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从无字天书开始无限进化
繁体版

第40章 大劫因果

    毕竟这些凶兽战斗的方式是延续原本的魔神本能!

    所以徐寅推演观想出的手段倒也算的上是不俗。

    他归纳总结出了兽形十二氏——虎、豹、蛇、鹰、兔、龟、螳螂、象、熊、猿、鹤、鱼。

    模仿了前世所知晓的形意拳!

    也归纳出了道形十二法——拳、脚、鞭、肘、头、膝、指、掌、

    所谓的道形,便是以先天道体为基础,拆解了道体的各种攻击方式。

    毕竟魔神不全都是兽形,也有相当多的存在修炼成了道体。

    所以,徐寅便从这两个方向展开,衍生出了战法二十四式!

    只要将其彻底学会,融会贯通,便可互相结合,发挥出不可思议的斗法奇效。

    若是日后能结合武道,便更可衍生出更多的造化。

    尽管绝大多数大能的斗法是用法宝对轰,是法则之力和神通手段的对撞。

    但是这种战法却也是极其重要的。

    尤其是那些实力相当之辈。

    在各自手段都无法强势突围之时,这种战法便可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起到奇效。

    只可惜的是,此时的徐寅还远远没有到化形的时候,所以它即便归纳出这些东西来,暂时也派不上什么大用场。

    或许,只有传授给其他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但这些也是后话了!

    在观想了这些凶兽的过程中,徐寅也逐渐的将自己对于因果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算是意料之中,也算是意料之喜。

    因果二字,贯穿洪荒始末!

    或者说,贯穿高级修士的一生,不管是在洪荒还是混沌,都是如此。

    一饮一啄,皆是天意。

    一因一果,皆是报应。

    徐寅毕竟是已经接触过了红云以及镇元子等人的。

    在和这些后世的顶级大能接触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徐寅接纳和掌握因果之力的大好时机。

    但可惜的是,不管是红云也好,镇元子也罢,都没有走到他们命运的节点。

    所以他们身上的因果之力虽然浓郁,但也不是徐寅能完全残破的。

    只能说,时机不对,导致徐寅没办法染指这份机缘。

    而眼下毕竟是凶兽大劫兴起之时。

    所以当徐寅可以接触这些凶兽的时候,他无比珍惜此类机会。

    虽然绝大多数凶兽的实力都不是很足够,完全无法和红云以及镇元子两人相提并论。

    但胜在数量够多!

    徐寅在看着一个个凶兽陨落在大劫当中的时候,通过他们的诞生和陨灭,感应着天地凶煞之气的变化。

    每当有变故的时候,徐寅就会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些凶兽的言行举止来进行判定。

    而凶煞之气的变化,便是对他那些观察结果的验证。

    总之,这是一个相当枯燥的过程。

    或者说,算是一个实验,可以不断地去验证徐寅的猜测。

    他对于因果之力的感悟,自然也随着这个过程而水涨船高。

    不过,这种提高是虚的!

    真正落实下来的感悟,是记录在自己的天书本体上!

    可想要实现这一点,徐寅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或许,他可以亲自去介入凶兽大劫当中,沾染其中因果,以此来获取感悟和造化。

    当然了,徐寅的想法不是作死。

    他当然知道,寻常的洪荒修士轻易的踏入大劫当中便有可能会导致自己深陷其中,最终被大劫影响,甚至是陨落当场。

    但凡事都不是那么绝对的。

    对于徐寅而言,尤其是在对因果的感知越发的敏感之后,他已经可以无比清晰的去判断天地大劫的缘由了。

    凶兽大劫的主要问题在于——杀孽太过深重!

    或者说,这应当是未来几个大劫的共通点。

    包括龙汉、巫妖!

    这几个大劫的主体都会因为过分的杀戮而导致自身覆灭。

    凶兽大劫,更是龙汉和巫妖的开端。

    但不同的是,每一个大劫都会有自己对应的特殊情况。

    在徐寅看来,凶兽大劫是混沌魔神的残留问题,是洪荒天地的构成本质出现崩裂的迹象。

    一旦凶兽开始肆虐于洪荒天地当中,导致洪荒天地的构成部分开始崩塌破碎,到时候,盘古所构筑的洪荒天地就会不断地瓦解,他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

    而龙汉,是先天三族这个介于混沌和洪荒力量之间的过渡产物以争霸之名挑起的大规模战乱。

    其影响,甚至比凶兽大劫都要夸张的多。

    至于巫妖的问题是洪荒本土力量和盘古本身残留之力间存在的对抗,是主体和衍生造物之间的平衡。

    这三个大劫,都是各有特点的。

    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问题——平衡!

    盘古虽然成功的创造了洪荒,但这个特殊的天地需要彻底的落定下来,需要构筑完善的平衡制度。

    这也是前面几个大劫的意义。

    至于封神和西游!

    这两个大劫的战力等级和前面几个大劫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其甚至没有到‘量劫’的地步,只能称之为‘大劫’!

    除了通天打破规则,以圣人之躯亲自下场之外,后面两个大劫是完全不值得被在意的。

    加上其成型的原因和道祖有一定的关联,眼下的徐寅甚至还没有接触过鸿钧,不了解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所以他倒是没有必要针对这些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将注意力放回到了凶兽大劫本身上。

    这是洪荒天地本源之力和魔神残留力量之间的较量。

    所以,灭杀凶兽成了大劫唯一的主题!

    不管徐寅的私心如何,他只要遵循这个思路去办,基本上就不会成为业力的背负者。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在干预其中的时候,是否会遇见不敌的凶兽,从而被斩杀。

    除此之外,他再也不需要去操心其他的问题了。

    当然了,考虑到自己不是好战之人,所以徐寅也不会频繁的出手,近乎疯狂的屠杀凶兽。

    那样势必会引起更强的凶兽的关注。

    这对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还是以观察为主,确定时机合适,再出手,斩杀凶兽,亲自染指因果。

    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在徐寅亲自出面,斩杀第一只凶兽的时候,他就得以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