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高保真音箱开始
繁体版

第九章:很不划算

    “上次录音机销往海外的事情我还没跟你道谢呢?”

    邹正道看见刘舒华也很惊喜,没想到自己与刘舒华这么有缘分。

    “快要中午了,你可要给老哥一个面子,老哥给你摆一桌。”

    但刘舒华的热情好像超出邹正道的想象。

    说实话,邹正道也被刘舒华的热情给弄懵逼了。

    不就是帮忙介绍并拉了一单生意吗?

    实际上邹正道低估了这个时代为国家挣外汇的政治意义有多大,自己帮的这个忙有多及时。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国家正在引进国外的技术,需要大量的外汇,但开放前却并没有储备多少外汇。

    可以说,国家想外汇想疯了。

    刘舒华这一单可以说是切切实实的给了他稳住地位和向前晋升的机会。

    周围两个中年人明显也对邹正道很感兴趣。

    向刘舒华说道。

    “舒华,不要只顾着见面时的高兴,你还没给我们介绍一下眼前这个小兄弟呢。”

    “对对对,这是我的不是了。”

    刘舒华反应过来旁边还有两个长辈在这呢。

    “这是邹正道同志,前些日子在广交会上当志愿者,可是为我牵来了一个的大单。”

    刘舒华有些得意。

    “我刚不是在闭幕会议的内部总结会上被黎主任点名表扬吗?这件事情就多亏了邹正道这个小同志。”

    刘舒华在夸奖邹正道的同时还竖起了大拇指。

    这可以说是刘舒华能想到的能表达出自己对邹正道的称赞和感激的最直接表达了。

    听到刘舒华的话,并看到刘舒华的神态,旁边两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若有所思。

    其中一人向前握住了邹正道的手,介绍道。

    “我是复旦电子厂的销售科科长,也是刘舒华的二叔,刘建军。”

    刘建军礼貌的向邹正道握了握手,并介绍道。

    “这是刘舒华的三叔,是申城无线电二十五厂的供销科科长,刘建国。”

    刘建国面无表情的也和邹正道握了握手。

    “你别介意,他三叔就是个木头脸,事实上非常热心肠,你有事可以找他帮忙。”

    刘建军看着刘建国那张严肃的国字脸,有些无奈的解释道。

    “你看这都中午了,我们边吃边聊。”

    几人很快走到了附近的一家茶餐厅坐下,随意的点了几个菜。

    刘舒华看见气氛有些冷场,故意提道。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复旦电子厂,我们厂生产收音机的双联就是他们生产的,而且他们的晶体管、场效应管、真空管在全国都是第一梯队。”

    邹正道眼睛一亮,主动恭维道。

    “能生产品质优良的晶体管、场效应管、真空管的公司是极其难得的,在国内都是凤毛麟角的,我不认识,是我有眼无珠了。”

    刘建军慈善的笑了笑。

    “申城无线电二十五厂是生产电感器、电容器和电阻器的,品质也是享誉全国。我们厂生产的收音机的电解电容器用的就是申城无线电二十五厂的天和。”

    邹正道已经不能用惊喜来形容了,真是走运呀,自己调试的高保真音响用到的电子元器件渠道在这里都集齐了。

    在此之前,邹正道甚至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大规模批发这些电子元器件。

    至于问卖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商家,那很抱歉,他们更不会告诉自己电子元器件是从哪里进的货。

    在这个时代,渠道的分量就是这些商家和中间商用以传家的宝贝。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苹果的库克就是靠整合供应链的能力而坐上了CEO的位置。

    甚至很多厂商的产品技术上不咋样,但手上掌握大量渠道,靠着这些渠道,就能和顶尖的厂商一决高低。

    “小同志,听到你帮助我侄子签到一笔大订单,我和他三叔都特别开心。”

    刘建军有些动情的说。

    “我们看他在技术科几年没有起色,我和他三叔在技术上也帮不了他,便想将他调到销售科,这样也能帮一把他。但我们的渠道门路都是国内的,在这广交会上,没想到小同志先帮上了。”

    刘建国补充道。

    “刘舒华刚调到销售科,没有业绩很难在销售科站稳脚跟。小邹,我们就仗着年龄大叫你小邹吧。你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如果你现在或者以后需要帮助的话尽可以开口。”

    邹正道看出了这一家人的感激。

    但作为一个国企的领导,经过了几十年的磨练,刘建军和刘建国都是人情场上的老手了。

    刘建军和刘建国的潜台词是邹正道可以先提要求,帮不帮忙要看他们能不能帮,没有大包大揽。

    邹正道当然不会提什么要求,提要求不是白白耗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好感。

    当然也不会直接开口谈电子元器件的购买,如果直接说了,那就变成了邹正道用这么好的机会去换取了‘随便一个人去,都能谈拢的电子元器件渠道’的机会,这很不划算。

    邹正道灵机一动,豁达的说道。

    “谈回报就伤感情了,我和刘舒华兄弟也是相见恨晚,回报什么的就不用了。”

    邹正道停顿了几息后,说道。

    “但你们应该很清楚,单一的收音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现在市场上逐渐开始流行的是以燕舞L1520单卡收录机为代表的卡式收录机。”

    邹正道语气渐渐转向严肃。

    “如果你们不能快速研发新的产品,单单靠收音机的话,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刘舒华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我其实是清楚收音机的销量正在逐步的萎缩,但转型生产新出现的卡式收录机,我们工厂没有这个技术,也没有这个资金进行技术引进了。”

    刘舒华有些无奈。

    “你应该不知道,就在两年前,我们厂的计划产量还是供不应求,国家又鼓励市场经济,我们厂的领导就想当然地大量的增加了现在产品的生产线。结果现在库存积压,挤占了我们厂的资金,成本价都压根卖不出去。岛国的卡式录音机技术也没法引进。”

    刘舒华在叹息的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邹正道把话题引向自己的工厂。

    邹正道想了想,决定还是告诉刘舒华自己的所见所闻。

    “亮哥,你知道在羊城有你们品牌的收音机在售卖吗?”

    “???”

    刘舒华头顶冒出了三个问号。

    “我们厂没有在羊城有销售呀。”

    刘舒华只是愣了一会,立刻反应了过来。

    “有人冒牌,仿我们的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