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九章这些东西都是他屯的枪

    白玉接着道:“其实去煤矿上班是小事,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建起来,毕竟煤炭现在可是我们公社发展的动力。”

    秦军点头:“以前也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以后就不一定了。”

    “什么意思?你还有其他渠道买到煤炭?”白玉警觉起来,她第一反应就是秦军要脱离掌控。

    毕竟煤矿是公社唯一的优势,是秦军离不开的,怎么感觉现在秦军要脱钩?

    “就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秦军笑呵呵的道。

    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在有机会之后,他就已经在为以后做打算。

    现在他不止是可以从公社煤矿买煤,他还从红旗煤矿、红泉煤矿买煤。

    因为这两家煤矿也需要钢材,也需要水泥,甚至还需要石灰、砖瓦。

    因为他们也要搞建设,比如两座国营大矿,都需要建宿舍楼。

    现在公社建筑行业当中,秦军是避不开的巨头,谁都要给他点面子。

    所以,现在秦军还真不缺煤用。

    就是因为这个,之前公社煤矿不管是谁过来买水泥,秦军都没答应。

    有人找他的麻烦,他还要帮忙?真以为他好欺负?

    反正他自己还不够用,就算一时之间用不了,还有刘长志这个大户在消耗。

    最近刘长志他们整个大队的壮劳力,都被整合起来,到处帮秦军盖房子。

    随着他的几座产房一期工程结束,他现在已经有余力,给各个大队的村民盖房子。

    其中一些有钱人,自然就要盖好的。

    比如秦军设计的,钢混结构的前后厦套间。

    虽然不是楼房,但是这种房子宽敞、明亮,住着舒服还结实。

    这样的房子,现在很受一些富裕人家的欢迎。

    特别是他们十一小队的村民,因为他们村里有大哥秦礼的房子做样板。

    现在谁看到他家那座新建的小四合院,不羡慕?

    更加羡慕的是,秦貌的房子盖完,接着就轮到秦风。

    之后还有秦军,听说还要连带着,把秦貌的房子也改出来。

    而这盖房子的钱,还真就没有花费秦军一分钱。

    虽然现在秦军赚钱最多,但是其他人也没少赚。

    加上秦军帮忙提供的一些免费原材料,他们家就真没花费多少钱,就盖起来一座四合院。

    自己家生产建筑材料,免费盖房子,实在是太香,香的秦志河同志根本就停不下来。

    如果不是秦风要盖房、上班才能娶媳妇,秦军是真不想让他去煤矿上班。

    埋了没死,这就是说的煤矿工人。

    如果有条件,这种工作谁爱做谁做。

    可惜,秦军的思想观念,家里老一辈人接受不了。

    据秦军观察,反倒是二哥秦风,最近好像有点转变。

    毕如,没法去上班,他也不着急,现在就帮秦军管着炼钢厂呢!

    秦风都不着急,秦军着什么急?

    所以他稳坐钓鱼台,现在着急的就只有公社领导,比如白玉。

    谁让秦军弄的那个小水泥厂,就是供不应求呢!

    公社早就计划着新建一座煤矿,现在终于开始动工,可是很多建筑材料,他们都缺。

    煤矿的建设,自然不能像是农村盖房子一样。

    他们建的很多建筑,都必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除此之外,轨道、矿车、钢丝绳,还有井下的各种支护设备等等,哪一样能离开钢材?

    可是,他们的小煤矿只是获得地区的支持,可不算国营。

    而地区控制的钢材厂,甚至都不一定有秦军这个炼钢厂的产量大。

    相比之下,秦军这里钢材的产量还算多的,他们还有可能获得一定的份额。

    而水泥呢?金泰市就只有一家大型水泥厂。

    小型的水泥厂,方圆百公里好像就只有县城有一家。

    如果小打小闹,盖座房子,怎么也能通过关系弄一些。

    可是建矿,就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他们急需水泥,而且需求很大。

    不说地面建筑,你挖掘出的主矿井,肯定要用水泥浇铸巩固!

    所以,这一次下来,白玉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秦军支持公社的工作。

    可是下来之后,白玉才发现,想要水泥并不容易。

    因为秦军那座水泥厂的产能,都已经被刘长志那老家伙霸占。

    如果是别人,白玉还能抢一些。

    如果是刘长志,她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没想到,现在看来钢材是没问题的,反而是水泥是个问题。

    现在白玉就只能挑动秦军,让他扩建水泥厂。

    被说的不耐烦,秦军只能再次强调。

    “我已经扩建过一次,已经达到极限,现在就算再想扩建也不行,因为没人!”

    白玉立即道:“要多少人,我们就支持多少人!”

    秦军冷笑:“不要说大话,你先去招招人,再说!”

    这不是秦军看不起白玉,是她根本就不了解情况。

    “你多长时间,没下来走一走了?了解一下情况之后再说吧!”

    白玉一愣:“难道我们这里还能缺人?”

    “嘿嘿,还就真出现用工荒了!”

    秦军说完,指了指冶炼车间。

    里面的那些叔叔、大哥,年龄为什么都偏大?

