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速通开始一统
繁体版

第5章 直言不讳

    早已听闻陈公台品性刚直,直言不讳,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张辽啧啧称奇,视线转向窗外,再度稳稳坐下。

    林子边缘,高顺正欲走出,郭威急步赶上,唤道:“高将军,请留步。”

    “你我之间,无话可谈。”高顺面色冷峻如冰。

    “我明白,你对我存有怨恨,私自将你带来此处,此刻我并不奢望你能继续追随,只在临别的时刻,恳请你听完我的陈述,绝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他靠近高顺身边:“现今天下动荡不安,民生疾苦,大家都在期盼着太平盛世的到来,将军威名赫赫,不应只为求死而辜负天下万民的期盼,更对不起你的陷阵营将士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以及父母养育之恩。百姓在翘首以待,望将军慎重考虑。”

    高顺瞥了一眼下邳的方向,微微点头,转移目光看向一旁:“你说。”

    “将军忠肝义胆,我深感敬佩,即使明知吕布缺乏大志,你仍忠贞不渝,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若赴下邳,将军必然命丧黄泉。身为臣子,首要之策应是以保全主公安危为重,为何非要一心赴死呢?如今群雄并起,天下百姓亟需一位能够引领大同之主,将军此举,岂不是愧对父母、愧对陷阵营的将士以及天下苍生?百姓正在企盼,望将军三思。”

    高顺注视着身旁一棵普通的小树,默然无声,郭威思索一番,上前躬身道:“在此我立誓,他日必助将军手刃刘备,为吕将军复仇。仅此而已,望将军三思。”

    树林中一时陷入了寂静,许久之后,高顺转头看向郭威:“你能带我出来,自然也能带主公出来,为何你见死不救?”

    “仍是那句话,我虽能救,却不能救。他就像一把极其锐利的武器,使用时极为顺手,但若反噬,却非我所能承受。既然天下无人敢用他,那么他的宿命,也只能是被尘封,倘若换成是你,敢于启用这样一把双刃剑吗?”

    不敢。高顺甚至无需思考,便直接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侯爷固然英勇,但他所作所为实在令人诟病,反复背叛,名声早已败坏殆尽。

    “好吧,我随你走。”高顺深吸一口气,随郭威重返林中。

    陈宫和张辽翘首期盼,见到两人归来,互相对视一眼,走到郭威面前:“主公,我们现在是否启程,奔赴南方?”

    高顺此时已然清醒,他先前一直在倾听他们的对话,关于南下及以战养战的策略,他都已听见,当时他并无在意,本无意留下,但现在既然决定留下,有些话就必须说出。

    “主公,陷阵营之所以战无不胜,关键在于他们精良的装备,如今我们长途跋涉,这些兵刃铠甲又如何能顺利送达南方四郡?”

    这……

    郭威算漏了一步,扭头看向不远处的陷阵营,未发一言。

    陈宫看出郭威在思索,他微微拱手道:“主公不必忧虑,只要采取昼伏夜行的方式,便可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并非攻打城池,只需绕过即可。”

    “就这么办。”郭威毫不犹豫,肯定了陈宫的方案后对高顺说:“我们要南下了,或许短期内都无法再涉足北方,你去询问一下,如有想家不愿随我们南下的,就让他们回家吧。”

    “主公,你这是……”张辽一听要放人走,想要劝阻。

    “人力我们可以在日后招募,但如果留下的是心怀不满之人,即便队伍庞大,也可能被他们心中的不满逐渐瓦解。与其为了留住人而留住人,不如让他们自愿留下,心甘情愿。”

    “主公明智。”陈宫又一次的赞美让郭威苦笑不已:“能不能别再拍马屁了,我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清楚。”

    陈宫微笑不语,安静地站在郭威身后。

    高顺细细品味郭威的话,随后转身离去,不久后回来拱手禀报:“主公,陷阵营全体将士愿随主公一同南下。”

    既然众人都愿意同行,郭威便命宋宪安排众人整装,他自己则带着三人席地而坐:“既然决定启程,你们三位心中可有合适的行军路线?”

