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繁花开始
繁体版

第20章:铭记于心

    盛老太太注意到了平宁郡主眼神之中那一丝惋惜,但在这个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路已至此,只能继续走下去。

    在盛老太太跟平宁郡主交谈之时,王若弗仗着是太师之女,不时地在一旁插上几句话。

    可惜她从小在老家长大,没有读过什么书,心思也不够细腻。

    没说几句话,就被平宁郡主看出她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

    加上盛紘官职不高,堂堂太师嫡女,嫁到这样的人家,平宁郡主觉得她跟盛老太太一样,择偶只看相貌,实在过于肤浅,越发看不起王若弗。

    “听说你家的孙女,即将要嫁入忠勤伯爵府啦?”

    “嗯,华兰是我的长孙女,打小由我亲自教养,无论是样貌,还是女红皆是优等。”

    “当初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皆在当时的皇后娘娘身边教养。

    后来你渐渐大了,才出宫回到勇毅侯府。养在你身边的孙女,一定不会差。

    照我说还是嫁到勋贵之家好,当初你要是听从父母的提议,嫁到X国公家,那你现在就是国公夫人了。

    你的长孙女也不会只嫁给忠勤伯的嫡次子,还要被人说是高攀。”

    忠勤伯败落过一段时间,后来才翻身,在一众伯爵之中,算是垫底的角色。

    但就是这样的人家,盛老太太的长孙女嫁过去,还不是嫁给长子,还得贴一大堆的嫁妆,还得被人看不起、说高攀。

    盛老太太的事迹,应了后世的一句话,你嫁过去只需要一个恋爱脑,你孩子走出去需要一个最强大脑。

    盛老太太看到平宁郡主还是当年那般说话,心里既羡慕又有些不爽。

    羡慕的是平宁郡主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顺心地过日子,不爽的是平宁郡主这样说会让她儿媳妇面前很没有面子。

    盛老太太面色淡淡:“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王若弗虽然不太聪明,但也听出平宁郡主看不起她们家,于是跟平宁郡主炫耀她的儿女。

    平宁郡主只有一个儿子,听到王若弗有三个儿女,脸色有些不自然。

    王若弗看不出个眉眼高低,继续炫耀。

    “我官人还为我家长柏,请了当世有名的大儒庄学究,来家里教他读书。”

    平宁郡主听到大儒,一下子就来了心思,也顾不得王若弗炫耀了:“我家衡儿也在读书上学。

    既然你家请了当世大儒,那我便让他过来你家学堂读书。”

    平宁郡主的话中没有丝毫请求的意思,仿佛她的儿子过来上学是盛家的荣幸。

    王若弗听闻齐衡要过来家里的学堂读书,高兴地当场答应下来。

    平宁郡主看到盛老太太态度不是很热情,坐了没一会就走了。

    “老太太,我想让我侄儿自强也过来家里读书。”

    “自强那孩子很不错,知书识礼,他要是愿意的话我没意见。”

    “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家的学堂不但有国公府的小公爷过来读书,还有我王家的长孙,真是天大的造化呀。”

    王若弗让人前往王家告知王自强的时候,王自强答应了下来,接着给了一笔钱,送走了家中的夫子。

    三天之后,庄学究来到盛家。

    接着盛紘挑了一个吉日,在家中正式设立学堂。

    王自强带着礼物和束脩前往盛家,礼物给盛家的,束脩则是给庄学究的,一同入学的还有齐衡、盛长柏、盛长枫、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

    盛华兰从小在盛老太太身边长大,知书识礼,加上现在是待嫁之身,要在闺中做女红,所以就没有过来学堂读书。

    庄学究分别考评了几位学生的功课,对于王自强和盛长柏都颇为满意,齐衡次之,盛长枫更次。

    另外三个兰岁数不大,不是刚开蒙不久,就是尚未开蒙。

    庄学究考评过后,开始因材施教。

    经过对比,王自强发现庄学究不愧是当世大儒,教学质量比之前家里请回来的夫子要好上不少。

    上课的时候,几个男孩都学得挺认真。

    反观一边的几个女的,盛墨兰最为专心听课,盛明兰次之,盛如兰根本就没想好好学,上课的时候自己不学就算了,还不时地打扰盛墨兰学习。

    上午的课程结束之后,王自强去找庄学究商量事情。

    “庄学究,学生有一个请求。”

    “你说。”

    “学生下午.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怕是不能来上课。”

    庄学究听到王自强说下午不来上课,心里不悦。

    “自强,老夫知道你是王太师的长孙,读书很有天分。京城的举人录取数量多一些,你想考个举人功名不算太难。

    但你要知道,考上举人之后每三年一次的春闱,是全天下的举人,一起去竞争那不到三百个名额。

    人口少的县只有二十个秀才的名额,人口多的县也就四十个秀才名额。

    每一个考上秀才的读书人都不简单,更别说从秀才之中脱颖而出的举人了。每一个举人都是他们老当地的天之骄子,都是天才。

    你敢保证一定比他们厉害,一定能在众多举人当中脱颖而出吗?”

    “学究,其实学生下午是要去跟宁远侯学习兵法,因为学生的志向乃是替官家、替朝廷收复燕云十六州。”

    “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好事,但这是你考中进士入仕为官之后再考虑的事情。你现在还是个学生,首要任务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要不然就算你有再远大的志向,到头来也只是空想。”

    “学究所言极是。”

    王自强亲自前往宁远侯府一趟,跟顾偃开说了暂时不过来学习兵法,等考上进士之后再过来跟他学习。

    “其实该教的我都教得差不多了,你所欠缺的只是真真正正地去上战场历练。

    为师这里有一本手册,是为师当年学成从军之后的经历,上面记录着为师大大小小的各场战斗。”

    “多谢师父。不过这么珍贵的手册,您为什么不传给顾大哥、顾二弟和廷烨呀?”

    “你手上的这一份是手抄本。”

    “我就说嘛,有好东西不可能给弟子不给儿子的。”

    “你在嘀嘀咕咕什么呢?”

    “师父对弟子的关心与爱护,弟子定当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