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热卖

    光阴似箭,嗖的一声就飞走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六月底,刘周又迎来了一次期末考试。

    考完试,大一就算过去了。

    距离上次刘周和贾樟可几人吃饭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

    在五月底的时候,于立伟就帮刘周在香江注册好了一间工作室,名字刘周取的很随意,就叫做玛珈电影工作室。

    这只是个皮包工作室,完成《小武》这个项目后,刘周都不确定会不会把它注销掉。

    工作室弄好后,刘周也以工作室的名义和贾樟可的胡同电影制作公司签署了投资合同,十万块也打到了电影项目的专门账户上。

    至此,两人也算是真正地达成合作。

    刘周感觉钱打过去之后,贾樟可对自己多了分亲近,少了分客气。

    刘周也趁着这个机会,和贾樟可就电影交流过好几次,让他受益匪浅。

    因为电影七月份就要开拍了,在六月中旬的时候,贾樟可就去汾阳老家采景确认拍摄场地了。

    这段时间,刘周除了和贾樟可混在一起以外,当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正事。

    除了专业课,刘周也在五月底将写好的《想见你》的三万字文稿给编辑曲河发了过去。

    曲河亲自审稿,第二天就打电话过来说,稿子没问题,可以发。

    这次的合同,杂志社给刘周的待遇提高了不少。

    主要是因为刘周的那本《一闪一闪亮星星》卖得太好了。

    在首印三万册三天卖完了之后,加印的五万册在不到一个星期内再次被一扫而空。

    各个省份的经销商纷纷打电话给杂志社催着发货。

    《萌芽》显然没有想到刘周这个新人的书居然卖得这么好,让他们此时感到既开心又懊恼。

    开心当然是书卖得好,懊恼则是因为他们发现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盗版了,但是他们现在却没那么多货。

    这次杂志社主编也是发狠了,直接加印十万册,让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开动机器,然后直接发往各地的书店。

    本以为十万册能够顶一段时间,但是主编显然还是低估了青少年对这本小说的喜爱。

    对此时还略显保守的青春男女来说,这本书无疑对他们有致命的吸引力,赚足了他们的眼泪,甚至牵引着他们的情绪。

    而在青少年群体,一个人知道了这本小说,就意味着他周围一大群人会知道。

    这本书现在已经渐渐在全国的各个校园掀起了热潮,尤其是结尾的那一句,“张万森,下雪了!”更是成为一句流行语。

    所以新加印的十万册也没有顶多久,不到半个月再次销售一空。

    在六月中旬的时候,杂志社这次直接再加倍,再印二十万册。

    到现在六月底,有些地方已经又缺货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萌芽》对刘周的态度也热情了很多。

    不仅杂志主编亲自和刘周做了交流,给的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比如之前约好的采访,他们本来是直接让京城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最后他们直接从魔都这边安排了一个团队来对刘周进行采访。

    再比如新小说的合同,连载的稿费直接给了千字一百,翻了一倍。

    版税提了四个点,给到百分之十。

    刘周对此也比较满意,没有讨价还价直接和他们签了合同。

    从事了这一行,刘周也知道,版税提升一个点就很不容易。

    因此刘周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小说卖得好,就直接开口索要百分之十五这样的业内顶级版税比例。

    而且刘周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小说为什么能卖得这么好,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萌芽》杂志社这个大平台。

    没有他们遍布全国的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

    刘周的新小说将会在七月份的上半月刊开始在《萌芽》杂志上连载,在此之前已经宣传了一个月。

    对于小说的热卖,刘周当然是非常高兴的,这意味着他又有一大笔钱进账。

    本来还在纠结下学期是去外面租房子还是直接买一套,现在也不用纠结了,当然是买一套,而且还得是四合院!

    京城买四合院,魔都买老洋房,这是重生人士的标配。

    再说了,四合院确实升值潜力更大,既然如此,四合院当然是首选。

    不过现在刘周还没有时间去看,杂志社那边的稿费也还没有结算,但刘周已经拜托班主任老黄帮自己问问了。

    刘周根本没这方面的路子,他认识的人中也只有班主任老黄可能有这方面的人脉。

    老黄听到自己要买四合院也是吓了一跳,还以为刘周是个富二代,在了解到刘周是写小说后对他又高看了一眼。

    最后在嘱咐了刘周一句不要耽误了学业之后,就心里想着谁可以帮自己的爱徒解决这个问题。

    期末考试之后,刘周和刘叶还有秦皓再次来到东来顺吃散伙饭,不过这次多了个黄小明。

    这两三个月,不仅刘周和黄小明的关系深厚了许多,在刘周的牵线搭桥下,刘叶和秦皓也与黄小明处的非常不错。

    所以这次散伙饭,几人也把黄小明给叫上了。

    本来朋友一起吃饭是个高兴的事情,但是黄小明似乎有什么心事,情绪看起来不高。

    “小明哥,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可以和我们说说。”

    黄小明喝了杯酒,说道:

    “你们是不是很早就看出我喜欢赵老板了?”

