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速通开始一统
繁体版

第28章 明智之举

    “主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文长我不太明白。”魏延一直守护在郭威身边,他担忧颜良可能会突然失控袭击郭威。

    郭威轻叹一声:“许攸并非绝对忠诚之辈,袁绍多次错失良机,使得许攸生出异心。如今,曹操捉住他,他必然会选择背叛,将袁绍军粮草所在透露给曹操。一旦粮草丢失,十几万大军人心惶惶,此等形势,不败又能往何处逃遁?”

    颜良满脸疑惑地看向沮授:“他说的是真的吗?”

    “天灾犹可原谅,自作孽不可活。袁本初一味听信刘备摆布,对我们的话置若罔闻,即便我们有再妙的计策,也无法挽救这场败局。”沮授悲痛地道出实情。

    颜良听罢心如死灰,沮授的话无疑从侧面证实了这个名为郭威的人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田丰不愿再在这个沉重的话题上纠结,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即可。他来到沮授身边,沉思片刻后询问:“如今事已至此,我们无力回天,公与、文恒,对于袁本初的未来,你们有何打算?”

    沮授慵懒地倚靠在身后的树上,斜睨着旁边的郭威。

    郭威仅凭自己一句话就能推测出袁绍粮草可能被许攸泄露,再加上田丰也愿意跟随,他自然不会拒绝。

    “能让田元丰这样的人物跟随的人,绝非泛泛之辈,我自然也会决定追随你。”

    仍需仰仗名流效应,反思自身,一路北上的势力扩充,并无一人是因其人格魅力所吸引,尽皆是依靠麾下精心策划招揽而来,即便是裴元绍亦非如此。

    看来早先收纳高顺等人的决策,实为极为明智之举。

    虽名声未显,郭威却不刻意彰显身份,面带笑容,步至沮授面前,谦逊地微微拱手道:“能得到您的支持,对于文臣而言,实乃一大幸事。”

    沮授收敛慵懒之态,立刻起身向郭威深深鞠躬回应:“不敢当此赞誉,能追随主公您,也是鄙人晚年的一大幸事。”

    颜良在一旁静观其变,田丰察觉其困惑,遂走到他身边低语:“文恒,以死相报已是足够回报他的恩情,为何非要随他共赴危难?今日若非主公派出三位大将,你焉有生机留存?”

    颜良抬眼望向郭威,又将视线投向远处坐着的几人,默不作声。

    林间一时陷入了静谧。

    “他为何要这样做?”正默默咀嚼饼食的赵云打破沉寂,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这让众人一愣,随即明白他是在询问刘备为何故意不增援的原因。

    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郭威身上。

    文远、魏延及颜良对刘备的意图实属懵懂,田丰与沮授却心知肚明,但他们明白,颜良并非轻易就能被言语说服之人,他自有他的考量。

    赵云突如其来的提问,实际上是针对颜良抉择的质疑,沮授并未急于解答,他更倾向于深入了解,颜良的决定是否真正正确。

    田丰则相对简单,他认为沮授现下之所以能追随主公,是因为自己也在其中,他对主公尚不了解,唯有待主公阐明一番道理之后,他才会彻底归附。赵云虽是一位将领,目前虽紧随左右,但却尚未真正归心,随时可能离去。

    当然,作为下属,若赵云果真决意离开,即便主公有意放行,自己也会指派魏延和张辽联手除去他,以免为主公留下后患。

    郭威见众人注视自己,便叹息一声走向赵云,坐在他身旁,拿起一旁的酒袋递给赵云:“若心中苦闷,不妨饮上几口。他的仁义,在你遇见我们之前或许价值千金,但如今,或许你开始觉得我和文远、田丰等人所说的是假话,你不再确信,然而沮授和颜良的言论,却令你的坚定信念产生动摇。”

    赵云接过酒袋,连饮数口,旁边的魏延也忍不住喉头滚动,赵云看在眼里,索性将酒袋递给他。

    “我所认识的刘备,与你们口中的刘备,似乎判若两人,我曾坚信不疑,但现在,我不知该如何表达。”

    他暗自猜测,郭威、田丰等人可能是联合编造谎言,但沮授和颜良却是自己亲自救下,他们并无串通可能。身为熟读兵书之人,他深知那点距离根本无需耗费两天时间,若非刘备故意为之,正面兵力怎会全面溃败?

    “徐州失陷后,刘备再次沦为无立足之地的英雄,他急需一块土地以安身立命,荆州地域遥远,各郡勾心斗角,难以插足,故而他将目光投向河北,极力游说袁绍南征,只因他深知袁绍胜算微乎其微,一旦袁绍战败,必会急火攻心,旧病复发,命丧黄泉,他的两个儿子又怎能守住河北这片基业?这样一来,他便有机可乘。”

    这一番解读使得沮授瞠目结舌,他刚才也曾想到一些,但如此深入剖析,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

    “主公竟这般洞若观火。”沮授压低声音向身边的田丰问道。

    “你以为呢?刚才你还对他稍有轻视,现在如何,还敢轻视吗?要知道,能让陈宫誓死追随的人,绝非常人。”田丰的话语让沮授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刚才确有轻视之嫌,以后不敢了。”

    魏延在旁插嘴:“主公,这么说来,刘备是想窃取河北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像我们要夺取南部四郡一样,对吧?”

    “没错。”郭威点头应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但他没有这个机会。”

    沮授在旁疑惑不解,躬身询问:“主公,您此言何意?”

    郭威随手拨弄身边的一根木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曹操乃盛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早已洞察刘备的用心,岂会容忍他在河北立足稳固?刘备欲在河北觅得一片天地供自己驱驰,不过是痴心妄想,无论他走到何处,曹操都会紧随其后,给予致命打击。这就是所谓的‘趁你病,要你命’。”

    “主公睿智。”

    众人纷纷赞叹,谋士们的夸赞虽然平淡,但武将们却听得舒坦。

    比如魏延那句“主公好厉害”,听起来就十分悦耳。

    郭威侧身看向赵云,拍拍他的肩膀:“我仍旧那句话,如果你将来想去投奔他,我绝不阻拦,你可以随时过去。

    料想你现在心中疑虑重重,虽然不会离开,但这些宽慰之词,我还是有必要说清楚的。

    颜良在一旁又是一拳砸向地面,愤慨不已:“可恶的小人,原来他一开始便打着这样的算盘,可怜的袁本初就这样被他欺骗利用。”

    “你要小心些,身上有伤,别激动之下伤口迸裂,咱们这些人里,除了我会包扎,会找些止血草药之外,没人能替你缝缝补补。”郭威见颜良怒不可遏,于是直言提醒。

    这种直接坦率的交流方式,与谋士们的交谈截然不同,却正是武将们所喜爱的。

    颜良挥手示意:“无妨,多谢主公关心。”

    大家都认为袁本初此次必定无望,他又何必为了一个即将离世的人拼死拼活?

    又成功拉拢一人,这一位,可以说是我亲自劝说成功的。

    是的,就是我亲自说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