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繁花开始
繁体版

第33章:为什么不早说

    “二姑夫,翰林院馆选庶吉士的日子定在半个月后,一共只招收二十位庶吉士。

    其中有七位已经确认了,剩下只有十三个名额,两百七十多名进士去争取十三个名额,竞争相当激烈,这件事情很难办。”

    盛紘听到王自强这话,就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是办不了。

    “姑父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办,所以才请你帮忙。翰林院的学士李文大人是你祖父的弟子。

    你去找他的话,他看在你祖父的面子上一定会帮这个忙的。”

    “人情这种东西用掉之后就没有了。如果这次起去找李大人帮忙,他为了偿还我祖父收他为弟子的情分答应了。

    那下次我们家有事要找他帮忙的时候,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这个人情是李大人欠我们王家的,不是李大人欠我的,我没有权利不经过祖母和父母的同意私自动用掉。

    所以不是我不想帮长柏表弟,是这件事情确实很让我为难。”

    看到王自强不愿意松口,向来爱惜羽毛的盛紘,为了长子盛长柏的前途,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有违清誉的事情。

    只见他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盒子放在桌面上,打开后展露出真面貌,都是一张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

    “这里有...”

    王自强见状连忙打断他的话:“二姑夫,我对这些银票没有兴趣。”

    “自强,你要是嫌少,我还可以再去筹钱,我盛家大房是经商的,钱不是问题,你说一个数,姑父我绝不还价。”

    “钱这东西谁都喜欢,但你能给的钱,我并不缺。您为长柏表弟做的事情让我对您刮目相看了,这样吧,我去找李大人帮忙的这个人情,今后您再还给我就行。”

    “我还?我只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而已。”

    “您不用担心,将来我让您做的事情一定是您力所能及的。”

    “既然这样,姑父答应欠你一个人情,长柏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隔天早上,王自强在小蝶的侍候下换上官服前往翰林院报道入职,正式开启仕途之路。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王自强成了李文的弟子之后,有着这一层关系,刚入翰林院就得到了关照。

    李文安排一个经验丰富的正六品侍读,专门教导王自强。

    日常任务主要有:一,论撰文史:其所撰有祝文、册宝文(册立、册封后妃)、册诰文(册封王公)、碑文、谕祭文。

    二,稽查史书、录书:六科根据红本辑录的史书(送内阁),录书(存科),为防止“玩忽潦草”,由翰林官派人专司稽查。

    三,稽查官学功课:包括国子监等官学。

    四:每遇开封府乡试时充主考官或者读卷官;各省乡试,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

    “我刚才跟你说的这些,是我平日里要做的事情。而你是刚刚进来的修撰,你得先学习如何编写史书。”

    “下官多谢大人教导。”

    “不必客气,只要你认真学,很快就能够学会,到时候我会教你我现在所做的事情。”

    王自强跟着侍读来到编修史书的地方,里面的人看到后纷纷过来向着侍读行礼。

    当听到侍读是来亲自教导王自强编写史书的,这些人便明白了,王自强是有后台的人,来这里只是过渡。

    成绩特别好的人,其中不乏一些书呆子,在学术上很厉害,但是叫他去处理公务却是一窍不通。

    像这样的人往有很多在这里编修史书,身份尊贵之余工作也比较清闲,一般也不会卷入争斗之中,算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侍读将王自强介绍给在场的众人,简单打过招呼之后,便开始教导王自强编写史书。

    侍读教的认真,王自强学的勤快,结果就是进步飞快。

    三天之后,王自强便可以自己编写史书,让同僚们瞠目结舌。

    特别是新科的榜眼和探花,他们来了之后,不认识人,跟同僚也不熟,问人家也是爱答不理的,所以只能靠自己摸索,连基本的标准都还搞不懂。

    大家既是同僚,也是竞争关系,也没有几个人会大公无私、主动来教导你。

    工作暂时稳定下来之后,王自强便开始处理盛长柏进翰林院的事情。

    “学生见过恩师。”

    “自强不必多礼,坐吧。”

    王自强坐下后端起茶壶给李文和自己倒茶:“恩师,我最近...”将学习进度告知李文。

    “不错,是个好苗子。负责教导你的侍读怎么样?还算用心吧?”

    “嗯,黄大人很不错,教的挺用心。”

    “那就好,他是翰林院的老人了,处理公务的经验丰富。

    不过他家里和岳家都比较普通,没有钱财打点,不能在汴京找到好的位置外放,只能一直留在翰林院。

    我看他为人处事还行,当时恰巧有一个侍读的位置空缺,就提拔了他。”

    “恩师心善,不忍看到人才被埋没,是弟子学习的榜样。”

    “哈哈,客气话不必多说。你今天过来找为师有什么事吗?”

    王自强故意在李文面前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文果然看出来了,还问了出来。

    “恩师,不瞒您说,我有一个亲表弟,是我祖父的外孙,他叫盛长柏。他也是新科进士,殿试的排名在二甲。

    我姑父托我给您带过话,想要请您吃个饭。”

    王自强没有把话说得太白,但李文这种官场老人一听就知道了他话里的意思。

    新科进士找他,不是为了进翰林院还能是什么。

    “你怎么不早点来跟我说,馆选就快要进行了,主考官一共有四个。我是其中之一,翰林院分得四个名额,其他三人各自分得三个名额。

    你别看翰林院有四个名额,但其中的三个名额都在翰林学士承旨手上,我手上只有一个名额。

    而就在昨天,已经有人来找过我了。”

    “恩师您是把名额让出去了吗?”

    “虽然我默认了,但谁叫你的表弟是恩师的外孙。为了偿还恩师的恩情,为师也只好把唯一的名额给你表弟,然后跟对方说抱歉了。”

    “太好了,多谢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