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三章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求订阅)

    风衣、喇叭裤,带给秦军最大的印象,就是那喇叭裤紧紧包裹着的身体紧要部位。

    除此之外,对他还有什么影响?

    不过,接着他就想到蛤蟆镜。

    突然间秦军意识到,蛤蟆镜是墨镜啊!

    墨镜这东西,焊工带着可是能保护眼睛。

    “大爷,等等,我去问问有没有蛤蟆镜。”

    “什么蛤蟆镜?还老鼠镜呢!”

    秦志奇就害怕秦军乱花钱,所以刚才就拉着他想走。

    秦军立即道:“是一种墨镜,能保护眼睛。”

    最近秦军在委托不少人,给他雇佣一些技术工,其中最急需的就有钳工和焊工。

    焊工的基本工具,他得有。

    绕过秦志奇,秦军来到那个摊位跟前。

    老板是个年轻人,也只有年轻人才敢现在这个时期,在北方的农村卖流行服饰!

    只不过,他还是不行,因为喇叭裤他没敢穿。

    拿起一件风衣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三无小厂生产的,质量堪忧。

    而就这样,一件风衣居然敢卖十五块?他这是想瞎了心啊!

    “你这衣服卖十五?有三尺布吗?”

    “三尺布才多少钱?就算加上布票,也不值三块钱!”

    “呵呵,真当我们是傻子?”

    “也不能这么说,你看这人穿着还挺好看!”

    “好看能当饭吃啊?”

    果然,秦军稍微一靠近,就听到几个年轻人在嘀咕。

    他们这边热闹,一些不想在队里下苦力的年轻人,自然一有空就会跑过来。

    家里人也不管,因为在队里赚的那点公分,才能换几个钱?

    在这边呢?随便干个装卸工,就能赚一两块钱。

    一天不用多干,就装卸那么一两吨货,就是三五块钱。

    所以,这边的人都有钱,而且是活钱。

    能赚,自然就敢花。

    这边的人消费能力强,就能吸引来小商小贩。

    只不过这位老板有点失算,因为这农村人他就没看过追捕,并不认识高仓健,也不知道谁是真由美!

    想到这一点,秦军感觉有点好笑,也感觉有点悲哀。

    七八年,这穿风衣戴墨镜的铁汉造型,就已经风靡国内各大城市。

    而这也成为了这个年代年轻小伙们的穿衣模板。

    据说,有家国内服装厂,在《追捕》放映后,赶制出了类似款风衣。

    半个月功夫,十万件一销而空。

    要知道,这时候人们的工资才区区几十块。

    为了离偶像更近一点,这个时候的小伙子,甚至会在不刮风的时候竖起衣领。

    可是这些流行服饰,对于农村人来说,却是很远很远。

    “喂,你是老板?不要傻站着了,他们没看过那部电影,根本就没有追星的想法,自然会嫌贵!”

    “哎,我们县城也没放过那部电影。”

    “要不然,你写信要求一下?找文化局应该可以?”

    “文化局?有这个单位吗?”年轻的老板有点疑惑。

    秦军一愣,现在有了吗?好像还真没有。

    具体虽然不知道是哪一年成立的,好像八零年确实没有。

    “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你反应一下,如果县城电影院放映,我们也去沾沾光!”

    “哎,恐怕没戏,我听说今年最热的电影,叫庐山恋!”

    秦军再次一愣,庐山恋是今年放映的吗?

    他看过啊!两片裙、丁字裤、泳装、咬嘴!

    这个可是他在年看的,不是后世翻老电影库找出来的。

    他可是真记得,那上面真枪实弹的大戏,当时对他造成了多么大的冲击。

    可是现在想一想,心脏跳动的频率都没有变化。

    这绝对是电影看多了,感觉有点麻木!

    晃了晃脑袋,把白晃晃的乱七八糟去掉,他这个年轻的身体,经不住任何诱惑。

    “老板,有没有蛤蟆镜?”

    “哎,做不了,衣服我们能够自己做,蛤蟆镜怎么做?”

    “小伙子,我看你懂行,这衣服都是今年最流行的,要不要来两件?”

    “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进货?听说那边不止是有这些衣服,还有电子表、收音机!”

