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繁花开始
繁体版

第28章:我反对这门亲事

    “阿娘,我今天跟着爹爹去了表哥的家里,表哥的家在内城,很大很大,什么花园、池塘、演武场之类的应有尽有,听说光是侍候的下人就有好几百。”

    林噙霜听到盛墨兰叫王自强表哥也没有反对:“你表哥的祖父可是太师,太师府当然大了。”

    “太师的官职很大吗?”

    “很大,比你爹爹的正六品官职大了整整十级。就算你爹爹三年升一级,那也得三十年才能当上太师。”

    “哇...”年仅十二岁的盛墨兰眼里直冒星星。

    “那太师跟国公谁的官职高啊?”

    “当然是太师,太师是最有实力的官员之一,官居正一品,比肩王爷。国公从一品,是爵位,如果没有得到官家的赏识,只能赋闲在家,可以领俸禄,但手上并无实权。”

    “就像齐国公?难怪齐小公爷要来读书参加科举。”

    “齐国公虽然赋闲在家,但他的妻子可是平宁郡主,虽然是整个汴京城出了名的不好相处之人,但她从小养在皇后娘娘身边,很是得宠。

    王家虽然出了一个配享太庙的太师,但如今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一个光是领俸禄的王老太太,除了身份尊贵之外,其实也没有什么实权。

    王家如今的当家人是个正五品的文官,跟你爹爹相比也只是差了两级。不过你表哥到是很不错,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家里还那么有钱,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阿娘,那你说我是选表哥,还是选齐小公爷啊?”

    “哟哟哟,你好大的口气呀,居然还选上了。像他们那样的高门大户,不是什么人都能嫁进去的,随便嫁一个你这辈子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阿娘,您教教我,要怎样做才能讨得男人的欢心。”

    盛墨兰一撒娇,林噙霜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好。”

    ...

    隔天,盛家学堂就恢复营业。

    庄学究重点关照王自强和盛长柏,这两个即将参加明年春天会试的学生。

    庄学究教的都是科举的知识,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不用再去学堂上课。

    盛明兰陪盛老太太说话,等盛老太太休息之后,她就跑回去看望卫小娘和她弟弟。

    盛墨兰在家跟林噙霜学习如何取悦男人的手段。

    盛如兰则是跟着王若弗学习如何管家。

    齐衡和盛长枫跟不上王自强和盛长柏的进度,上课的时候非常难受,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

    庄学究建议他们另找夫子,但他们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王自强和盛长柏,非说自己跟得上。

    转眼就过去两个月,王自强收到了父亲让人送回来的信件。

    信上先是表扬了王自强高中举人,接着说康姨妈有心想要将女儿康元儿嫁给王自强。

    康姨夫是盛紘口中没有骨气的男人,用康姨妈的嫁妆,贪花好色就不说了,好不容易当上官,又不好好做,后面还被官家罢了他的官职。

    康姨妈见不得身边人好,尚未出嫁的时候就挑拨王老太太和王自强母亲的关系,出嫁之后还整天掺和娘家的事。

    也就是康姨夫外放了,要不然怕是一直插手王家的事务。

    康姨妈还心狠手辣,康姨夫的妾室和庶子庶女,不听话的全都让她找机会弄死了,或者的妾室和庶子庶女,日子过得连府中的仆人都不如,三天两头被她一顿好打。

    后面康姨夫被罢官,康家一家回了汴京城,康姨妈看到王若弗过得比她好,又开始插手盛家的事,给王若弗下绊子。

    这样的人家,王自强可不想跟她们结亲,在回信中细数康姨妈之前做的坏事,义正言辞地反对这门亲事。

    “你把这封信交给我父亲的时候跟他说,如果他一定要我娶康元儿的话,等康元儿过门之后,我一定会打死她的,我说到做到。”

    “大少爷,奴才不敢说。要不您把这些话写在信上?”

