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速通开始一统
繁体版

第38章 民心所向

    “还有一点我要强调,在军队建设上有一条核心原则不能触碰,那就是不得损害百姓的利益,如有违者,严惩不贷,包括但不限于不得破坏房屋、不得践踏农田,若特殊情况,比如攻克城池后,务必协助当地百姓修复房屋,对于被踩踏损毁的农田,需按当地物价给予相应赔偿,绝不能置之不理。”

    “主公,这……这真的有必要吗?”文丑在一旁插话问道。

    以前打仗哪有不破坏房屋和庄稼的,以前他们打完仗就走,从未顾及这些,怎么来到这里,一切都变得如此讲究,真是复杂至极。

    “没有必要?”郭威眼神平静地看向文丑,又扫视了一遍其他将领,“你们是不是也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

    众人没有回应,但郭威能够判断出,除赵云和魏延外,即便是张辽和高顺,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困惑。

    郭威淡然一笑,指着文丑说道:“文丑,我问你一件事,你还记得白马之战时,为何你的兵力迟迟未能抵达战场吗?”

    文丑一愣,随即明白了主公的用意。

    的确,他的兵力之所以延误,一方面是因为刘备从中作梗,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当地百姓故意误导方向,导致其兵力无法及时到达白马侧翼。

    “百姓如同江河,我们则是行船之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善待百姓,百姓自然会回馈善意,接纳我们。如果我们能让军队贯彻这一理念,天下大同之时,各地的叛乱便会大大减少,唯有真心对待百姓,才能实现真正的天下太平。财力可以通过税收获取,但人心却是金钱买不到的,明白了吗?”

    “明白了。”几位将领的回答让郭威颇为欣慰地看向高顺:“说到与百姓交心的成效,恐怕现在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你高顺了吧。”

    高顺平日寡言少语,很少发表意见,而且滴酒不沾。

    尽管他不爱言语,但谈到此事时,高顺的眼神却闪烁出坚定的光芒,微微点头附和。

    “主公所言极是,以往我们在百姓眼中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但在杞县,除了最初那段日子,后来我们帮助百姓修缮房屋,发放仓库中的帐篷给他们,他们对我们充满了感激之情。我记得有个衣衫褴褛、连鞋都没穿的小女孩,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用手捧着仅有的食物递给我们,那一刻,我们共同修缮房屋的士兵们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身为一名军人,能得到百姓的接纳和信任,那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是民心所向,过去很多当兵的、做官的,从不顾及百姓感受,只觉得自己手持刀枪便是老大,但我现在要明确告诉大家,手里握有刀枪,并非无所不能,真正无所不能的是百姓。一旦激怒百姓,就是与自己为敌。希望大家牢记这一点。”

    郭威饮了一口茶,转向田丰等人:“阵亡将士的抚恤事宜,你们也要尽快制定出来。”

    “遵命。”

    众人齐声应答后,郭威点点头,接着又想起了职务分配的问题:“目前我计划组建五个军,但我们现有兵力只有一万两千人,所以暂时由我亲自担任中军,人数为一万人,下属设立三个镇,左镇由张辽和颜良统领,中镇由文丑和赵云掌管,右镇则由张郃和魏延执掌,高顺和宋宪仍统率陷阵营,高览暂且负责骑兵,臧霸则作为我的贴身护卫将军,至于孙观另有任用。智囊团成员不论职位高低,凡有随军参谋之需,随时抽调。”

    说到这里,郭威神情严肃地告诫众人:“既然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就不要搞什么拉帮结派,别到时候搞出什么元老派、河北派、西北派、荆州派之类的名堂,如果让我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论你功劳多大,能力多强,我都绝不姑息,一律严惩。一个团队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伙,都明白了么?”

    瞬时弥漫而出的肃杀之意,使得所有人都立刻站起来,拱手保证道:“明白了。”

    几天后,田丰、陈宫、沮授以及张辽呈上了整理好的军纪制度。

    郭威看着上面写着“杞军”二字,脸色不禁抽搐了一下,他抬头看向陈宫:“公台,就不能想出一个更符合我们大军建军宗旨,体现为民服务精神的名字吗?这个‘杞军’听着实在别扭,难不成以后我在毛县就得叫‘毛军’不成?”

    几人闻言一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大乔在一旁注视着几位正在深思熟虑的人。她走到郭威背后,温柔地为他按摩着肩膀:“夫君,大乔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在这个时代,封建观念尚未凝固,女子才华出众不仅不受人嫉妒,反而会受到人们的敬重。

    大乔淡然一笑,引经据典:“《尚书》中有云,平治万民、民昭明德,虽然彼时所指万民为贵族阶层,而今日所谓的万民则是普通百姓。我军旨在服务于民,如此看来,百姓似乎居于我们之上,何不从‘民昭明德’一句中选取‘明’字作为我军之名,寓示官兵需明理、明心、明德、明察天下、明晓百姓疾苦、明晰主公宏愿。”

    郭威尽管未能完全理解其深意,却对这个提议赞不绝口,满意地点点头。他斜睨着身边的众人问道:“怎样,我这位夫人厉害吧?”

    “确实厉害。”陈宫与田丰等人纷纷点头称许。一旁识字的步练师看着那满篇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禁轻咬手指:“大人,许多士兵都不识字,若采用这样的古文形式颁布下去,即使他们能倒背如流,恐怕也没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其中含义。”

    郭威顿时感到尴尬,这才意识到这是文言文而非白话文,如果就这样让军官们去宣传,恐怕那些士兵只能是一头雾水,如同听天书一般。

    “言之有理。”郭威将文稿递给陈宫,并注意到文中内容虽然与后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比如,文中并未提及缴获物资必须上交的规定,因为现在无法要求士兵具有很高的觉悟,适当给予利益刺激也是必要的。

    “简化些,精炼些,让宣传者一说,士兵们就能听懂,便于他们记忆。这份规定,要深入人心,让他们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触碰,就算牺牲,也要死个明白。”

    田丰接过文件,承诺即刻进行修改。而陈宫在一旁满脸苦涩,引起了郭威的关注:“怎么了?公台为何愁眉苦脸?”

    陈宫由衷地沮丧,他刚刚才妥善安置好五千兵马,此刻却又接到新情况。

    “主公,从北方又新增了一万人马。”随着这句话出口,郭威手中的茶碗险些滑落。

    又是……

    又增一万!

    如今营地已拥挤不堪,再来人马,杞县将无法承受更大的负担,这不是什么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