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月雨淋铃
繁体版

第六章 魂魄毅兮返神灵

    “断魂钉,”魑见杨先生就要远去,冷笑一声,一点寒芒从掌心射出,直中杨先生的后心。杨先生冷哼一声强撑着逃离,幸而万千沧浪遮住了他逃离的方向,待小瀛洲岛上绛雪消融,南湖春水又平,已不见杨先生的踪迹。

    众鬼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杨先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逃离。魑见众鬼忐忑不安,害怕被阎罗责罚,安抚道:“他中了我的断魂钉,已是死路一条,不用担心。阎罗问起,只说他已化为一摊血水即可。”二十四鬼将急于复命,没有时间去追寻杨先生,而是押着杨行舟南下回临安府。

    沧浪之上,杨先生乘着剑气越过南湖一路冲向月河之上,万千沧浪将月河之上的白桥冲断,恰似白练横江。杨先生确实已是强弩之末,他将最后剩余的修为化作惊天一剑,内力所剩无几,这时又中了断魂钉,毒素顷刻间就侵入骨髓,杨先生内力一滞随着万千沧浪落入月河,逐渐失去知觉。

    本来杨先生最后的一丝希望是找到南湖书院院长,可是如今命在旦夕,院长远在天边,杨家就这样结束了吗?恍惚间,杨先生脑海里浮现出初来秀州时,护着舟儿和常家乘着小船一路飘摇到南湖时,旭日初升,南湖上烟波迷蒙顿时化作云蒸霞蔚,犹如仙境。舟儿和常家众人都睡得正酣甜,只有铃儿从船坞中爬出来,指着围绕着小瀛洲岛上的烟霞咿咿呀呀的叫着。

    杨先生站在船首似有所感,抬头一望,只见小瀛洲岛上杏花纷纷扬扬,明艳如霞云,却更添一段芳馨。可是这千万瓣杏花却如水流般朝着一个穿着粗布短衣的老人流去,每一片杏花都带着一点朝露,滴落在老人身前的黑色瓮中。杨先生心中泛起一丝不可思议,难道这即使走入市井中也不会有一点违和的老人,会是那餐霞饮露的神仙。

    小瀛洲岛上杏花依然纷纷繁繁如朝霞,老人面前并没有如杨先生所想的堆满杏花,而瓮中已满,还漂着一瓣杏花。老人微微一笑,不知从何处拾起一支竹提子,一步跨出来到舟前舀了一提朝露对着常萱铃和蔼笑道:“小丫头,想喝吗?”

    常萱铃使劲点了点头,随后双手捧起了竹提子,咕咕咕的喝完并将竹提子递给老人好似示意还要继续喝。老人哈哈哈大笑:“小丫头,你可不能喝太多。”

    杨先生这才缓过神来,对老人作揖道:“敢问老人家是哪路神仙?”

    “什么神仙,老夫只是这小瀛洲岛上南湖书院的院长。这小女娃颇具灵气,与老夫有缘,若是遇到困难,可凭此信物来南湖寻老夫。”老人摸了摸常萱铃的头便又消失在杏花绛云中,只留下了一支白玉短笛。

    杨先生依然站在船头,似乎听见岸上有人在吟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月河两岸的街灯幽微,隐隐照见一个白衣书生模样的男子行走在月河两侧的十里画廊,袖口一挥,掬了一捧从天而降的沧浪,边行边吟《沧浪歌》。

    “哎呀,来晚了,”白衣书生扶了下额头,似乎有点懊悔,都怪连日春雨,怪那苏堤的垂柳依依不忍别离,怪这江南小镇青石板的道路太滑。白衣书生说着掌心一推,一捧沧浪徐徐流入月河,竟从月河中托起杨先生,随着白衣书生往南湖书院径直而去。

    白衣书生带着杨先生到了南湖书院,二十四鬼将已经带着杨行舟南下临安府,白衣书生看了看躺在地上三魂只剩一魂的杨先生犹豫了半晌,断了去追二十四鬼将的念头。

    南湖书院已成废墟,白衣书生看着废墟摇了摇头,好好的书院,那个老头子也不懂得珍惜。

    白衣书生检查了一番杨先生的身体情况,看着没入杨先生后心的断魂钉,眉头微微皱起,杨先生的身体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断魂钉已然融入骨血,强行取出只怕会登时毙命。白衣书生见状只能先缓解一下毒素,只见他扶起杨先生,掌心在杨先生丹田处一按,杨先生顿时吐出一大口腥臭的血水。

    白衣书生接着从怀里掏出一枚碧玉叶子,叶子小巧玲珑,形状像是西湖龙井的芽尖,虽只有寸余长,却翠色欲滴,颇具生灵之气。白衣书生把叶子放入杨先生口中,叶子不知是何材质,竟然入口即化,流入杨先生喉中。

    “是生是死,就看你的意志如何了。”白衣书生看着昏迷中的杨先生无奈说道。纵然白衣书生的灵药有生肌肉白骨的奇效,但他也不敢保证可以治疗救醒杨先生,实在是断魂钉之毒太过狠绝,早已融入骨血,这灵药也只能护住杨先生一口真气不散,其余的只能靠杨先生自己身体的意志和自愈能力了。

    白衣书生环顾了一圈南湖书院,随后低头看了一眼杨先生手握的沧澜说道:“借贵宝剑一用。”白衣书生毫不见外的取走沧澜,长空剑光一闪,顷刻间白衣书生便挽了无数朵剑花,吟道:“春风拂剑起,花落小瀛洲。”无数朵剑花开在南湖书院上空,蓦然碎裂开来,散作无数朵杏花,霎时间便覆盖满了南湖书院的废墟。

    世间从此再无南湖书院,妙哉,白衣书生开心的笑了起来,原来他早看这破败的书院不顺眼了,没了也好。再过几年,这片书院的废墟上想必会长满杏花,到时候十里蒙蒙飞绛雪,定会是个明艳的春天。白衣书生顿时觉得不虚此行。

    就在白衣书生一剑斩落万千杏花的同时,杨先生眼皮颤动了一下,似与剑气有所感应。沧澜伴随杨先生十几年,其剑气他是最熟悉不过。杨先生食指微曲,似是想要握住沧澜。舟儿和铃儿还生死未知,他如何能继续在这里魂消魄散。

    白衣书生握着沧澜剑身轻颤,白衣书生有点讶异,不禁低头看向杨先生。随着沧澜剑身颤动的越来越剧烈,沧澜剑身一滴杏花的朝露随着颤动从剑尖滑落在杨先生眉心。

    天光破晓,一缕缕霞光映彻杏花红,杨先生眉间的一点朝露在春风的吹拂下逐渐干涸,没有一丝印记留下,杨先生倏然睁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