    “你是不是傻?!写在上面不是留有证据了嘛,快点去送信。”

    看他还是犹豫不决,王自强真起身来给了他一脚:“你要是不去,我现在就让人打死你。”

    “不要,我去。”

    这个小厮是王老太太安排在王自强身边的,借着这次机会正好将他送走。

    果然不出王自强所料,小厮把信送到之后,吞吞吐吐地将王自强的话说了出来。

    王老太太盛怒之下,把气撒到他身上,让人将他拖出去打死。

    王老太太亲自处理了她安排在王自强身边的人,王自强借刀杀人的计谋成功,自此之后王自强的身边没有了王老太太安排的人。

    “母亲,自强反应这么激烈,那就说明他真的不想跟康元儿成亲,您老人家不如放弃这门亲事吧。”

    “元儿那丫头是你妹妹的亲生女儿,知根知底的,娶她有什么不好的。等我回京之后,邀请元儿过来家中住,跟自强熟悉之后,自强一定会改变主意的。”

    王老太太话说得斩钉截铁,王林不敢继续反对,王自强的母亲更是被王老太太训斥没有教好儿子。

    王自强的母亲虽然被骂,但是心里却很高兴,因为她特别讨厌康姨妈,根本就不想跟她结亲。

    转眼就到了年关,盛家学堂已经放假了,直到过完元宵节才会继续开课。

    但王自强在放假之前就让庄学究布置了一大堆功课,等到去拜访了京城的亲朋好友之后,王自强每天都呆在家里,不是读书写文章做功课,就是练习武艺、骑马射箭。

    过完元宵节之后,很快就到了参加会试的日子。

    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由朝廷在京城举行的统一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

    会试需要考“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这其中以诗、赋、论三项为最重。所谓“帖”,全称为“帖经”,即默写经典中的段落;所谓“墨义”,即笔答经义,规定为十条。

    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全部都是大宋的举人,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

    相比于这些从外地赶路过来的举人,在汴京城的举人以逸待劳、还有时间读书复习,让自己处于最佳的考试状态,优势还是很大的。

    不过外省前来京城参加会试的举人,考取举人功名的难度相比开封府的举人高很多,所以他们的学业普遍要比开封府的举人们好。

    即使他们远道而来,依然不可小觑。

    考试前夕,王自强收到了盛家下人送来的礼物,其中有盛紘王若弗夫妇送过来的,有盛墨兰让人送过来的,还有盛明兰让人送过来的。

    盛紘夫妇在给盛长柏准备的时候,给王自强准备了一份。

    盛墨兰让人送过来的礼物是一条她亲自绣的手帕、上面还有她亲自写的诗,盛明兰送的礼物是一对护膝。

    这么多人给他送礼物,给他送祝福,虽然用不到,但王自强心里暖暖的,吩咐小蝶将这些礼物放好。

    为了养精蓄锐,备战会试,晚上王自强早早地就回房间休息了,隔天早上神采奕奕地起床前往考场。

    “自强。”

    “表哥。”

    “二姑夫...”

    王自强遇上了盛家一家,逐一跟他们打招呼。

    轮到盛墨兰的时候,盛墨兰摆出一副不敢直视、娇羞的模样。

    王自强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这丫头不会看上自己了吧。

    不能吧?过完年,大家都大了一岁,王自强十七岁,盛墨兰只有十三岁。

    都说古人结婚早、也早熟,但这也太早了一点吧。

    盛墨兰虽然跟他没有血缘关系,但盛墨兰的身份太低,王老太太不会同意的。

    王自强看到盛明兰的时候,这丫头虽然只有十二岁,但表现得落落大方,很是得体。

    一一打过招呼,礼部的官员连同翰林院的官员,已经完成了祭拜孔夫子之类的仪式,王自强和盛长柏带着行李一起排队入场。

    为了避免出现作弊,进场之前无论是本人还是行李,都要经过严格的搜查,再三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入场。

    此次会试的难度相对以往来说大差不差,拉开巨大差距的机会在最后一道策论:应不应该跟辽国进行贸易往来。

    王自强来自后世,自然知道闭关锁国是最没用的做法。

    贸易是一定要开的,但难在如何在贸易中获得优势,如何让大宋从中获利。

    王自强建议出售茶叶、丝绸、瓷器这些日常用品,然后买辽国的马、牛、羊,特别是要大量购买辽国的战马,以增强大宋兵马的战斗力。

    大宋朝廷有的是银子,兵马的战斗力却不够强大,而且出售的只是一些日常用品,只要辽国同意这个方案,怎么算都是赚的。

    三天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考场门外的衙役和兵马把贡院大门打开,考生们蜂拥而出。

    个别考生刚出考场就晕倒在地,不知道是身体虚弱,还是没有考好受不了打击。

    王自强身强体壮,考得也不错,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表哥,我先回去了。”

    “嗯。”

    王自强跟盛长柏打过招呼,就各自坐上马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