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未来,朱元璋拜我为大明国师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妄议国策,当诛九族!(求追读~~~)

    太子朱标单纯的就是担忧这次空印案,会伤及到大明国运根本。

    淮西党和浙东党,则更多担忧的是自己派系的官员们会受到牵连,甚至连自身都会被波及。

    反倒是秦王和燕王等藩王宗室子弟,则是对于朱元璋严惩空印案的做法非常支持。

    对于这群藩王宗室子弟而言,只有狠狠惩治这些贪官污吏,才能保证他们的锦衣玉食。

    大家都没有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这场上疏劝谏的核心关键点,傅英,也只是单纯的想要通过这个方法去求死而已。

    对于傅英来说,他证道称帝,可以保证大家最后皆大欢喜。

    但很明显,现在所有人内心都开始盘算起来自己的小九九。

    虽然李善长和汤和等重臣,在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内心有预警,这小子不会说出什么好话出来。

    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这小子竟然会说出如此不敬皇上的话出来。

    不光是指责朱元璋亲定的国策乃是亡国之策,更是痛骂这位洪武帝为华夏文明的掘墓人。

    众人看完整篇《治安疏》,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傅英,胆大包天!

    但第二反应,则是这个年轻人,并不是传说当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相反是能够治理国家的大才!

    朱标和汤和等人甚至有那么一刻,觉得傅英,比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应该不遑多让。

    傅英这篇《治安疏》里面,所提到的朱元璋的七大错误,都是大明文武百官一直敢怒不敢言的事情。

    只是傅英痛骂朱元璋为暴君,已经是纯在自找死路的节奏!

    关键是,陛下还要明天公审,而且还要求众人一字一句的对这篇奏疏,进行反驳!

    李善长等人瞬间觉得头大。

    这份差事,不光是有难度,而且是涉及到自己生命危险的难度。

    “妄议国策!”

    “当诛九族!”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秦王朱樉一字一句愤恨的咬牙切齿道。

    不知道的真以为,这位秦王殿下跟傅英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

    .....

    京师。

    太平门外之钟山,名为“贯城”。

    这个地方又被老百姓称为“天牢”。

    当初很多大明官员反对,但洪武帝坚持己见,并且亲自下诏敕令三法司建在此地。

    “贯所七星,如贯珠,环而成象,名天牢。”

    “中虚则刑平,官无邪私,故狱无囚人,贯内空,中有星或数枚者,即刑繁。”

    “刑官非其人,有星而明,为贵人无罪而狱,令法天道,置法司,法天道行之,令贯索中虚,无不负联肇建之意!”

    这道敕令,朱元璋也非常明确的标明,要以天文神学为人间组织之配合。

    根据天文现象而设置朝廷之法司,取天上贯索九星象征天牢,命令三法司刑法平,官无邪私,从而达到牢狱之中没有囚人的朗朗乾坤之名都!

    当然对于大明的律法,朱元璋一直强调的就是【明理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只不过朱元璋在大明初建不久,就开始推行重典政策,导致牢狱之内人多到根本装不下。

    现在天牢之内关押的都是等待秋后问斩之人。

    身为洪武帝亲自点名要被剥皮萱草的傅英,此刻被关押在天牢的最深处。

    在他刚被锦衣卫押进来的时候,还能够听到源源不断的惨叫声和冤屈声。

    但是越往牢狱深处,里面就越安静。

    等来到他说关押的地方,整个牢狱竟然安静的可怕。

    安静到连掉在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到声响的那种。

    初步扫了一圈,周围关押的人都是蓬头垢面,面如死灰,眼神空洞,犹如活死人一般。

    还有一些则是肩膀锁骨明显被锐利之物束缚着,不能动弹。

    看着都让人胆寒,但偏偏被束缚者却面无表情,好像并不觉得疼痛。

    相传只要被投入天牢的人,就算不死,也会因常年经受锦衣卫和狱卒折磨,脱几层皮。

    傅英被投入到牢狱之后,他倒是相当淡定。

    知晓这次他上述劝谏奏疏内容的人,都觉得他活不到看到明天日落。

    毕竟朱元璋在看到他的《治安疏》之后,大发雷霆的事情,已经传遍整个朝堂。

    不管是亲眼见证了奏疏的李善长和汤和等重臣,还是大明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亦或者是京师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富商。

    在听说了傅英奏疏的部分内容之后,都觉得朱元璋不会轻易放过傅英。

    但是傅英自己却非常清楚,他马上就可以证道称帝,更能够自由自在逍遥于世间。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不过能够当着燕王朱棣和云奇公公之面,写下朱元璋七错,并且公然骂他为暴君,为独夫,为华夏文明的掘墓人。

    光是这份勇气,就足以载入史册。

    该做的,不该做的,可以说他都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

    接下来,就需要靠洪武帝来帮他证道成帝!

    关于明天朱元璋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公审他的消息,他知晓之后,只是觉得这位洪武帝多此一举。

    直接问斩,他傅英根本就不带怕的!

    东宫!

    太子朱标脸色沉重的盯着刚才从朱元璋那里,摘抄的傅英《治安疏》的副本。

    “老三,你们到底怎么商议的?”

    “不是说好的,只是单纯的上述劝谏一下父皇,对空印案重审吗?”

    “怎么现在还牵涉出这么多大逆不道之言?”

    晋王朱棡也是颇为无奈的一脸愁苦状。

    “大哥,这真不是我和他商议的奏疏内容。”

    “今天在商议的时候,我只是简单的告知,我的真正目的。”

    “这位状元郎也非常痛快的答应下来,谁也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会暗藏狼子野心。”

    燕王朱棣则是眼睛眯成一条缝,摇头幽幽冷声道:

    “我看这小子背后一定有高人。”

    “不管是李善长,亦或者刘伯温之后,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现在母后病重,就有一些跳梁小丑想要趁着这个空档搞事情,真以为我们这些藩王们一个个都是吃素的啊?”

    “这次我一定要帮助父皇捉拿真凶!”

    对于这位四弟,太子朱标抬头盯着他,眯眼幽幽道:

    “老四,你在现场,确定这封奏疏,没有假手于其他人,就只有傅英那小子一人所书?”

    ps:感谢彦祖们的追读和投票,恭祝福寿安康,万事顺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