    看三人的眼神,黄小明就知道答案了,不由苦笑一声。

    “之前我还以为我伪装地很好,没想到我以为只是我以为。”

    “小明哥,这没什么,喜欢一个人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我知道,我也不是因为这件事情而心情不好。昨天考完试我向赵老板表白了,然后被拒绝了!”

    “我去,小明哥你怎么突然这么勇敢了!”刘叶有点惊讶地说道。

    刘周也有点好奇,之前看他还是有点遮遮掩掩的,怎么突然就表白了?

    黄小明见三人看着自己,叹了口气说道:

    “我也不是傻子,也察觉得到赵老板只是把我当好哥们,前几天我得知,她得到了我们班主任的允许,接了一部戏,听说在暑假的时候就拍。

    我感觉她好像离我越来越远了,虽然知道可能会失败,但我还是觉得要给自己的这段暗恋一个结果,所以就鼓起勇气去表白了。

    虽然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但真的被拒绝了,还是感觉很心塞。”

    见黄小明伤心的模样,几人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陪着他喝酒。

    如果刘周没有记错的话,接到这部戏的赵老板跟没有接到这部戏的赵老板,是完全不一样的。

    反正刘周觉得赵老板也不适合他,长痛不如短痛,如果等这部剧播出后,黄晓明可能将更加自卑。

    主要是这部戏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虽然这一点现在只有他知道。

    没错,就是那部湘南台和琼瑶合作的那部《还珠格格》。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横空出世,一下子扭转了整个娱乐圈走向,它的影响力跟创造的利润,用爆炸都不能准确地形容。

    对了,此时赵老板接到的应该是紫薇的角色,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象赵老板演紫薇的样子。

    不过幸运的是期间发生了各种狗血的事情,琼瑶拍板让赵老板演小燕子,然后这部电视剧也开始走向神坛。

    这并非是琼瑶的眼光有多好,她现在看好的是另一部电视剧《苍天有泪》。

    只能说此时的内地观众太单纯了,如此雷人台词的《还珠格格》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部剧也是一代人的记忆。

    “小明哥,既然被拒绝了那就彻底放下,天涯何处无芳草,先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上去,争取早日拿个影帝。”

    认真说起来,黄小明的演技并不差。

    将他和陈昆放在一起比较,十个人有九个人会说陈昆的演技更好,还有一个人是不认识他俩的。

    但是可以看看两人的荣誉对比。

    陈昆拿过华表优秀男演员、百花最佳男主角,大学生最受欢迎男演员,还有什么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跟魔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演员这些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奖项。

    而黄小明的荣誉上有金鸡最佳男主角、百花最佳男主角、华表优秀男演员、长影最佳男主角,跟厂花相比,是不是其实也没有差多少?

    为什么大家普遍觉得陈昆的演技比黄小明更好?

    其实说白了,就是形象经营的问题!

    陈昆比较慎重,很少接烂片,对自己的表演要求也不低,所以他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演技派。

    但是黄小明接戏大家都知道,接一部好剧奖励自己一部油腻剧。

    只能说教主在演技这一项天分够,但是重心真没有放在这上面。

    如果黄小明对表演多几分敬畏之心的话,他的风评会好很多。

    “影帝我现在可不敢想,我现在只希望能有人找我演戏我就知足了。别说我了,说说你吧大作家,现在就连我们学校都有人在讨论你的小说。”

    “说我什么?”刘周无辜地说道。

    “我听刘叶说他们班有个女生喜欢你,我们班的丹辰也对你有意思,你怎么说?”

    “什么怎么说?”

    “别装傻,你心里喜欢哪个?”

    “我能说两个都喜欢吗?”

    “想得倒美,到时候你问问她们愿不愿意。”

    “开玩笑的,我现在心里不太想感情的事,想努力搞钱专心搞事业。”

    “嗨,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黄小明感叹地说道。

    “别叹气了,吃完这顿饭回家好好歇两个月,下学期回来大家一起搞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