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剑诀
繁体版

第7章

    校尉倒提着长刀,步履沉稳而缓慢。走过来,一脚踩在吴远江的凳子上,像猎犬一般在吴远江身上嗅探。

    “我闻到了杀人犯的味道,快说说,你是怎么作案的?”

    吴远江的脸色未变,他的眼神平静如水,仿佛校尉的指控对他来说不过是一阵过耳的风。

    “校尉可能弄错了,“吴远江的声音平和:“在下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何来杀人之说?“

    校尉冷笑一声,他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书生?你身上一股血腥,定是哪在里作了案逃在此间!“

    冷风腾地站起身怒目直视校尉。

    校尉斜眼看着冷风冷笑道:“你又是哪个山寨的土匪喽啰?”

    冷风正欲发作,吴远江伸手阻止。

    吴远江轻轻叹了口气,三言两语怕是解释不清楚。他站起身,面对着校尉,“既然校尉不信,那在下也只能随您走一趟了。“

    校尉把长刀扔给一旁的军健,目光如刀,直逼吴远江,冷硬的声音如同铁石相击:“你为何蒙面?难道不知朝廷市令禁止蒙面吗?”

    “校尉,”吴远江缓缓摘下黑布,露出真容,“在下蒙面,实因风沙太大,非有他意。”

    校尉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被锐利所取代。“风沙?”他冷笑一声,“这茶楼内风平浪静,何来风沙之说?”

    一副丑陋的面容映入校尉的眼睛,校尉的眼睛收缩成了针尖。

    吴远江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玩世不恭,“校尉,江湖之大,无奇不有。风沙,有时并不在眼中,而在心中。”

    校尉大笑道:“果然是那逃走的吴远江。”

    吴远江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场误会越陷越深。“校尉既知我是谁,那一定知道我的身手,此处闲杂人不少,误伤百姓也是不好。”

    校尉的目光在吴远江身上来回扫视,似乎在寻找着破绽。

    吴远江站在那里,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忽然茶桌飞起,像一块陨石一般砸翻两个军健,冷风的身影随之而动,他手中不知何时已经有两柄寒光闪闪的短刀,他眼睛像出鞘的利剑一般扫视众军健。

    军健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一愣,但很快他们就反应了过来,纷纷抽出长刀,准备迎战。

    茶楼内的空气突然凝固,随后又如同炸开的锅,茶客们一片恐慌,争先恐后的往门边跑去。

    “快走!快走!“有人低声催促,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颤抖。

    “别挤,别挤!“另一边,有人在努力保持秩序,但声音很快被更大的慌乱声淹没。

    茶客们争先恐后地站起身,有的撞翻了茶杯,有的踩到了别人的脚,甚至有的在慌乱中失去了帽子,却也顾不得回头去捡。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念头——逃离这凶险之地。

    两个军健一前一后挥刀砍过来。

    但冷风的短刀更快,他的每一次出手都准确无误,每一次挥刀都带着杀意。

    他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般,一脚踢飞长刀再一脚踢翻一个军健,刀光一闪短刀已横在了另一个军健咽喉上,冰冷的刀锋与温暖的肌肤仅一发之隔。

    一柄刀飞到舞台上倒插在茶几前,一条军健被踢翻在地捂着脸痛苦地哀号,另一条军健的手手腕被短刀死死卡住,只要稍微一动,那锋利的刀刃就会毫不留情地割破他的皮肤,第三条军健咽喉处横着一柄冰冷的短刀。

    原本凶神恶煞般的十几条军健,此刻却都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他们的眼中露出了死一般的恐惧。

    吴远江伸手示意,冷风收了双刀,身影如同幽灵一般,闪到吴远江的身旁。

    冷风站定,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坚定不移。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他的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我们不是来惹事的,还望校尉海涵放我一马。“

    但校尉仍像一只鹰一般地紧紧盯着他。

    校尉抖出一只兵器腕子一抖,兵器便如一条恶龙般朝吴远江面门飞来。

    吴远江忙抽剑格挡,这才看清是一只飞爪,剑爪相撞竟火星一片!

    校尉收了飞爪在头顶转了起来,眼睛死死盯着吴远江的手。

    唰的一声飞爪朝吴远江面袭去,吴远江整个人不动,腕子一抖用剑尖将飞爪弹飞。

    校尉借势控制飞爪转回,轻轻跳步摆莲,一只脚踢在飞爪上,疾速朝吴远江咽喉袭去。

    吴远江横剑在前剑尖朝右,在飞爪碰到剑身的刹那运起内力抽剑反拨,飞爪竟掉转朝校尉的面门飞去!