    白玉绝对是聪明人,稍微一提醒,她就已经明白。

    “真缺人?为什么?”

    秦军无奈的道:“我们农村虽然人多,但是架不住现在的公司也多,而且还都是用人的大户。”

    现在哪个大队都缺人,他们种地要人,建工厂干活也要人。

    每一个大队,甚至是每一个小队,都在建砖瓦窑、石灰窑。

    有些头脑灵活的,还组建了建筑公司。

    一些有技术的大队,家具已经卖了不少。

    他们整个公社,才有多少成年劳动力?

    现在他们公社,都建成多少股份制公司了?

    现在绝大部分公司,可都是集体企业,都有用工自由。

    加上建筑行业,就是个人劳动密集行业。

    所以,这些行业消耗人工都很大。

    随着红旗公社经济开始繁荣,外来人员变多,就连农业生产都可以创造财富。

    比如种菜,比如养殖,这些现在都可以换钱。

    最近秦军听说,有一些大队,已经在组织人员专门种菜了。

    听到这种消息,秦军知道,种植、养殖经济也要开始发展。

    而这些都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可是现在的人力资源却被控制在各个大队。

    只要人员流动不起来,从此之后,他们公社哪一个行业都会缺人。

    所以,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秦军就有点玩不转。

    就说水泥厂,如果继续扩建,就必然要增加机械。

    而如果没有太多机械可以替代人工,那么需要消耗的人力资源,就会极其庞大。

    想要它启动起来,必然要向周遭公社招工,这个必须要公社出面。

    至于向红旗公社下属大队招工,那是想多了。

    现在人员就是财富,只要有人,就能建厂赚大钱,谁还能轻易送出手中控制的人手?

    白玉很显然也开始想到这一点,所以她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精彩。

    而秦军还想着落井下石:“就说你们新建的煤矿,想好怎么招人了嘛?”

    “如果放开条件,肯定有很多人,想要一份正式工。”

    “但是,那些大队长、书记放不放人,就不一定了。”

    说到这里,秦军忍不住撇了撇嘴。

    他记得大哥和二哥,后来都在距离他们村五百米的那座小煤窑之中上班。

    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但是等退休的时候,就是直接工龄买断。

    知道最终给了多少钱就打发了?就给了一万七千多块钱。

    那已经是九七年,这一万多块钱能干什么?

    一份正式工,不给交养老保险,最终就是一万七千块钱买断工龄,这不就是个坑嘛?

    就这样的一座地方性小煤窑,前世居然还被人抢破头,这让秦军如鲠在喉。

    现在好了,建筑行业政策放开,这座挖了三年没出碳的煤矿,看样子是要黄。

    被秦军说的很不舒服,白玉已经不想继续跟秦军说话。

    “现在的水泥厂,产量是真的太低。”

    “真不行,我们先少要一些,应付过这一段时间。”

    “放心,今天我回公社立即开会研究一下,帮着你们扩产。”

    “不就是招人嘛?我们招不到,就让县里帮着解决。”

    “虽说你们现在是队办企业,但总是属于集体,而且还要纳税呢!”

    “我想,县里也不会看着你们无人可用。”

    “这样水泥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接下来就是钢材,我们煤矿买一些钢材,没问题吧?”

    白玉这边话才刚刚说完,秦风就走了过来。

    “老三,有人过来拉钢材,说是你同意的!”

    “是我答应的,让他们装车吧!”

    秦军跟着秦时,两个人一块来到外面,正好看到一辆拖拉机头,拉着一个尝尝的托盘开进来。

    拖拉机司机技术十分熟练,很快就把托盘倒入厂房。

    接下来厂房之内就变得十分热闹,大量装卸工涌过来,开始装车。

    标准的六米螺纹钢,一个人可以轻松拿起。

    这里足足有十来个人,他们一块装车,速度就很快。

    看着干活的工人,白玉眯着眼睛道:“这些好像不是你们小队的人?”

    “就这样,你们还说却工人?”

    秦军苦笑道:“你看的很准,他们确实不是我们厂的正式职工!”

    “什么意思?临时工?”白玉看向秦军。

    秦军无奈的道:“都是自己跑过来,找活干的临时工。”

    “自己跑过来?”白玉很善于抓重点。

    “对,只能是他们自己跑过来。”秦军道。

    白玉沉默下来,好一会儿之后,才道:“你们给的工资很高?”

    秦军解释道:“也不算高,装卸工是按照装货量给钱。”

    “装一吨钢材,我们支付三元钱。”

    “这里有十个人,要是装十吨货,就是三十块钱,每个人也不过赚三块。”

    “这个工价算是高点,石灰窑和水泥窑那边,好像价格稍微地点!”

    白玉无语,装一吨钢材就是三块钱,这工资还只是稍微高点?

    看着那辆托盘车,它还真能装不少货,这些人足足装了一个多小时才装满。

    只不过,一个小时赚三块,这个钱也太好赚了吧?

