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匙:天空的摇篮
繁体版

第六章:报童

    海格里谢的雨水冲不走人们的过去。

    但时间记录的一切会在此刻下伤痕。

    ——《塞雷妮蒂》(节选自《提箱》,1874年2月,维特莉尔出版社)

    雨后的街道出乎预料地潮湿,即便海格里谢终年雨水不绝,这个湿度也有点过头了。

    圣丹尼街迎来了不知第几个雨后晴天。

    而希露可,在旅馆住了足足半个月后,头发糟糕地乱作一团。

    她背着瑟莱瓦走在街上,满眼都是新奇。

    再向前走,就是莫奈广场。

    广场被弧形的柱廊包裹,中心竖立着记载着海格里谢历史的方尖碑。

    上一次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她也来过这里。

    即便并非首都,海格里谢的人们并不会觉得这里比王都诺戈汀差在哪里,甚至认为这里有过而无不及。

    海格里谢人的傲气倒也并非无中生有,莱艮尼斯最大的港口——绿松石港湾就在这里。

    这也是从莱艮尼斯去往摇篮的必经之路。

    在去港口之前,还得做一件事。

    希露可沿着圣丹尼街的南街漫步,视线不漏掉一家店的招牌。

    圣丹尼街的北部尽是服装和珠宝店,砖瓦推起的尖顶房屋下,是铁质的煤气路灯。

    每当夜幕笼罩天际时,总会有人摇着铃铛沿着街头走到街尾,传递点灯的信号。

    希露可没去过西街,但她隐约知道,那里有数不清的酒馆和餐馆,就连莱艮尼斯王庭的人也会不时光顾。

    相比之下,南街要普通得多。

    这里不同于北街和西街,没有珍宝也没有美酒。

    希露可在一家店铺前站住脚,她犹豫了片刻,走了进去。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防锈油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货架到柜台,摆满了长剑、斧头、弓箭之类的武器。

    在莱艮尼斯,喜好打猎的人一般都会去狩猎地附近购买武器,但是也有不少胆大的人会把摇篮当作目标。

    坎瑞德太小了,它作为猎人们的驻地还算合格。

    但要是哪位猎人想把好不容易到手的遗宝卖个好价钱,不会有比圣丹尼街更合适的地方。

    在猎人们探行摇篮的数百年间,遗宝的交易从未中断。

    而其中的奇物或多或少地为世界带来了变革,就算是莱艮尼斯的王庭与东炎的帝司府也不会视若无睹。

    这般趋势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猎人,为猎人们锻造利器的工匠也得以在城区的腹地立足。

    “小姑娘,来买点什么?”

    柜台后面的炉火旁坐着头发灰白的东炎壮汉,显然他就是店主。

    壮汉脸上刻满皱纹,汗液从额头流至下颚,数不清的沟壑将其分散。

    “六十四支箭,麻烦按照这份图纸做。”

    壮汉结果希露可递出的图纸,他仔细端详上面的每处细节,良久,他将图纸交还给希露可。

    “做不了,你想要这种不应该来找我,为什么不去坎瑞德碰碰运气?”

    “我可以加钱。”

    听到希露可的要求,壮汉不屑地摆摆手。

    “加多少钱都做不了。你这图纸根本就是胡扯,想开玩笑也得有个限度,小姑娘。”

    说着,壮汉拿起手边的纸烟狠狠地吸了一口。

    烟卷肉眼可见地化成了灰烬,一直烧到离指尖半寸的地方。

    “但是您做过,坎瑞德里没有比您手艺更好的了。”

    听完希露可的话,壮汉没有再说什么。

    他转过头,注视着希露可的眼睛,瞳孔中仿佛有熔浆流动。

    这下麻烦了,莉莉娅老师说过,有个在海格里谢做武器工匠的东炎人,他是除了自己之外唯一能做出这种箭的人。

    希露可不自觉地摸了摸身后的“箭袋”,她在摇篮里用过的箭都可以折叠成一根长度不过手指的短棒。

    工匠几次的不耐烦让希露可心中忐忑不已。

    如果他不愿意帮忙,那接下来的路该怎么办?

