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大明
繁体版

第146章 个人得失

    痛骂了一句,随即卢以祯转身对王贵诚道:“而今本将意在屯田,恢复雒南生机,然而屯田之事本将多有生疏,非专才不可胜任。

    王主事你对雒南田亩之事了如指掌,远胜本将,还请主事能助本将屯田,造福百姓,平安乡里,不知主事意下如何?”

    卢以祯态度极其真诚,对王贵诚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内含着无尽的期盼,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施展计划,帮助雒南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重建雒南。

    王贵诚想了想,道:“将军,老头有句犯忌讳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卢将军,你是武将,且还是永宁千户所的武将,非雒南本地官员,而今却是要在雒南大搞屯田之策,这等事情一旦被朝廷知晓,必定是要降罪的。

    且雒南现有田亩皆是有主之地,即便主人流落在外,也不改其质。若是被将军私自分配,恐有邀买人心,枉顾事实之嫌,那时于朝廷而言则更不好交代。

    不知将军那时该当如何?”

    这个问题必须要先问清楚,要不然,万一卢以祯对以后的事情完全没有计划,一旦朝廷追究下来,无法应对,那么他王贵诚作为协助者,也要受到牵连,判个斩首都是轻的,甚至家族都要受到连累。

    卢以祯听罢,面露凝重之色,对王贵诚的话也是不免有几分担忧。

    大明与历代王朝一样,都是属于农业立国,农业立国便注定了田亩政策是国之重策,任何田地性质与归属的变更都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立国之本。

    现在卢以祯在雒南击败流贼,光复雒南,这于朝廷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你光复雒南就私自分田,这田是你的吗?你分给张三,你分给李四,你分给王二麻子,你为什么要分给他们,你想干什么?

    不论卢以祯如何解释,这都将与朝廷对田亩的政策相违背。

    更何况如今造反的人遍地都是,朝廷看谁都像造反的,卢以祯这样的行为不管让朝廷官员谁看了,都是妥妥的造反。

    然而若是按照朝廷的那套按部就班,别说恢复雒南生机遥遥无期,就是卢以祯自己,那也要被活活饿死。

    卢以祯最后道:“方今天下大乱,朝廷首尾难顾,以至于流贼和鞑奴日渐坐大,局势越发不平。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本将一心为国,一心为民,其心天地可鉴,便是日后朝廷降罪,本将也问心无愧,一切皆看天意。”

    卢以祯已经做好了被朝廷追究的准备,但自己是问心无愧的,到时候因为问心无愧,所以以卢以祯的性格,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即便最后真的走上那条不归路,那也是形势使然,非卢以祯的本意。

    说完,卢以祯郑重看向王贵诚,拱手,道:“雒南本是人间天堂,不幸被流贼荼毒,以至于雒南十室九空,百姓死难多不胜数,王主事身为雒南人,心中必然也为之痛心。

    如今本将之举虽然于朝廷而言视为大逆不道,但于雒南而言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还请王主事能够为了雒南发展,暂时鄙弃个人得失,与本将共兴雒南。”

    王贵诚被卢以祯的胸怀气度择服,同时也知若是雒南不能尽快恢复实力,那么流贼去而复返,再度沦陷也是早晚的事。

    不管是为了雒南百姓,还是为了自己一家老小,王贵诚都是无法拒绝。

    至于以后会不会招致朝廷怪罪,那都是以后的事,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再说句难听的,就如今这局势,朝廷以后在不在还是两说,何必太过在意。

    于是王贵诚郑重对卢以祯拱手回礼,道:“将军为雒南百姓不惜以身犯险,老头贱命一条,又何惜此身?”

    “多谢。”

    有了王贵诚的加入,卢以祯屯田之策效率大为提升,各村各镇的分田事宜都是很快开展。

    王老汉夫妇一生勤俭,本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早已成家,三个女儿也是嫁出去了两个,孙子孙女也是有六个。

    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大家人,却是因为多年的流贼袭扰,导致家人被害。

    而今王老汉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媳,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再加上老伴,便只有八人。

    按照卢以祯的屯田之策,王老汉可以分得田地十六亩,一亩地差不多便是后世六百六十平米,十六亩便是超过一万平米的土地。

    如此之大的一块地,只要税赋合理,自己再勤于耕种,完全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

    故而王老汉听说卢以祯要大举屯田之后,便是心情热切,早就去县城亲自打听消息,每日还不忘去里长家里打听,盼望田地早些分下来。

    不过他的邻居马大妈却是对王老汉的想法一阵嘲笑。

    马大妈笑道:“你真是得了痴心疯,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主动分地给你?如果是你有地,你愿意分给别人吗?”

    王老汉道:“卢将军是卢公的儿子,他不会骗我们的。”

    “不骗你骗谁?当官的话你也信,他们身上除了那一身的铜臭做不得假,浑身上下有一件真的吗?”

    马大姐根本不信屯田之策,她认为这就是一个套,目的就是要把大家套进去,然后再收网吃肉。

    马大妈道:“老话说天上不掉馅饼,当官的这样做,那一定是有算计的,这算计最后目的是为了什么,你看不明白,我也看不明白,那就别跟着掺和,躲的远远的,别到时候钻进了套里,想脱身都脱不开。”

    王老汉被她这么一说,还真的有些忐忑。

    确实也是,自打老王汉记事起,他就没占过官府一分钱的便宜,也从来没听谁说过占了官府的便宜。

    那一直以来,都是官府往死里压榨盘剥,只要官府不上门来找麻烦,老百姓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想反过来占官府的好处。

    更不要说十六亩地这么大的好处,真真是想想都不真实。

    这么一想,王老汉盼望分田的想法也是不禁淡了很多,甚至开始疑神疑鬼,深怕自己钻进逃里,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和王老汉这样改变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感觉官府是在设套,目的可能是诓骗老百姓耕种土地,到时候一年忙到头,收获的粮食不但要被全部收走,估计自己还要倒欠一屁股债。

    至于为什么一年忙到头还倒欠一屁股债,这说破天也说不通,不可能。

    但以官府的德性,他总是能找出一套说辞,然后云里雾里的一阵说,把你说的不把自己卖了,都感觉对不起官府的一片苦心。

    这就是官府一贯的处事风格,就像当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本来也是为了减轻老百姓负担,谁知七搞八搞下来,老百姓反倒被扒了三层皮,还不如没有一条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