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高保真音箱开始
繁体版

第五章:总不能再搞什么幺蛾子了吧

    在双方都沉浸在觉得自己赚到的愉快气氛中。

    邹正道又相继与马钱来谈妥了第一批货的交货日期,并定在了三个月后。

    确定了交货地点。

    同时也就换了联系方式。

    于此同时,在马钱来的有心算无心的引导下,两人逐渐走到了广交会的公证处。

    对此邹正道是看出来了,也有意配合。

    就这么,在不知不觉的愉快交谈中,两人逐渐走到了广交会的公证处。

    公证处有着两三成群的商人们在谈笑风生,有恪尽职守的政府工作人员。

    对于刚进来的两人,除了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外,并没有引起其它人的关注。

    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有些感叹于邹正道的年轻外,只是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等待两人签订合同,并在旁边公证盖章。

    毕竟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如此多,对于新面孔也丝毫不诧异。

    只是有些奇怪。

    一般来说,像这种不到十万美元的交易很少会到公证处,请权威机构进行第三方公证确认合同的合法性。

    毕竟在国际贸易中十万美元的单子真的不大。

    而马钱来对于这批货也是抱着一种试水的目的,地位甚至比不上上一笔成交的收音机。

    只能说,如果销量不错,利润不错,就可以扩大交易规模。

    自己认为产品不错,并不能代表在市场上表现得也好。

    但这些都不是马钱来来公证处的最重要原因。

    最重要的是先付七成作为订金。

    马钱来自己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还是谨慎一点好。

    尽管马钱来当然对刚刚谈下来的价格很满意,72美元已经逼近了他内心价格的最理想点。

    毕竟是第一次合作,直接交付这笔订单总价格七成作为先付的定金,内心也有些许的没底。

    特别是从志愿者转变为产品的直接负责人的那一刻,显得异常“跳脱”。

    内心没底,自然想要得到来自官方的“认证”。

    马钱来一直以来都认为在公证处签约就是对交易的一种保证,相当于国家对这桩交易进行了担保。

    而且在广交会的公证处公证过的交易,基本上都如约的进行了,这也加深了马钱来内心中“只要进行了公证就一定能成”的内心想法。

    当然这不是马钱来一个人的观点,而是很多人对公证处的一种看法。

    但是马钱来并不知道,公证处并没有马钱来心目中想象的权力那么大。

    事实上,公证处只有一个见证的作用,国家见证了这些交易,并确认交易的存在。

    之所以合同都能正常履行,那是因为在会展的99.99%的企业都是国企。

    在后世,会展上被骗的也不在少数。

    有假宝石当真的卖的,有国货当外国货卖的。

    相比之下,邹正道的产品起码是真的,也没打算骗人,只是来展会上找找启动资金而已。

    太纯洁了!

    但马钱来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是,认证中心的并没有对双方的身份进行确认。

    而这是对于邹正道最重要的一点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广交会上的进行公证,并不会严格核实双方的身份。

    这里面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一是现在的公证处还没有对双方身份进行验证的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

    再者,毕竟在广交会上非大陆的人员是如此之多,一一进行身份核验并不现实。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公证处的人员往往会默认能进入到广交会的人员都已经有过了身份上的确认,也就不会再要求双方确认一遍自己的身份。

    邹正道也是事先确定了这一点,才在此时此刻内心信心十足。

    在很多对大陆了解不深的湾湾人其实都有一种误解,大陆的老百姓行为都在其官方的监督和指示之下。

    马钱来也受这种误解的影响。

    在你老大面前,签订合作。

    你总不能再搞什么幺蛾子吧。

    对于马钱来的具体想法,邹正道其实并不能清楚的猜测出。

    但处于黎明前最后一刻的邹正道来说,任何错误都是迷失在黑暗中的预兆,要把它掐灭在萌芽中。

    自己必须把所有能想到的细节都照顾到,就是保证万无一失的方法。

    而来公证处公证就是邹正道的一个保险。

    公证进行地出乎意料的顺利。

    中间并没有什么幺蛾子。

    邹正道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数份提前印好部分交易信息的合同材料。

    在马钱来的面前,坦坦荡荡的直接填上了自己与马钱来已经谈妥并确认的交易内容。

    包括最重要的数量和价格,和交货日期等等信息。

    当然也规定了产品的具体参数,外貌特征。

    马钱来对邹正道所写地内容也在暗暗地关注,虽然一下子看完整份合同有些困难,但如果只是关注邹正道面前所写还是相当的轻松。

    行商多年的他对这种关键之处的细节有充足的耐心,在一一核对其所写的自认为是重要的内容都并无异处后。

    马钱来故作豁达的说道。

    “不用给我看了,我相信你,邹老弟。”

    “那好,就先预祝马大哥财源广进了。”

    在公证处人员的公证下,邹正道拿出了一枚精心雕刻过的印章。

    其上倒刻着“羊城飞鸽有限公司”的字样。

    并在合同上盖上了章。

    马钱来和公证处的人也相应一一签字盖章。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桌面上合同被风吹起的一角。

    上面写着“······优先向乙方购买同类型的产品······”。

    晚上,邹正道买了一袋的苹果,心情愉快的走向了医院。

    “哥,你来啦。”

    邹正礼放下了手里的书,腼腆的向着自己的二哥打着招呼。

    “胸口还疼吗?需不需要我叫医生多开两天的止疼药。”

    邹正道看着眼前这个嘴唇泛白的少年,沸腾的心情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眼中浮现出疼惜。

    “不用了。周医生说吃太多止疼药对身体不好。”

    邹正道是知道的,但实在又忍不住想起了前两天止疼药刚停,邹正礼半夜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样子,连吃饭喝水都异常的困难。

    本来身为农家小子那颇显健壮的身体也快速的消瘦了下去。

    邹正道还是不不忍心,向医生多要了两天的药。

    “大哥去医院门口买饭去了,二哥也没吃饭吧。”

    邹正道点了点头。

    如果不是邹正礼的提醒,自己都忘记了自己都还没吃晚饭。

    从会展里出来,自己就急着想向家人分享好消息。

    吃饭的事都没有在意。

    “我就知道。”

    邹正礼有些许得意。

    “大哥去买饭前我就叮嘱了,叫多买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