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繁花开始
繁体版

第49章:姗姗来迟

    “大少爷,大姑奶奶在门外求见。”

    “让她进来吧,带她到会客厅。”

    王自强并没有马上去见王若与,而是在小蝶和丹橘的侍候下继续吃早餐。

    “丹橘,你的厨艺还真不错。”

    “大少爷喜欢就好。”

    就在王若与在会客厅等到发脾气的时候,王自强才姗姗来迟。

    “大姑,怎么这么早来找我呀。难得休息,平时这个时辰我还在睡觉呢。”

    “自强啊,家里的门房太不像话了!连我回来都被拦在门外,真是不知所谓!你赶紧让人将他们拉下去打死!”

    “大姑,一个门房而已,您犯不着跟他计较。”

    “家里的管事只有大管家一个熟面孔,其他全都是生面孔,连我都不认得,这算怎么回事啊?!”

    “您这么多年没有回来,家里的管事早就换过好几遍了,他们不认识您也正常,等下我会让人处罚他们的。”

    “这个大管家也是的,知道是我还让人拦着,干脆一并换掉算了。”

    “他在我们家侍候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无缘无故将他换掉,说不过去的。”

    “这有什么的啊,我们是主人,他只是一个仆人,别说是换掉他,就算是卖掉他也没有任何问题。”

    “那不行,我们家是书香世家,做事情不能这么没有人情味,传出去会影响名声的。别生气了,先喝杯茶润润喉咙吧。”

    王若与闻言端起桌面上的茶杯猛灌了一大口,之后重重地放下茶杯:“真是气死我了!我这辈子都没想到,回来自己家还要被拦在门外。”

    “大姑,您说这话就不对了,您已经嫁到了康家,入了康家的族谱,那就是康家的人。您现在叫康王若与,姓康,不姓王。王家充其量只能算是您的娘家。”

    “自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姑您从小饱读诗书,不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

    王若与闻言有心发脾气,但想到今天过来的目的,又强忍着将怒气咽回去。

    “自强,就算你说得对吧。大姑今天回来,是有事情要办。我刚才让大管家去账房拿钱,他说要经过你的允许。

    你现在就吩咐他一声,让他去账房给我拿一万两银子。”

    “大姑莫不是这些年在外的时候,发烧把脑子给烧坏了。你一个康家人,过来王家的账房拿银子,亏你想得出来。”

    “母亲在家的时候,我就经常过来拿银子,有什么问题吗?”

    “那你去跟祖母要啊,你来找我干什么。”

    “大哥外放,母亲跟着离京。我算过了,母亲每月的俸禄有八百两银子,一年就有九千六百两银子。

    母亲离开京城将近七年,这些银子都送到家里,算下来共有六万多两银子。更别说每月还有一百石的禄米,还有每年两百匹的锦缎。

    这么多钱财,我就要一万两,不过分吧?”

    “过分,太过分了!根据大宋律法,家里的财产属于我们王家的。

    王家不但有我、我父亲、我弟弟、我母亲,我祖母,在老家还有许多族人,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你来继承。”

    “自强,我可是你的亲大姑呀。”

    “事关钱财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一个外嫁的大姑又算的了什么。还张口就要一万两银子,你以为我王家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啊。

    这是我王家好几代人传下来的,我父亲是祖父唯一的儿子,我是父亲的长子。

    根据长子继承制,王家的一切将来都是我的。你来王家拿钱,就是拿我的钱。

    您当初欺负我母亲的事情,我可是一直都记在心里。

    现在我要是白白送一万两银子给您,那不就是在怂恿您继续欺负我母亲吗?

    我朝历来讲究以孝治天下,这样的事情我可做不出来。”

    “自强,是不是谁跟你说了什么?昨天你过来参加宴会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今天突然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昨天您也没说要从我的账房拿钱啊。”

    “算我跟你借,总可以了吧?”

    “不好意思,账房没有钱了,借不了您。”

    “怎么可能,不说母亲的俸禄,我们家还有上万亩的良田,汴京城里的商铺,郊外的庄园,这么多的产业,怎么会没有钱呢?!”

    “收入是不少,但开支也大呀。家里的仆人就有好几百个,每天吃的粮食就不少,每月还要发几百两银子的月钱。

    祖母每月八百两银子的俸禄,和每月一百石的禄米,每年两百匹的锦缎,这些听起来是很多,实际上连维持府里的开支都不够。

    至于汴京城里的商铺,由于经营不善,早就亏掉了。还有那万亩良田,也已经被我给卖掉了。

    所得的那几万两银子,被我拿来建造演武场了。我们家剩下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一座府邸。

    不过这是朝廷赏赐给祖父的太师府,祖父已经仙逝多年,这座太师府朝廷迟早要收回去,不能变卖。”

    “你不是获封伯爵了吗,伯爵是正四品,每月也有一百多两银子的俸禄。

    你还是正五品的文官,每月还有九十两银子的俸禄,加起来每月都有二百多两银子的收入,怎么可能没钱。”

    “大姑,补贴娘家的人我见多了,一门心思掏空娘家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

    大姑父也是朝廷命官,每月也有俸禄,你们家怎么就沦落到要靠娘家接济才能活得下去的地步。

    我现在就过去康家找大姑父问清楚,他是不是真的养不起老婆孩子,是不是没有我们王家救助,他就没米下锅。”

    “不要。”王若与连忙拉住王自强:“自强,你不要去找你姑父。我们家没有沦落到这个地步。其实我要钱是想做一点买卖。”

    “做什么买卖?”

    “朝廷的俸禄不高,根本就不够维持日常生活。我们文官之家跟勋贵不同,勋贵们可以向朝廷借,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我想在汴京城外买良田,靠着收田租每年就能收入不少。”

    “大姑,我要是有钱我自己都可以买良田收租,还用得着把钱送给你,让你来收租。”

    “不是给,是借。”

    王自强也不会相信她,有钱自己拿来投资不是更好,借给她没有利息就算了,怕是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借也没有。”

    王若与自知在王自强这里拿不到钱,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管家,今天的门房做得不错,从这个月开始,将他升为二等小厮。”

    “好的大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