    高顺默不作声,张辽低头沉思片刻,拱手提议:“主公,我们可以直接南下,进入江东后再折返至四郡,如此可以节省行程。”

    “此法欠妥。”张辽话音刚落,陈宫在一旁摇摇头:“直接南下确实欠妥。”

    “你这话什么意思,有何不妥之处?”张辽疑惑地看着陈宫。

    郭威从旁取出一根木棍,在地上快速描绘出几处地形图,然后敲击地面解释道:“直接南下会进入孙策的势力范围,孙策家族历经两代经营江东,使得当地治理得犹如铁桶一般坚固,即便我们昼伏夜行,恐怕也难以逃脱其察觉。公台所担忧的,是不是这件事?”

    “正是如此,主公,直接南下实属不当,我们不如沿着淮水逆流而上向西行进,避开孙家势力后南下,穿越庐江郡,再抵达四郡。”

    陈宫的建议令郭威细想之下觉得颇有道理:“好,就按此方案行动,我们今晚就出发。另外,让宋宪带几位兄弟暂且留守下邳,待城中局势稳定后取出兵刃,然后直接南下长沙郡,出城后往西行,沿第一条遇到的土地庙会合。”

    他看到张辽似有话要说,便主动询问:“文远,你若有话不妨直说。”

    张辽微微拱手:“主公,我等三人力量有限,恳请主公允许,让我先行外出几日,为主公招募一些人手。”

    这是好事,自己正急需人才,张辽能主动提出,足见其真心归附,郭威笑着答应:“好,你尽管去吧。”

    张辽当天便离开了,郭威只好让大家耐心等待,过了五六天,他果然带来了两个人。

    经过介绍,郭威得知这两人分别是臧霸和孙观。

    这两人后来在曹操麾下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今却选择了加入自己,郭威内心欢喜,差点忍不住大声欢呼,但他还是忍住了,因为他记得,现在自己是主公,是领头人。

    又休整了一天后,郭威趁夜色深沉,率部启程出发。

    就在郭威带领这支微弱的势力向西挺进后的几天,下邳城终被曹刘联军攻破。

    吕布因方天画戟被盗,加之陈宫、高顺、张辽等人失踪,借酒浇愁,早已失去当年之勇。

    “奉先为何沦落至此?”白门楼前,曹操身披铠甲,腰悬宝剑,居高临下质问困守其中的吕布。

    吕布冷哼一声:“若非陈宫、高顺、张辽背弃于我,我又怎会如此。”

    这三人真的不见了?曹操微微眯起眼睛,将目光投向站在一侧身着淡灰色长袍之人。

    此人,正是刘备。

    三人消失不见,曹操多疑的个性让他猜测,刘备可能在设局对付自己。

    站在一旁的刘备满头大汗,三人的确不见了,以曹操的性格,肯定会认为是他收留了他们,可实际上他并未找到这三人。

    “玄德为何满头大汗?”曹操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寒意。

    刘备用手巾擦去额头上的汗珠,苦笑着说:“温侯威名,使人惶恐不安。”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他不过是一只拔掉爪牙的老虎,何须畏惧?”

    他又指着吕布问刘备:“玄德以为奉先如何?”

    “当代猛将。”刘备如实回答,并注意到曹操眼中流露出收纳之意,心中暗叫不妙,又补充道:“无人能使其诚心归降?”

    “明公,现今吕布孤身一人,若明公不嫌弃,吕布愿成为您的先锋。”

    刘备见曹操神色稍缓,向前一步:“明公,可曾记得丁原、董卓之事?”

    “大耳贼!”吕布怒不可遏,这句话一出口,他即明白,曹操定会因此杀掉自己;“大耳贼,我当日救你之恩,你却恩将仇报,纵使我吕布死后化为厉鬼,也绝不饶恕你!”

    刘备在一旁默默无语,深知吕布不能用,任何人都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