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薅羊毛没完啊(求月票)

    由于切割片占据面积小,所以秦军就先做出一台刨床,再在边上装上夹具,专门安装锯片。

    锯齿片用来切割木材,工作台平面主要用于刨平。

    说穿了,这两种木工工具,就是两个轴,带着两把刀。

    锯床是电动机带动转轴,旋转锯齿片,切割木材。

    刨床是平面之下,带动一把刀滚动起来,从而刨平木材。

    了解这台机器的工作原理,画出图纸,再加工起来就很容易。

    工作台简单,说穿了就是个大架子。

    唯一有点技术要求的,就是工作台的平面,必然精度要很高。

    因为所有需要加工的木材,都是以工作台的平面,为对照组。

    工作台不平,加工出来的木材怎么能平整?

    除了工作台,一台组合木工电锯,就是两把刀具,一把滚刀,一把锯齿片组合而成。

    锯齿片用特种合金钢板加工,做起来也不难,就是压制法。

    压制法是一种高产量的锯片制造方法,步骤也很简单。

    首先将选定的齿形,制作成成型模具。

    将模具和锯片,放入压制机中;

    通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将锯片加工成有各种不同齿形的锯片。

    很显然,秦军没有合适的压制机,但是他有空气锻锤。

    工艺分解,先加热,再放入合适的模具,再用空气锻锤锻压。

    只要材料工艺过关,怎么压出来的,都会很好用。

    而只要有锯片,那么木工台锯就算做成。

    当然,顺便也可以做几台小型切割机。

    支撑架、电机、主轴、切割片,护板、手柄、电线。

    就用这么点简单的配件,就可以做出家用小型切割机。

    可以切木材,也可以切金属,只不过是切割片不同罢了。

    合金切割片,一般用来切木材。

    切割金属,一般需要磨片,使用金刚沙制作的切割片,快速旋转打磨切割。

    设计完小型切割机,秦军有点感慨。

    他在满足玉爱国、秦正的需求之时,已经确定可以做好几种电器。

    比如电风扇,比如切割机。

    再扩大一些范围,还有打磨机、手电钻等等。

    这些东西,都需要电机,这也是秦军想要自己做电机的原因。

    工业时代,电是能源,而在电力系统当中,电机相当于心脏。

    没有电机,什么东西也带动不起来。

    只要有电机,他可以做的产品就多了。

    “慢慢来,不着急!”

    秦军收起台锯、小型切割机的图纸,接着开始研究刨床。

    这就是一把刀的事情,在主轴的带动之下,旋转的刀具快速切割木材。

    所以,制作工艺没问题,他只需要合理融合台锯和刨床就行。

    刨床这东西,在木工行业当中,还是很重要的。

    刨床在家具制造中,可以大批量加工家具的木料,只是这一点,就很有用。

    因为刨床可以使木材表面光滑平整,为后续组装和装饰提供优质的基础。

    在建筑装饰领域,刨床可用于加工木制装饰品和建筑构件。

    如木地板、门框、窗框等,使其表面光滑和规整。

    如果建造木结构建筑,那作用就更大。

    刨床在木结构建筑中,主要用于加工构件,使其形状和尺寸更加精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它还可以应用在木艺制作当中,刨床可以刻划木料表面的纹理和图案,增加木制品的装饰性。

    所以,刨床就是高效的代名词。

    因为刨床采用电动驱动,刨削速度较快,所以十分适用于大量加工木料。

    当然,限制也不小。

    一方面是设备体积较大。

    相比手持式电动刨或木匠刨,刨床的设备体积较大,不便携,适合固定工作场所使用。

    再就是刨削深度有限,由于刨床是台式设计,刨削深度有限。

    但是,不管有多少缺点,都不能无视效率的问题。

    既然是好东西,还急需要用,秦军自然第一时间就给安排上。

    刀具,他原来就做的有不少,现在不用特意制作。

    那么就只有大框架和工作平台,这个需要浇铸之后,重新刨平。

    此时就需要那台改装的辊磨机,这玩意现在真正说起来,应该算是铣床。

    因为也只有铣床,具有这样的综合能力。

    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

    通常以铣刀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

    所以更加准确的说,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

    这样的机器,效率肯定较刨床高。

    所以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包括水平面、垂直面。

    还有沟槽,一般键槽、t形槽、燕尾槽等都能做。

    再就是分齿零件,像是齿轮、花键轴、链轮。

    还有螺旋形表面,比如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

    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

    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

    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

    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

    简单来说,铣床是可以对工件进行铣削、钻削和镗孔加工的机床。

    秦军看中这玩意,因为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加工能力,那就是加工钻头。

    之前秦军使用的钻头,是他自己铸造之后,慢慢削出来的。

    只有钻头部位是螺旋形状,并不是合格的麻花钻头。

    而只要有铣床,那加工钻头就变得十分容易。

    这种万能铣床,其实在1862年就被人发明出来。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其他升降台铣床,或者是辊磨机。

