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门之风云初起
繁体版

第九章 碧云天 寒烟翠

    一

    齐秋烟的突然失踪还要从多年前说起。齐自远在流江镇开药铺一年后的秋天,他的夫人秦氏生下了儿子,取名秋烟。

    齐家少爷齐秋烟从小就聪明过人,他看书、跟随父亲背药书几乎是过目不忘;跟着药铺的师傅们认药材、学习药材炮制之法等等,也是一教就会。

    秋烟聪明而又好学,十二三岁就坐在父亲身边辅助开药方。在赶场天,病人多的时候,经常看到齐老先生负责把脉问症,然后口诵方子,齐秋烟在一旁书写药方,齐自远稍微增减调剂下配伍,就将方子交给病人,病人拿着药方到旁边高高的木柜台前抓药。

    随着生意的兴隆,齐自远扩大了药铺规模,并且在药铺后面的空地上建起了一幢青瓦白墙的江南风格宅子,还娶了二夫人李氏。后来,他又买下了在药铺对面的几间茅草泥墙房,修葺后一间作为养马养骡子的房,一间堆放杂物,最前面一间房子作了豆腐坊。齐自远雇了十来个长工,有做药铺杂工的,养马养骡子的,家里打杂做饭洗衣的。豆腐坊做的豆腐除了供齐家自己平时食用,其余也对外出售。

    齐自远医术高明,为人精明,善于经营,短短几年他不仅成了名医,更成了流江镇上屈指可数的富商。

    齐自远自小在江南生活,江南地带重视诗书礼乐,因此他虽然流落到四川做了一名郎中,成为了富商,但是他仍然希望儿子走科举之路,能考中功名,为齐家光宗耀祖。齐自远把儿子送进了私塾,齐秋烟天生聪颖,渐渐地私塾先生的学问水平已经无法满足齐家少爷的要求了。

    江南苏杭一带是中国文风最盛之地,才子名师云集。加上齐老先生思念故乡,于是在齐秋烟十五岁时,齐自远准备了丰厚的盘缠,挑选了一名仆人陪着齐秋烟,去江南的苏州府,一边游学长见识,一边拜访名师求得学业指点。

    两年后,齐秋烟从江南游学归来,更是气质非凡,风度翩翩,学识出众,在整个流江县的年轻人中犹如鹤立鸡群。齐自远仿佛看到了儿子金榜题名时。齐秋烟踌躇满志,他回到家后继续刻苦攻读,准备参加几年一度的秋闱。

    遇到赶场天,齐秋烟依旧坐在父亲身边帮忙看病、写方子,与父亲交流讨论治病心得,往往引得齐老先生也不住点头赞许。同时,他的身边也常围满了不是来看病而是来看稀奇的大人和孩子,尤其是镇上的年轻女子。在这些人中,就有齐家的小丫环叶子。

    叶子是齐老先生的二夫人李氏陪嫁过来的小丫环,她来到齐家时十二三岁,到齐家时连名字也没有,由于她来时正好是秋天,落叶缤纷,所以李夫人就喊她叶子。

    叶子与齐家少爷齐秋烟年龄差不多大小。因此虽然是主仆关系,但两个少不更事的小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是非常好的玩伴。

    齐秋烟天天和叶子一起玩耍,他觉得叶子的名字不好听,叶子喜欢穿绿色的衣服,齐秋烟就给她改名碧叶。碧叶非常喜欢少爷给她取的这个名字,富有诗意。

    秋烟从小就接受私塾教育,饱读诗书、书画俱佳,闲暇时他就教碧叶识字、作画。齐老先生本来为人就开明、大方,很少把碧叶当丫环看待,因此对两个少年人在一起玩耍、读书识字也从不干涉。

    二

    春去秋来,一年年过去,不知不觉地碧叶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虽然粗衣素颜,却也难掩她的美丽动人。齐秋烟也长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青年。两个人相见时反而变得有些扭扭捏捏、躲躲闪闪的了。