    “我可以容忍你的无礼,但仅限这一次。”

    壮汉转过身,不再理会希露可。

    “魏先生——”

    “我不是魏先生,你要找的人两年前就不在这了。”

    这话让希露可彻底愣住了。

    但也仅此而已。

    “对、对不起!”

    回过神来,希露可连忙鞠躬道歉。

    只是认错人而已,这多少让她松了一口气,至少不是对方不愿意帮忙。

    但在这之后呢?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片刻犹豫后,希露可选择离开这家铁匠铺。

    既然人已经不在了,那该找谁?

    瑟莱瓦在希露可背后起伏,金属配件撞击的轻微声响引来了壮汉的目光。

    “慢着。”

    希露可回过头,发现壮汉指着自己身后。

    “那个,给我看看。”

    希露可小心地将瑟莱瓦护在身后,用警惕的目光看着壮汉。

    “……”

    “……”

    “图纸留下吧,我做完了你来取。”话音刚落,壮汉转头重新忙着手上的活。

    “谢谢……我该怎么称——”

    “我姓林。”

    “谢谢林先生。”

    希露可走上前递出图纸,壮汉只是冷冷嗤声:

    “放那吧。”

    走出铁匠铺,希露可对方才的经历有些诧异。

    真是个怪人……

    圣丹尼街离绿松石港湾并没有多远,希露可在街边叫了辆马车。

    “女士,您要去哪里?”

    “绿松石港。”希露可的海格里谢方言还称得上像样。

    苏莉文在她面前很少用方言,莉莉安雅更是只会莱艮尼斯语以及另一种如今几乎没人用的语言。

    当苏莉文知道希露可会海格里谢方言的时候,对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难得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也是在长大之后,希露可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和海格里谢打过交道却使用当地的语言,其实是件很不得了的事。

    嵌了钢钉的车轮碾在青石路面上,发出“咕噜咕噜”的闷响。

    面前的景象在车前骏马的努力下向后飞倒,圣丹尼街的店铺只在面前留下道道残影。

    ……

    浓重的湿气扑面而来,似乎只要在空中甩甩手臂都能带出一片水来。

    “好潮湿……”

    这里的湿度几乎可以和摇篮第一层比肩了。

    绿松石港湾的北港相比南港要闭塞不少,海腥味常年无法逸散,成为了这座港口的一部分。

    泛着青苔的石砖路以及从海水下立起的木制街灯,都早已被这鱼腥味所染。

    绿松石港湾的街道总是让人觉得鞋底像是抹了酱汁。

    海格里谢的港口上尽是贩卖生鱼片与海产的小店,只要五十克朗,店家便会替客人将鱼去鳞刮骨。

    每当海上起了浓雾,大部分船只都会选择休渔,但少数渔民会选择铤而走险。

    原因很简单,摇篮也不是密不透风的,据说海上雾浓的时候,摇篮里有些鱼会跑出来。

    虽然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是为什么,但这对靠渔业支撑了数百年的北港居民来说,无疑是发财的好机会。

    所以相比南港的大型货船,北港的海面上总是停着不少小渔船,为白雾漂浮的“塞雷妮蒂渔获日”伺机而动。

    希露可下了马车,沿着刚才的车夫所指的路,向和芙弥约定的旅馆走去。

    好运派旅店,在坎瑞德也有一家分店,因为能帮旅客安排去往摇篮而在三年前名声大噪。

    见到旅馆的门前聚集了几个人,似乎是地痞,希露可绕了半圈来到旅馆侧门。

    她推开旅店的门,地板缝之间夹杂着的腥味隐隐飘荡在空气中。

    她下意识用袖子捂住鼻子,却还是被难闻的气味趁虚而入。

    “——!”

    不像海腥味,这缕气味中夹杂着铁锈味。

    危险的信号。

    她转过身想要离开旅馆的门,肩上陡增的重量将她按了回去。

    有人在背后!?

    “别乱喊,小妹妹。”

    身后沉重的嗓音响起,寒意直冲脊梁。

    那只手拉着希露可向后退了半步,她也借着光线看清了面前的景象。

    一个头发凌乱的男人倒在地上,身体周围是暗红色的血液,以他的身体为中心扩散开来。

    希露可倒吸一口凉气,难怪这腥味如此陌生。

    那是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