    等托盘车离开,白玉看着空空如也的厂房,有点傻眼。

    刚才只想着人工,居然忘了,她要的钢材无了啊!

    “这就没了?”

    秦军一摊手道:“就这么点产量,还能存下来?”

    “各地钢材就这么紧缺?”白玉若有所思的道。

    秦军点了点头,这个不用他多说。

    现在缺少钢材,不是很正常?

    就是因为到处缺少钢材,后世大名鼎鼎的宝钢才开始建设。

    而等到投产,需要到1985年9月。

    也就是说,八五年的时候,宝钢一号高炉才投产。

    白玉也很无奈,刚才她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之前生产出来的圆钢、螺纹钢,被一辆大托盘车,全部拉走。

    早知道那辆车那么能装,她怎么也要截留一些。

    “刚才拉走的有多少吨?”白玉有点不甘心的问道。

    秦军道:“最多十吨。”

    “这里就一条,还没有磨合出来的生产线,一天最多也就产这么多钢材。”

    “不可能!”白玉立即摇头。

    “我说的一天,是八个小时一个班,我们现在这里实行三班倒制度!”

    秦军摆了摆手,继续道:“没法扩大产量,还是没人!”

    白玉也变得无奈,不过,她需要好好看看情况,看看是不是真跟秦军说的一样。

    既然她愿意看,秦军也愿意展示一下诚意。

    所以,他就带着白玉,再次视察各条生产线。

    最先看的是炼钢生产线,一些多余的钢水,没法直接加工成圆钢、螺纹,就只能先做成钢胚。

    现在一摞摞钢胚,堆积在厂房之内的一个角落。

    等以后没有了铁矿石,不在炼钢,这些钢胚就是各条生产线上的原材料。

    看着那么多钢胚,可却变不成型钢,白玉有点可惜。

    只不过,秦军却是很高兴,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屯的枪。

    “那边是钢板生产线,之前生产农机之时,需要一些铁板。”

    “铁板生产完成,就改成造钢板了!”

    现在的农机厂,其实还是在公社的控制之下。

    所以,真说起来,公社真是消耗钢材的大户。

    圆钢、螺纹钢,不管是建矿,还是建厂房,都需要。

    而钢板、圆管,可就是农机厂的常用材料。

    要生产这些常用材料,需要耗费大量铁矿石。

    如果是秦军自己协调,每个月能有几百吨,已经是极限。

    但是公社协调,也许就是每个月上千吨、上万吨。

    数量大,麻烦多,还不算很赚钱,秦军抓着这些东西干什么?

    与其这样,他还不如换点其他资源,比如各种矿产。

    比如铜、锌、锰、硅、镁等等。

    如果还有铝,他就可以制作铝合金。

    现代工业之中,铝合金的作用太大了。

    不说建筑行业之内使用的铝合金,那是普通货。

    就说电机之上,它的外壳就是使用铝合金制作。

    除此之外,对于秦军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

    而发动机的机体,汽缸盖,也是用铝合金的比较多。

    铝合金质轻,易铸造,导热快,热胀系数小,强度大。

    这样的材料不用,要用什么?

    除此之外,发动机之中用到的铝合金材料还有不少。

    比如活塞,也都是由铝合金铸造的。

    可能对于一些高性能发动机,还会用陶瓷来制造发动机活塞。

    还有一些发动机,是由球墨铸铁铸造的。

    但是,好一点的发动机,还是用铝合金比较多。

    至于气门,曲柄,凸轮,凸轮轴,曲轴,齿轮还是以钢材为主。

    只不过计划经济时代,需要什么东西,都需要内部协调、计划分配。

    所以秦军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必然就要付出一些东西。

    秦军拉着白玉,让她仔细的看看工业之美。

    看过之后,他还真不信,公社那边能不心动。

    来到钢板生产车间,看着机械化的生产线,白玉果然心动。

    钢板压扎生产线跟圆钢生产线,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只不过压制钢板,需要的是滚轴,而不是滚轮。

    来到车间之内,加热之后通红的钢胚,被传送轮代入生产线。

    接下来的就是一遍一遍,不停的辊轧。

    直到钢胚变成钢板之后,这么一面钢板被推倒冷却槽之上,开始降温。

    来到生产线的尽头,一摞摞各种型号的钢板,分门别类的放的整整齐齐。

    看了一圈,这么一条不停生产钢板的车间,居然就只有寥寥二十几人,这更加让白玉惊讶。

    “就这么点人?”

    秦军一愣:“这还少吗?”

    要知道,这么一条简单的生产线上,足足有二十多名工人。

    “这些人,多么?”白玉奇怪的看着秦军道。

    秦军只能叹气,他造的生产线真的不够先进。

    就算是现在,不说欧美,就说日韩,人家已经足够厉害。

    刚才巡视了一圈,秦军感觉哪里都不满意。

    他原来看过小日子那边的螺纹钢生产线,人家全部是自动化控制。

    他们的钢厂,就是一个人,控制一条生产线。

    从投料开始,全部机械化自动操作,最后捆扎出一捆捆螺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