    齐秋烟从江南游学回来后,身上更多了一份书卷气,他的见多识广更让碧叶着迷。

    夏天来了,碧叶常常静静地站在齐秋烟的身后,高兴地摇着一把大蒲扇给齐老先生和少爷扇风,侧着头认真地看少爷龙飞凤舞、帅气地书写着药方,她满是佩服和羡慕的眼神。

    有时,齐秋烟一人在书房攻读的时候,碧叶不是去打扇就是去倒水,弄得秋烟很不好意思。

    有时齐秋烟见碧叶摇扇累得汗淋淋的,觉得过意不去,就会把碧叶手上的大蒲扇抢过去,自己扇。可是当他刚放下扇子时,碧叶又一把拿过扇子用力地给他扇风。

    齐秋烟忍不住笑着说:“你这个小丫头呀,不觉得累啊!”。

    碧叶回答道:“我不累,我就想陪着少爷,给你扇一辈子扇子。”说完,她自己脸上一红,在场的人也哄堂大笑起来,弄得齐秋烟也脸红红的。

    春天来了,风,揉皱了一江春水;水,润醒了一树春花;花,铺满了一夜春梦;梦,乐开了一片春心。在一派春光中,碧叶和齐秋烟坠入了爱河。

    碧叶喜欢听齐秋烟讲那些她见都没有见过的风景,喜欢听他对她说那些让她心动的文质彬彬的话语,她的一颗少女心愿意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跳动。

    在一个月光明媚的晚上,碧叶和齐秋烟一起来到流江河边,坐在河边的大槐树下,碧叶轻轻地问起了秋烟在江南的游学见闻,听少爷给她讲外面的世界。当少爷讲到江南的都市繁华,江南的水乡柔美时,碧叶忍不住握着齐齐秋烟的手,急切地问:“少爷,我也想去看看江南的美景和繁华。你能带我去吗?”

    齐秋烟点了点头,轻轻地把碧叶搂进了怀中。两个儿时的玩伴终于拂去了心中的那层薄薄的纱,两个人悄悄越过了爱河。

    齐秋烟突然想起了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的一首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这几句词刚好包含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他教碧叶诵读这首词,并将此定为他们相约、相恋的暗号。

    碧叶知道,自己的丫环身份可能永远也无法成为齐家的人,但是她依然心甘情愿为少爷付出。碧叶也知道,作为一个丫环,她或许一生都不可能走出流江镇一步,但是能常与心爱的人依偎在一起,她觉得自己仿佛就与少爷徜徉在江南的烟雨里,行走在江南垂柳依依的湖畔……

    三

    有爱的日子,时间总是飞快地流逝。两人常以范仲淹的词为号,相约在月光中,在星光下,在河边,在树下……

    两人卿卿我我,沉醉于男欢女爱。齐秋烟渐渐荒废了学业,心思不再放在攻读诗书,忘记了即将到来的科场考试。

    齐秋烟与碧叶的眉来眼去、如胶似漆,也被齐老先生看在眼里。齐老先生虽然多次严厉警告少爷,不要忘记自己的功名前程,但是他认为两人只不过是青春少年的萌动,也就没当回事。

    不料,就在夏末的一个清晨,齐老先生正躺在堂屋太师椅上悠闲地喝着茉莉花茶。

    突然,齐秋烟轻轻地走了进来。他干咳了一声,然后鼓起勇气:

    “父亲,我和碧叶相爱很久了,我要娶碧叶为妻。”

    “什么?你要娶一个丫环为妻!你喝了迷魂汤吧?”

    齐老先生惊得直起了腰,一口茶喷了出来。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再说一遍!”

    “我要娶碧叶为妻!”齐秋烟大声说道。

    齐老先生气得一下子跳起来,他用手指着儿子呵斥道:

    “你是齐家的少爷!她是丫环,是下人!镇上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多的是,我马上找人给你说媒定亲!我们是大户人家,谈婚论嫁要门当户对啊!”

    “我非碧叶不娶!我就喜欢她,要和她过一辈子!”

    齐秋烟倔强地站着,争辩着。

    “你给老子滚出去!”

    平时很少动怒、很少骂人的齐老先生气得青筋凸起,两只瘦削的手直发抖。他一把抓起桌上的茶碗朝齐秋烟扔了过去。

    齐秋烟被泼了一头的茶水,愤愤地走了出去。

    盛怒的齐自远马上喊来李夫人,吩咐她把碧叶轰到对面的堆放杂物的那间茅草房去住,不再做二夫人的贴身丫环,改为做豆腐坊的杂役。

    齐老先生又当面严厉警告碧叶不要耽误少爷的大好前程,从此后不得私自踏入齐宅一步,不准再接近少爷。否则,就要将碧叶赶出流江镇,卖到远方。

    当天,齐老先生就将齐秋烟锁进书房,派人严加看守。

    为了秋烟的前程,碧叶默默地忍受了,她搬进了对面的茅草房。

    而齐秋烟正是热血方刚、年轻气盛,他要抗争。

    一天夜晚,齐秋烟找借口把看守的仆人喊进书房,趁其不备,齐秋烟夺过钥匙跑出门,将看管他的仆人反锁在书房内。他自己一赌气,连夜离家出走……

    四

    “梆,梆,梆”,几声清脆的打更声打断了齐秋烟的回忆。

    已经是夜里三更了,齐秋烟猛然想起明天早上游街的事情,他站了起来,温柔地对碧叶说:“碧叶,我们终于又在一起了,有很多的话和很多的事情,我们慢慢再叙。你该安歇了!”