    吴远江心中燃起一团怒火,一剑朝校尉刺去。

    忽然一团黑影飞来,一击将飞爪弹飞,然后稳稳的立在校尉与吴远江之间。

    叮的一声,吴远江的剑尖被挡住了!他的剑原本应该直击校尉咽喉,此刻却被另一把剑挡住。

    这柄剑的主人在那一刹间将剑抽出了几寸硬生生用剑身挡住了这一击。

    那剑通体乌黑,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一个铁块,因为它的剑锋甚至没有开刃。

    剑风吹起这人的须发,吴远江这才看清,是李老板。

    看到了李老板用的剑,吴远江的瞳孔收缩成了针尖:“不刃剑?是你?”

    李老板笑道:“吴大侠,咱们又见面了!”

    吴远江连忙倒提宝剑拱手道:“我素知不刃剑侠名,却无缘相见,今日竟是这样相遇,实在是惭愧!”

    李老板对校尉说道:“小人斗胆,请校尉大人大量,今日之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终于,校尉转身收回了长刀说道:“今天暂且放过你,但若让我发现你有任何可疑之处,定不轻饶。”

    “多谢校尉!”

    校尉和军健们的身影消失在茶楼的门外,李老板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而将目光投向吴远江。他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请上二楼雅间,吴兄。”

    吴远江随着李老板的步伐,上了二楼刚才那间幽静雅致的茶间。

    李老板站在楼梯口,身形挺拔,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在下李飞倚,江湖上积了些微名,人称不刃剑客的就是我了。“

    吴远江抱歉地拱手行礼说道:“幸会幸会!小弟素知李兄侠名,不想你竟然隐居在此,多有得罪,万望海涵!”

    李飞倚哈哈一笑,摆了摆手,“吴大侠过誉了,我只是这茶楼的一介掌柜,哪里谈得上什么隐居。来来来,请坐,咱们坐下来慢慢聊。”

    吴远江端起茶杯,轻轻一嗅,然后浅尝一口,“好茶!李兄不仅剑法高超,连泡茶的手艺也是一流。”

    李飞倚笑了笑,“吴兄过奖了,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话锋一转他正色道:“刚才那位吴校尉,不比寻常官差,他多行义举维护凤阳地界的安泰,百姓甚是敬仰,吴兄不识吴校尉险些酿成大祸啊!”

    吴远江连忙站起赔罪:“是小弟鲁莽了!改日还请吴兄替小弟向校尉打点一番。”

    李飞倚捋了捋长须说道:“那倒不必,吴校尉嫉恶如仇,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为人刚正绝不收受贿赂。百姓都对他赞赏有加!”

    “哦!”吴远江也不禁对这位吴校尉肃然起敬。

    李飞倚问道,“当年你在王总兵麾下,威风八面,任游击将军,为何后来却落得个斩刑的下场?”

    “哎!”吴远江叹了一口气,眉宇间掠过一丝哀愁说道:“此事说来话长!”

    “当年我随王总兵驻扎甘肃镇,因为得罪了小人,被诬告私藏铠甲,从我榻下掘出五副铠甲,依朝廷律法,私藏铠甲形同谋反。我被判斩刑,行刑当日,我请准王总兵允我仰面受刑,我要堂堂正正的以军人之姿受死。王总兵应允,刽子手的大刀斩下来的时候,我生生用牙咬住刀刃,然后咬着这把刀杀出了刑场,流落江湖至今。哎!”

    “原来如此!”李飞倚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

    李飞倚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他轻轻放下了手中的茶盏,非常愉悦地说道:“二位在这雅间,想必已是烦闷无趣至极。不如到一楼品茗,一会还可以听琴芳姑娘弹曲儿。”

    吴远江和冷风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好奇。

    “哦?”吴远江挑了挑眉,似乎对李飞倚的提议颇感兴趣,“琴芳姑娘?不知是何方高人,竟能在这茶楼之中,以一曲解忧?”