    当年为了铣削麻花钻头的螺旋槽,阿美那边就有人创制了这样一台万能铣床,是为升降台铣床的雏形。

    也就是说,这种机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而我们从五十年代才开始接触。

    直到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差不多追上国外普通机床的水平。

    但是在精加工领域,还是相差百年,那差距之大,可以想像。

    收拾好所有设计图纸,秦军感觉他要加快一下脚步。

    从基础开始,需要他做的事情太多。

    不过,在这之前,一些该解决的事情,也需要他解决一下。

    中午吃过饭,在家里睡了一觉,下午起来,发现天空阴沉沉的。

    今年上半年一直没下几场雨,这是要下雨?

    现在可是麦收时节,下雨可不是好事。

    走出家门,一阵风吹来,感觉十分凉爽。

    来到西边石灰窑厂,这边已经大变样。

    比如外边的篱笆,现在已经全部拆除,并且开始挖掘地壕,这是准备垒墙。

    走进里面,立即看到刘长志。

    “大舅,您这是要亲自干活?”

    刘长志已经跟秦军十分熟悉,对他不时蹦出来的俏皮话,已经很适应。

    “对,我还打算亲自喘气呢!”

    秦军对这位五十岁的大舅,还是很看好的。

    年纪这么大,还是不服老,人家还精力十足。

    “大舅,厂房也要盖!”

    “知道,你给的规划图我们已经吃透。”刘长志得意的道。

    秦军十分惊讶:“能看懂图纸了?”

    “哈哈,我去县城请了一个建筑公司的老工程师。”

    “每个月给他一百块,只要我们用得着他的时候,他过来直到一下就行。”

    秦军了然,以后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而且之后有一段时间,还闹出过大动静。

    好像是因为很多工厂的工程师,都在外面进行技术指导。

    人家赚了点钱,就有一些人眼红,非要说他们的技术也是属于工厂。

    差点就给人扣上盗窃国家资产的帽子,最终还是限制住了这批有技术的工程师。

    所以,后来一些人就什么都不敢干,这才有了后世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看着得意的刘长志,秦军的心思也动了起来。

    “大舅,县城原来有没有模具厂?”

    刘长志稍微想了想:“应该有吧?既然有机械加工厂,就肯定不能缺了模具厂!”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话。

    来到原来一排排石灰窑的地方,这里已经光溜溜,什么都不剩下。

    一些被拆除下来的耐火砖,堆积在一边,这些要是没用,都会用来盖厂房。

    秦军废弃这些窑口,打算重建。

    “你是想要做模具厂?”

    “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市场吧?”

    来到一片平地之上,这边以后会修建小高炉,上面会盖上厂房。

    “我只是想要做模具,而不是开模具厂。”

    刘长志松了口气:“这倒是行,开模具就是做机器,你现在需要的机器有点多。”

    没等秦军说话,刘长志就道:“等一会,我安排一下工作,就可以找一辆顺风车,去县城帮你问一问。”

    “我记得县城机械加工厂,原来还会接一些军工任务,后来就不行了。”

    “但是,六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周围几个县市,都有数字编号的军工厂。”

    “不过,这些厂子都不大,很多还在北面的大山之中,比如现在的莱城。”

    “那些小厂,让他们配备模具厂肯定不行。”

    “所以,就把一家小型模具厂,放在了我们这里,毕竟我们这边交通更方便嘛!”

    秦军只是有一搭无一搭的问一下,没想到还真问着了。

    “真有?”

    “真有,就是不知道现在还存在不存在。”

    “没有多少活,厂子可不就败了吗?”

    “我记得原来他们还有一座家属院,如果那些老师傅没走,也许还能找到。”

    秦军一听就激动了,这要是能找到人,得给他省下多少事?

    “大舅,拿钱去,给我砸!”

    “用钱砸?那是侮辱人!”

    刘长志一摆手道:“这个事情你不用管,看我的就行,我肯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秦军对于刘长志的工作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他狠狠的点了点头,如果正能找到一批制模的老师傅,那他可以做的事情,就会变得很多。

    做电机需要浇铸,浇铸就要制模。

    一个两个他自己做还行,多了他肯定做不过来。

    还有,使用空气锻锤,也需要制作各种模具。

    其实标准的通用模具就可以,但是现在他这里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啊!

    看到秦军满意,刘长志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你小子设计的水泥窑,我已经请老师傅在建造了。”

    “没准明天就能建好,倒是你不要忘了过去烧窑。”

    秦军一愣,工作效率这么高的吗?