    碧叶喜极而泣,她点了点头,说道:“时间不早了,秋烟,你也先回去睡觉吧!”

    碧叶让齐秋烟扶着她站起来,说:“秋烟,你先回去,我自己来上门闩。”

    在门口,碧叶欲言又止,犹豫了半晌说道:“你一定要对春花好啊!不能为难她啊!”

    齐秋烟答道:“你就放心吧,我们也就是走走过场,明天早上很快就会把你女儿完好地放回来的!”

    碧叶把齐秋烟推出了门,有些伤感地说:

    “有很多的事情,我后面再慢慢给你讲吧。你深更半夜呆在我这个瞎子老太婆家里,被街坊邻居看见,容易让人说闲话的!”

    说完,碧叶轻轻关门,上好门闩。

    齐秋烟怅然若失,回到了自己的屋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起自己赌气离开家的那些年,自己经历的各种事情,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离家时,自己还是个十八岁的翩翩少年郎,心高气傲,天不怕地不怕;归来时,自己已经是人到中年,孑然一身,而父母早已不在,齐家已经是家破人亡。

    四

    半年前,当齐秋烟漂泊多年,终于回到故乡时,故乡的人几乎都已是陌生人,原来的家已经变成了空宅。连他打听“齐家药铺”的事情,知道的也是寥寥无几。当终于从一个老人口中得知了家中发生的惨案时,齐秋烟非常后悔、心痛、自责不已,他发誓一定要追查真相、抓住凶手,为齐家报仇。

    想到家仇难报,仇人是谁至今都没有一丝线索,齐秋烟心中就十分难过。但是,今晚与碧叶的意外重逢,又让秋烟兴奋不已。

    人生真是太难预料,太多的意外。直到鸡鸣,齐秋烟才沉沉睡去。

    在这静静的秋夜里,碧叶同样难以入眠。

    十八年了,她的眼睛哭瞎了,她的心也干涸了。可是,曾经的心上人,就这么突然冒了出来,就在这个夜晚以一种戏剧般的方式出现在了她面前,让她猝不及防,让她不敢相信。

    十八年前,在齐秋烟离开齐家三个月后,碧叶的肚子越来越鼓,她怀孕了,她怀上了秋烟的孩子。碧叶既惊喜又忧虑,她告诉了悄悄到豆腐坊来看望她的二夫人。

    “家丑不可外扬”,齐老先生、大夫人和二夫人都明白碧叶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齐老先生马上吩咐两位夫人悄悄把碧叶从茅草房接过来,安置到二夫人的房间,不许外出和外人接触。

    第二年初春的,迎春花刚刚吐露出淡黄的花蕾,碧叶临产了。李夫人悄悄找来接生婆,夜里,碧叶生下了一个俊俏的小女婴。齐老先生抱着粉嘟嘟的女婴看了又看,觉得这个孩子的模样像极了小时的齐秋烟。

    齐秋烟的五官和脸型继承了他父亲的模样,加上从小聪明伶俐,所以齐自远打小就喜欢这个儿子。没想到,齐秋烟的倔脾气与他父亲一样,一声招呼都不打,就独自离家出走了。

    想起至今音信毫无的儿子,齐老先生黯然神伤,他又把孩子放了回去。

    齐自远打赏了接生婆一大笔银子,要她保守秘密,挥了挥手让接生婆退了出去。然后,齐老先生吩咐两位夫人,亲自给碧叶煮碗红糖醪糟蛋,好好照顾月子中的碧叶和她女儿,不得让下人插手。

    齐老先生安排完毕后,没有给碧叶说一句话,默默离开了二夫人的卧室。

    第二天一早,齐老先生解雇了豆腐坊的工人,暗地里安排下人给碧叶住的茅草房添置了各种生活用具。

    孩子满月后,齐老先生就让碧叶母女搬回茅草房居住,将豆腐坊也交给了碧叶经营,依然不允许碧叶踏入齐家一步。

    碧叶默默地接受了齐老先生的一切安排。看着出生就没有见到父亲的可怜女儿,无法跟夫姓齐,她就干脆给女儿取“无”的谐音“吴”为姓;女儿生在春天花开的季节,就取名春花。

    回想起过去的一切,碧叶轻叹了几声。

    屋外,秋风突然刮了起来,碧叶挂念着女儿,她裹紧被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