,大家也彼此认识。

    在刘周的记忆中,戏文系和导演系总共加起来十二个人,男生有十个,但是住校的也才六个,刚刚好把宿舍住满。

    这两个专业的招生可不是像表演系那样都是通过高考的,也还有其他渠道入学的。

    有的已经参加工作了,在外面有住的地方,而且大家年龄相差也不小。

    年龄最小的是刘周,才十八岁,最大的是戏文系的一个,已经二十五岁了。

    在大家彼此认识之后,刘周也来而不往非礼也,带着宿舍的一伙人往刘叶宿舍走去,介绍大家相互认识。

    大家都是同龄人,又都是新生,通过简单的介绍就都熟悉起来。

    晚上两个宿舍也是一伙人浩浩荡荡地去校门口的餐馆吃饭。

    能考上艺术院校的人,家庭条件都不错,下馆子一点压力都没有。

    三天报名时间过去,各个班级人也都来齐了。

    因为有刘叶和刘周作为纽带,表演班和戏文班的人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相互也都算认识了。

    特别是表演班的几朵金花一出现,让刘周在戏文班的地位猛增,如果没有他,他们可没那么容易认识表演班的人。

    不过刘周倒没有太激动,虽然他们之后都是明星,但也没表现得太猪哥。

    她们虽说是大一,但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女生,献殷勤是几乎不可能打动她们的,所以刘周表现地很淡然。

    但就是刘周相比于其他男生热情似火的淡然,反而让刘周给她们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报道之后,中戏96级也正式开始了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一天没什么课,只是大家相互认识,选出班干部。

    戏文系因为人数较少,只选出班长就没了。

    对这刘周倒不在意,最让刘周感兴趣的是自己的班主任。

    前世刘周大学四年只知低头学习,不知抬头看路,反而忽略了这位班主任。

    因为班主任是不授课的,却会照顾学生的方方面面,但刘周反而更注重学习,所以和班主任关系也就一般般。

    然而这位班主任却是一位隐藏的大佬,不仅是系副主任也是老院长徐晓钟着重培养的教师,同时也是九三级戏文系的班主任。

    如果说96级表演系是黄金一代的话,戏剧文学系的黄金一代则是九三级。

    这一届涌现了业内一批赫赫有名的编剧。

    有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的编剧汪海临,就是之后一直逮着小鲜肉怼的那位;

    还有电影《让子弹飞》、《十月围城》的编剧郭俊立,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电视剧《楚汉传奇》的编剧闫刚,电视剧《新西游记》的编剧高大勇等。

    此外,还有多位工作在戏剧教学的岗位上,其中有后来的中戏戏文系副教授胡薇、曲士飞,上戏戏文系副教授高城,金陵艺术学院戏文系系主任赵利利。

    不知道是不是刘周这一届的人活该扑街,居然没一个人去和这位人脉广泛的班主任亲近。

    后世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我们一生中接触过最牛的人可能就是我们的大学老师,这句话对于前世的他们来说真真正正如此。

    这一世,刘周可不会再这么犯傻了。

    ”同学们,我叫黄维若,是你们大学四年的班主任,一些场面话等会再说,大家先简单认识一下,每个人做个自我介绍吧。“

    戏文班毕竟不像表演班那么活泼,大家的自我介绍都比较简单。

    刘周也没有特立独行,他本身也不是个幽默的人,反正和班主任来日方长。

    ”其实今天也没什么事,主要也是彼此熟悉一下,后天开始军训,持续半个月的时间,虽然我不给你们上课,但是军训结束之后你们每个人都交个本子上来。

    不管是小品,话剧还是音乐剧,甚至是电影剧本也可以,让我看看你们的水平怎么样。“

    班主任的话音刚落,其他人都哀嚎起来,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有作业。

    唯一面不改色的就只有刘周了,这对他来说太简单了。

    唯一困难的是刘周要好好考虑一下选择哪个本子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