    他好像是前天给的吧?虽然就是一座普通的立窑,但是这速度也太快了。

    “配料和工艺,研究过没有?”

    刘长志得意的道:“我请来一位县城水泥厂的老工人。”

    秦军无语,这是薅羊毛没完啊!

    如果不是刘长志年龄太大,秦军高低得拍拍他的肩膀。

    这脑袋是真好用,而且办事能力是真强。

    “就这样,只要县城有的人才,我们都可以用,不就是钱吗!”

    “雇不来人,不是钱不够,就是条件不好,人家活的不舒心,哪里能来给你干活?”

    刘长志也一脸赞赏的看着秦军:“对,这就是你说的用钱砸吧?”

    “听说你们村,不止是大规模盖厂房,还在规划高档宿舍?”

    “那些宿舍,应该就是给一些技术人才准备的吧?”

    秦军竖起大拇指,这大舅是真聪明,他这是被时代耽误了啊!

    “我们砖瓦窑,以后生产出来的砖瓦,都会内部消耗。”

    “现在是建厂房,等有空就建设宿舍里,就是那种专家楼。”

    “有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还要保证医疗和教育水平。”

    “现在我们还没有多少积累,等各个大队都有钱了,建一座大点的医院,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

    “既然有钱,那么学校修建的好一点,这是应该的吧?”

    “医疗、教育、住房、工作、生活环境,我全都弄成周围县市最好的,我就不信引不来人才。”

    “就算引不来年轻的人才,先引进一些被迫退休的老工程师,老工人可以吧?”

    刘长志已经是一脸惊叹,他早就知道秦军不简单,但是他从来没想到,秦军的心居然这么大。

    “以后,大舅帮你,你说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过,盖好房子,需要大批钢筋,你怎么解决?”

    秦军笑起来,就知道这些老家伙不好忽悠。

    “放心,以后烧制水泥,我们建回转窑,这样烧制水泥很简单。”

    “接下来,我这边还要修几座小高炉,专门制造圆钢生产线。”

    “不过,不管什么生产线,我都需要一些制模的老师傅,这个可就看大舅的了。”

    刘长志立即拍着胸脯保证:“交给我,多给点钱,肯定能请来人。”

    “现在县城的一些工人,生活也不太好。”

    “家里孩子多,很多还没工作。”

    “就像是你说的那样,很多老工人才五十来岁,就为了孩子能上班,被顶岗退休了。”

    “这些人家里都是儿子、孙子一大群,过的都不容易。”

    “现在给他们一个赚大钱的机会,哪个会拒绝?”

    秦军放心了,有自信能请来一批老技术工人,他就轻松了。

    接下来秦军开始交代怎么修建小高炉,毕竟有现场的窑坑,就是换了一批耐火砖,修建起来并不难。

    当然,之后的微调,肯定需要秦军亲自来。

    反正秦军现在也没有想着修建多大的高炉,自然修建起来速度就很快。

    就是八个立方大小的高炉,高度只有两米,一次最多可以熔炼六七十吨钢水,已经足够他使用。

    “炼制普通钢材,最好是能买到硼砂!”

    交代好事情,时间已经不早,告别刘长志,秦军回家继续画图纸。

    等第二天,在队部忙活一早上,之后去家具厂吃早餐。

    吃了十来个牛油灌汤包,心满意足的秦军并没有回家,而是再次转悠到新建的石灰窑厂。

    新建的石灰窑厂,在村子最南边。

    而村里新规划的住房,也都集中在村子南边。

    以后村里人都会想着南边转移,因为这边的土地十分平整,并不像是村子北面,不是丘陵就是山坡。

    走出村子,立即看到路边规划的房子,有不少已经建起框架。

    特别是他家的房子,秦军特意过去好好看了看。

    现在只垒好了地基,上面也已经扎好框架,只等着放入钢筋,就可以浇铸水泥。

    可惜,这个得等着。

    这里没有活,家里人恐怕又去石灰窑厂干活赚钱了。

    离开自己的房子,秦军看向其他地方。

    这边已经有人盖起砖瓦房,他们就没有想着一步到位,使用钢筋水泥建房。

    砖瓦结构的房子,修建起来十分简单。

    就是打地基,垒框架,最后上梁。

    之后就是精细活,比如覆盖一层芦苇、高粱编织成的薄。

    弄好之后才会上泥封顶,再加盖瓦片就结束。

    这样的房子,如果有十来个人,用不了一个星期,就能盖起五间屋。

    当然,这不包括泥墙和铺地面。

    这些琐碎的工作,也需要消耗一周的时间。

    如果还需要弄水磨石地面,或者是铺设瓷砖,速度还要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