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军阀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议事

    军营校场,所有士兵全部集合完毕。

    李威冷厉的目光巡视在每一个士兵的身上。

    “把人给我押上来。”

    随着李威阴沉声音的落下,一共八名士兵给押了上来,他们全都被双手反绑,强迫双膝跪在地上。

    “将军,看在兄弟们拼死杀敌的份上,绕我们一命吧!”

    什长抬头看着李威,悲声求情,他其实有些冤,这事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但劫掠妇女的那七名士兵,却是这名什长的部下。

    李威治军很严,他早前曾定下规矩,士兵违纪,直属长官连坐受罚。

    “敢做就要敢认,认了就不要怕死。”

    李威目光阴沉,脸上看不到一丝的怜悯。

    “头,看在他们......”

    石虎犹豫在犹豫,最终还是没有忍住,上前准备出言求情。

    这些人都是石虎的亲兵,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就这么被杀了,心里难受。

    “闭嘴。”

    李威猛的看向石虎,目光冷的让人感到害怕。

    石虎顿时觉得有些委屈,嘟哝了一句:“不就是一个女人嘛,算得了什么?”

    石虎对此不以为然,大家一路打到长安,哪个手上没沾过血?

    军纪又是啥玩意?

    李威没有理会石虎,而是目光看向前方,随后沉声说道:“一个贱妇,我岂会放在心里?”

    “我恨的是他们。”

    李威伸手指着那八名闹事的士兵:“我等同生共死,亲如手足,如今为了一个女人,竟然大打出手,丝毫不顾袍泽之情。”

    说罢,李威对着王弼大声说道:“内讧互殴者,该当何罪?”

    王弼主管军中法纪。

    王弼看了一眼石虎,随即上前拱手说道:“当斩。”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李威大手一挥:“拉下去,斩。”

    “将军,给他们一次机会吧。”

    有人出声求情。

    “斩!”

    李威不为所动,下令将这八名士兵全部斩首示众。

    看着所有人严肃庄敬的神色,李威双眼顿时眯了起来,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治军之事,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

    在李威看来,无非就是八个字,杀人立威,赏罚公正。

    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有了威严,别人才能敬畏你,才会听你的话,赏罚公正,手下人才能有盼头,才会对你服气。

    义军最大的毛病就是军纪涣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前这些事轮不到李威瞎操心,干好自己的事就是,但是现在,他有了这个资格与能力,因此,李威想要改变。

    杀几个人,没什么好说的,而且李威杀的有道理,那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多谢李将军为百姓出头。”

    得知军中发生之事,贺明远以为李威是在为那名枉死妇人主持公道,因此带着范文昭再次上门拜见李威,就此事表示感谢与敬佩。

    “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威笑眯眯的说道。

    “两位大人请坐。”

    贺明远与范文昭在一旁坐下,然后与李威进行交谈。

    贺明远见李威心情不错,于是主动提出,希望改善民夫伙食,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冬衣保暖。

    对于贺明远的提议,李威爽快的全部答应下来,并且主动加码,如果此战得胜归来,他将分发给每一位民夫五两银子作为酬劳,并立即释放所有人回家。

    听到李威如此说法,贺明远自然是高兴异常。

    范文昭没怎么说话,但他眉头微皱,总感觉李威今天有些异常,目光时不时的看向自己,仿佛.....对自己格外的关注。

    三人交谈了好一会儿,眼看天色黄昏,李威邀请贺明远与范文昭两人留下吃饭。

    不巧,贺明远今天到了吏部述职,已经提前和别人有约。

    李威亲自送两人出了大门。

    “贺大人有事我就不便多留。”

    李威客气了一句,然后把目光看向范文昭,笑眯眯的说道:“范先生如若无事,不妨留下小酌几杯,我正好向你调教一些学识。”

    看着李威脸上的笑容,范文昭不知为何,心中顿时升起一片疙瘩,他呵呵笑道:“小人还要照看百姓,李将军的盛情还是留待下次吧。”

    李威笑着点了点头,也不勉强,目送两人离开。

    时间很快来到三月二十二,黄巢亲临西郊大营,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随即命令尚让、林言两人率领大军开拔。

    雍县,凤翔节度使府邸。

    议事厅,数十名将领齐聚一堂,凤翔节度使郑畋高坐首位。

    “探马来报,黄巢以尚让为大将军,林言为副将,率领五万马步兵,前来攻我凤翔。”

    郑畋扫视众将领一眼,随后沉声说道:“诸位可有良计教我?”

    “凤翔之地,易守难攻,我等拥兵二万余,虽不及贼军,但自保当可无虑。”

    一道洪亮的声音传出,说话之人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有些肥胖,但长得很壮实,此人名叫唐弘夫,历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使,广明元年十一月,朝廷罢朔方节度使方镇,命令唐弘夫率领八千朔方兵回返关中,加强长安防御。

    可惜黄巢进军速度太快,还没等唐弘夫率领军队回来,就已经攻下长安。

    “先行自守,待贼军士气大损,再行反攻,尤为不晚。”

    有人出声赞同唐弘夫。

    “未战先怯,是何道理?”

    说话之人年近五十,此人便是泾原节度使程宗楚,他带来的士兵不多,就四千,但皆是精锐骑兵,战斗力极强,程宗楚年纪虽大,但作战依旧勇猛,每战必定冲锋最前。

    程宗楚大声说道:“贼军虽众,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待其不备,先发制人,当可一战毕其功。”

    “程节度之言,方为大丈夫之事。”

    一道笑声传出,只见左边靠后的位置,一名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将领,哈哈大笑声中站了起来,对着程宗楚伸出大拇指,发出赞叹之言。

    唐弘夫微微皱眉,看向这名年轻人,神色有些不悦的问道:“你乃何人?”

    前两日大家议事,还没有这个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年轻将领对着大家拱了拱手:“在下宋文通,昨日黄昏刚刚到达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