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我眼睛里有一副地图
繁体版

第35章 练兵

    接下来的日子,赵伯辰为土兵的正规化殚精竭虑。

    与禁军相比,土兵的装备比较简陋,在战争中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虽然作战勇猛,但当不了主力。

    与主力军相差最远的装备,是盔甲和弩箭。这也是这个时代主力军最具代表性的装备,相当重要。

    弩的制做需要很长时间,赵伯辰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解决。盔甲需要大量的铁,而秦州的铁在夕阳镇,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赵伯辰只能搜罗仓库,翻找后勤物资,努力为土兵配齐。

    第三天,经过多方努力,土兵的军官全部来到提举司,进行适应性训练。

    站在台子上,赵伯辰看着众人,高声道:“到今天为止,提举司管下有成纪和陇城两县。除了成纪县的夕阳镇,两县其余的军堡已经全部恢复。有兵两千二百一十三人,有马三千七百多匹。作为骑兵,马匹还是不足,需要土兵们多多努力,把马补足。一部分作为步兵,则装备勉强够了。”

    下面的土兵一起叫好。

    等士兵安定下来,赵伯辰道:“两千二百多名士兵,算是一支不弱的力量了。但如果与禁军、或者是军力与禁军相当的部队作战,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土兵,很少进行队列、指挥、配合等的训练,更缺少弩箭的训练。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与禁军的差距。现在禁军指望不上了,接下来的日子,要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我希望的是,在没有禁军的日子里,土兵能够单独挑起大梁,能担负起战争的重担。”

    话说完,下面众军官都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

    土兵的训练,大多是根据他们的生活条件进行设计的。训练虽然累,但并不需要动脑子,用脑轻松。如果按照赵伯辰的说法,土兵要代替禁军,则大量的基层军官、技术兵种都要补上来。让种地的农民动脑子?实在是想多了。

    看着众人,赵伯辰笑道:“按一般规律,五个士兵之中,就有一个脑子比较灵活的。十个士兵之中,就有一个喜欢研究新的战术的。而一百个士兵之中,就有一个学什么会什么,脑子特别灵活的。土兵的环境特别,平时与其他人接触较少,我们把条件放宽一点。三十个左右士兵作为一个作战单位,也同一个灶吃饭,称为一伙。这一伙人中,要有两个喜欢研究战术的。五个伙组成一队,要选两个人出来,脑子特别灵活。三个队组成一个指挥,指挥也要选两个人出来,要学什么会什么,学什么都快。”

    看大家还不说话,赵伯辰道:“暂时先这样定,一边编着,一边试着看吗。从下次开始,既看平时训练,也看战争的过程,综合起来平定。以前的军官只是当作参考,我们以新的军官为准!”

    这样评定军官当然不合理,但在这个时候,又是最合理的办法。只有用最快的速度选出军官,进行培训,才能建立合格的军队。问题是,这些土兵绝大部分不识字,培训起来相当困难。

    时间对赵伯辰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利用土兵的先天条件,把军官和士兵的架子搭起来。军官和士兵架子有了,一支军队也就基本成型了。

    现在土兵的军官,只是为了沟通士兵之用,大多只有副职。而且这些副职职责名确,并不是作为正职的候补。如果在战争中把他们作为正职使用,很多命令他们根本不懂。

    赵伯辰道:“今天开始,土兵中的所有军官,要进行专职的培训。为了弥补你们耽误农话的补偿,从最低级的每天补助一百文,每上调半级多补助二十文。希望大家多努力,尽快学会所教习所教的知识。”

    把严进叫到台上,赵伯辰道:“这是严进,原来是凤翔府的禁军教头,现在是提举司的干办公事。从今天起,由严干办教大家,禁军中要学会的知识。大家要好好学习,教完之后要考试的。考的结果,会据此任命新的军官。”

    赵伯辰讲完,便下了校场的台子。

    严进在台子上,扫视了众人一圈,道:“在下严进,得提举赏识,现在提举司做个干办公事。以前,我是凤翔府禁军的一名教头,也曾教过许多禁军军官。不过,以前我是下级,各位军官是上级,教法有所不同。现在不一样了,我也是提举司的官员,而诸位是提举司的下属。身份不同,教法也不同。”

    严进一讲完,下面就窃窃私语了起来。

    在提举司里面,赵伯辰从来不摆官架了,却最有官架子。他的所有成绩,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从心底里面让人佩服。站到台上,哪怕不说一句话,下面却静悄悄的。这是因为,所有军官都对赵伯辰敬服。

    严进就没有这份威严。在台上做不到让下面静悄悄地寂然无声,讲完话后更是下面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严进很无奈,只能静静地站在台上,等下面讲话声小一些了,才道:“接下来几天,我所教的都是禁军的军官该在战场上学的,诸位学会了,也能像禁军一样打仗。”

    赵伯辰在下面微微叹气。

    人们总是把禁军的军官想的太简单,认为随便讲一讲,就把他们的知识学会了,谁都能做个禁军军官。

    怎么可能那么简单呢!诚然,军官会安排一些自己管的顺眼,或者是亲戚做军官,但在是军队里,全是这种人做军官就完了。大部分军官是从士兵选拔出来,对上能反映下级的情况,对下能执行上级的命令。能做到这两样,军官就绝对不会简单。哪怕你看着平平无奇,换一个却很难做好。

    土兵是种地的,缺少这种人才。一支军队人数很多,适合做军官的却了了无几。而且派一个禁军的军官到土兵的部队里,也很难做好。

    种地的人有种地的人的思维,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们思维简单,但有种地人的自信,对其他人缺少敬畏之心。派一个军官去,往往被种地的人顶撞,任务也执行不下去。

    但是,一旦被种地的人信服,就会死心塌地。而且连带你派下去的人,也会有很高的威信。

    这是土兵的特点,与传统久远的禁军相比,这种特点更加突出。

    要把土兵练成合格的兵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前些日子赵伯辰走访了很多土兵,对此知之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