    李飞倚的笑意更浓了,他站起身来:“琴芳姑娘,乃是我们这茶楼的一绝,她的琴艺,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音律之盛景中。”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自信,仿佛对琴芳姑娘的琴艺有着无比的骄傲。吴远江和冷风都被他的话语所吸引,心中不禁生出了几分期待。

    “既然如此,”吴远江微微一笑,站起身来,风度翩翩,“那我们就去一楼,一睹琴芳姑娘的风采。”

    冷风也站了起来,他的目光依旧冷冽如刀,但嘴角却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能在这茶楼之中,听到如此高人的琴曲,也算是不虚此行。”

    李飞倚点了点头,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得意,仿佛已经预见了他们听到琴曲后的陶醉模样:“那就请随我来,我带二位去一楼,一饱耳福。”

    三人一同下楼,李飞倚在前引路,吴远江和冷风紧随其后。茶楼内的气氛似乎也随着他们的脚步而变得活跃起来,仿佛一场视听盛宴即将上演。

    三人刚刚坐定,一位身着翠绿长衫的书生,他的步履轻盈,仿佛踏风而行,径自走上了舞台。

    四周的喧嚣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他的身上。他并未在意众人的注目,只是淡淡地开口,声音虽不高亢,却如同深山古寺的晚钟,悠扬而深远,每一个字都像是穿透了空气,直击人心。

    “鞑虏横行侵汉土,壮士一怒发冲冠。”他吟咏着,声音中透露出一股难以言说的苍凉与激昂。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有一团火焰在其中燃烧。

    “一朝扫尽胡尘去,汉家江山万世安。”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更是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就在这时,吴远江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这是什么人在吟诗?”

    李飞倚轻轻抿了口茶,茶香在唇齿间回荡,然后才慢条斯理地开口:“这位,乃是本地一位落地秀才,才华横溢,却因时运不济,未能一展抱负。”

    “落地秀才?”吴远江轻声重复,似乎在咀嚼这四个字背后的深意,“这世间,又有多少才华被埋没,多少英雄无用武之地。”

    李飞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吴远江是个有故事的人,也是个能洞察人心的人。这样的人,在这江湖中,并不多见。

    “正是如此。”李飞倚答道,他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方,仿佛在回忆着什么,“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因一桩无端的冤案,被迫离开了书斋,流落至此。如今,他以教书为生,却依旧怀揣着一颗不甘的心。”

    吴远江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街景,轻声说道:“这江湖,本就是一场大梦。有的人,梦醒了,却依旧不愿醒来;有的人,从未入梦,却早已身在梦中。”

    窗外,翠柳微拂,人来车往,正喧嚣得紧。

    夏季风云变幻莫测,转眼就乌云蔽日,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忽然间,茶楼中一片喧闹,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楼梯口。只见一位身着淡蓝色绸衫的女子缓缓走下,她的步伐轻盈,如同踏在云端之上。她的面容清丽脱俗,眼中似乎藏着千言万语,却又似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让人捉摸不透。

    李飞倚指着这位蓝衫姑娘说道:“这位便是琴芳姑娘了。”

    琴芳姑娘眉如远山,眼似秋水,淡雅一笑,行了万福礼轻启朱唇,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悠扬而纯净说道:“诸位雅客,今日奴家愿为各位抚琴一曲,不问世事纷扰,只道风花雪月。”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几分从容,仿佛世间的一切繁华都不及她指尖即将流淌出的音符。

    座上的宾客们,或文人墨客,或江湖豪侠,闻言皆是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们知道,这一万福虽名为丫环,实则琴艺高超,能将人心中的万千思绪化作弦上之音,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一位锦衣华服的公子开口笑道:“姑娘,可否奏一曲《高山流水》?”

    琴芳姑娘微微颔首,轻移莲步,来到那架古朴的琴前。她轻轻揭去盖布,坐定之后,深吸一口气,双手轻轻按于琴弦之上,闭目凝神。

    一声清脆的弦音响起,如同破晓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夜的寂静。接着,琴声渐起,时而如山涧潺潺,时而如松涛阵阵,时而如瀑布飞流直下,时而如云雾缭绕山巅。每一拨,每一捻,都仿佛能看到伯牙与子期抚琴高歌于山水之间,让人无比地心驰神往。

    座中宾客无不屏息聆听,他们的脸上渐渐浮现出陶醉之色,仿佛随着琴声,亲眼见证了知音之遇。

    琴声悠悠,终至尾声,琴音渐渐消失在空气之中。座中一片寂静,片刻之后,掌声雷动,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琴芳起身,脸上依旧是那抹淡然的微笑,仿佛这一切的赞美对她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她再次开口:“诸位雅客,若有兴致,还请继续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