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疑惑
”日后一别,还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待你在林家陪你舅舅用过晚膳,我们再返回青峰寨。“
萧承山躬身应“是”,留萧元在此服侍先生,便只身前往林草堂。
姜恒一回到姜府,便打发姜南等人回内院寻母亲谢氏。
姜恒则寻到了姜老太爷的书房,与姜老太爷耳语了半响,之后姜老太爷匆匆赶往翠仙楼,姜恒在祖父的书房看祖父新整理的时文,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直到母亲谢氏派人来寻姜恒回内院用晚膳,姜恒才恢复了之前的淡定从容,往内院而去。
内院,谢家舅母明日要归家,母亲谢氏今晚设宴为舅母等人送行。
姜恒来到膳厅时,父亲姜皓康已经到了,就等姜老太爷和姜恒便可开席。
姜皓康见姜恒独自一人前来,往儿子的身后看了看,向姜恒问道:“你祖父怎么没和你一同前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姜恒见姜南,姜煜,谢家表妹和表弟原本围坐在一起说话,看到自己进来,都支着耳朵望着自己。
姜恒对姜皓康答道:“祖父去了翠仙楼拜访友人,让我们不用等他老人家,祖父会在翠仙楼与友人一同用晚膳。”
谢氏闻言喋怪道:“你这孩子,让你陪母亲和你舅母上街,你倒好,领着你弟弟妹妹一天不见人影,刚进家门又把你祖父给指使了出去,也不知一天天的在忙些什么。”
姜恒闻言,忙给母亲谢氏请罪:母亲,都是儿子不好,儿子给母亲请罪。“
姜南看着忙给大哥姜恒说项:“娘,这你就冤枉大哥了,是我非要去翠仙楼用膳的,又恰巧碰到了祖父的旧友沈先生,因而在翠仙楼耽搁了一些时日。
姜恒心中有事,也不知祖父会从翠仙楼带来什么消息,若是妹妹就此离去,母亲和父亲还不知道有多伤心。
姜恒看着姜南在母亲面前凑趣,便也配合着姜南道:“母亲,儿子知错了,往后儿子就只听母亲的吩咐,若是妹妹在给我出难题,那我便家法伺候了。”
“你敢,往后若是在仗着身份欺压弟弟,妹妹,母亲可是不依的。”谢氏佯装生气的道。
随后谢氏便笑了起来,知道儿子这是在哄自己,大儿子少年老成,自小便知道帮着教导弟妹,为父母分忧。谢氏又哪里会真心责怪儿子,只是心疼儿子有什么事都是闷在心里,怕自己担心,从不让自己知晓。
姜南也娇嗔道:“大哥,我好心为你向母亲说项,你居然还想着惩罚我与二哥,你就不怕我和二哥在祖父面前告你的黑状。“
“原来妹妹常在祖父面前告大哥的黑状,大哥,我可不是和妹妹一伙的,我一向对大哥马首是瞻,妹妹,你可不要冤枉了好人,让我和大哥心生嫌隙。”姜煜急忙撇清自己,夸张的话语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姜南向姜皓康撒娇道:“爹爹,你看二哥。”
姜皓康见姜南跺着脚,指着姜煜,一副拿姜煜没有办法的样子,只觉得女儿十分的娇憨可爱,对姜南安抚道:“阿南莫怕,若是你大哥,二哥欺负与你,不用你祖父出面,为父就能收拾他们两个。”
谢氏闻言对姜皓康佯嗔道:“哪有你这样当父亲的,不帮着调节矛盾,居然还在一旁煽风点火,也不怕嫂嫂笑话。”
谢家舅母闻言笑眯眯的道:“我看姑爷处理的倒是十分妥当,女儿家是娇客,就应当被宠着,儿子才是用来教育的。”
谢雨桐和谢雨㮀望着姜南直笑。
姜南抱着母亲谢氏的手臂撒着娇:“娘放心,我会做娘的贴心小棉袄,不会给大哥,二哥争宠,会让着两位哥哥的。”
谢氏笑的见牙不见眼,连声应着:“好,好,好,还是阿南最乖了。”
谢氏吩咐丫鬟开席,众人便移步到膳厅用膳。
翌日清晨,姜南陪母亲谢氏一直把舅母一行人送到平川县十里之外,看着舅母的马车消失不见,母亲谢氏才打道回府。
姜南回到府中便直奔祖父的书房,书房里姜老太爷正在指点姜恒制艺。
姜南不敢打扰,坐着吃了两盏茶,才被请到祖父的书房。
姜老太爷正在拿着姜恒新作的一篇时文观看,不时拈须点头,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姜南看祖父看的认真,坐在了大哥姜恒的左手边,对着姜恒唤道:“大哥。”
姜恒对姜南点了点头,把手边的一盘甜瓜往姜南那边推去,示意姜南吃甜瓜。
姜南笑眯眯的吃着甜瓜,等着祖父把文章看完。
姜老太爷看完,又从头复看了一遍,才放下文章看向姜南道:“阿南来了,把你舅母送走了?”
姜南起身给姜老太爷行了个福礼道:“祖父,孙女和母亲把舅母送出了门,孙女才来寻祖父和大哥的。”
“哦!阿南寻祖父和你大哥可是有事?”姜老太爷笑着向姜南问道。
姜南看了端坐着喝茶的姜恒一眼,才回复道:“祖父,大哥昨日从醉仙楼回来和你说了何事,是否与沈先生的朋友墨先生有关。那墨先生与孙女是什么关系。”
姜老太爷和姜恒对视一眼,才小心翼翼的问道:“阿南何出此言呐。”
“祖父并不识得那位墨先生,昨日听你大哥说沈先生不日要回京城,祖父想着这次一别,下次相见还不知是何时,这才想着进尽地主之谊,请沈先生和他朋友在翠仙楼用晚膳的。祖父昨日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位墨先生。”
“怎么,阿南可是觉得那位墨先生有什么不妥?”
姜南听祖父说了一大通,立刻意识到祖父没有说实话,否则也不会向自己解释一通了。
有时候解释就是掩饰。
姜南可是清楚的记得,自己刚来到这个大周朝,连亲生父母都未见到,就被人送到了姜家。
姜家上下把自己当亲生的孩子看待,姜南也把这里当自己的家,姜南怕有心之人知道当年之事,拿自己做筏子,伤害到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姜家。
姜南并不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何时,自己的亲生父母姓甚名谁,姜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不想有人打破自己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