    “没渠道,根本不知道去哪里买啊!”年轻老板有点无奈。

    而秦军更加无奈,所以他转身就走。

    这人虽然有点眼光,但是也就那样。

    他有心思做这些衣服,怎么没有心思跑到大城市去?

    现在稍微大点的城里机会才多,就算他们小县城都不行。

    没有买到蛤蟆镜,秦军有点失望。

    不过,反正他现在也没有好的焊工,就是有点可怜秦夏他们。

    “真不行,就自己烧一批镜片,这个好像真不难!”

    墨镜发黑,是因为镜片中加入了碘化银。

    在强光照射的时候,碘化银分解,银的颜色很深,太阳镜颜色变成黑色。

    根据碘化银的浓度不同,而使太阳镜镜片颜色不同。

    后来还有灰色、褐色的镜片。

    他有现成的炉子,只要压制一些玻璃片,就可以当焊工的护目镜。

    掏出随身带着的小本本,秦军把这个记下来。

    现在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不特意记下来,转眼就忘了。

    “大爷,我去石灰厂那边看看。”

    到了水泥窑和石灰窑的交界之处,秦军直接转弯,其实他是想要过去看看新厂房。

    “你是该去看看,听说石灰现在不太好卖。”

    “对了,不要忘了中午过来吃羊肉。”

    “行,吃饭我最积极,肯定不会忘了。”

    说完,秦军拐进石灰窑厂。

    水泥窑厂就在石灰窑厂的南边,从这条路向北拐,就是石灰窑厂。

    现在这一片,几乎被两种炉窑沾满。

    “要发展,不止是需要人口,还需要土地!”

    石灰窑占据的面积大,他建的厂房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秦军叹了口气,他们小队人口少,土地面积小,以后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

    所以,秦军打算着重发展一两个重点项目,而不是遍地开花。

    “老赵,你们公社现在真不缺石灰,你得给我个说法!”

    还没走进办公区,秦军就看到赵二娃走出来。

    “我给你什么说法?爱要不要,不要我们的石灰也没有剩下!”

    “你这话说得就没意思了,你们的石灰每天都能销售一空,还不是我们这些老客户帮忙?”

    赵二娃停下脚步:“是,在这一点上我要感谢你们,但是你们的要求太过分,我没法帮。”

    “哈哈,老赵你可真是谦虚,谁不知道你们这边也能烧水泥?”

    看到赵二娃要说话,这位明显是一位司机的男人,立即道:“我知道,你这边只有一座水泥窑口,我也没想着多要啊!”

    赵二娃再次停下脚步,道:“你说,想要多少?”

    司机松了口气:“不要多了,那是难为你,我就要一吨。”

    “我拉十吨石灰,就配货一吨水泥,这个不过分吧?”

    “老赵,我这真不是跟你要情分。”

    “主要是我家自己用,要不然我怎么能提这个要求?”

    赵二娃叹了口气道:“哎,每个来要水泥的,都说自己用。”

    “你们天天拉水泥,都自己用?自己能用多少?”

    司机被说的不好意思,但是他可没有一点要放弃的想法。

    “老赵,要不然你们涨价?”

    “一吨二十袋,我给你四十块钱!”

    赵二娃已经在翻白眼,他要有想法,也不会跟他一个外地的司机,掺和这种事情。

    “算了,今天给你一吨,如果以后不需要石灰,就不要来了。”

    赵二娃感觉心累,他直接摆手,让司机离开。

    “开条啊!”司机兴高采烈的道。

    他能不高兴?在外面一袋水泥就是三块钱。

    他拉石灰,上面垛上二十袋水泥,什么都不影响。

    等到路上,随便找个工地,就可以把水泥转手。

    现在的市场价,就是三块钱一袋,就这样还很难买到。

    所以,这一吨水泥不管卖给谁,还能落个情分。

    开好条,送走那位司机,赵二娃本来想要去现场看看,没想到一转头,就看到笑眯眯的秦军。

    赵二娃一拍脑袋:“人真的不能做亏心事,今天我要收钱了,是不是就被你抓包了?”

    秦军摇着头道:“钱不能收,但是可以陪着喝酒,陪着吃饭,甚至是陪着去夜总会,但是不要有现金交易,这个容易出事!”

    赵二娃无语,他现在也被锻炼出来,自然知道什么是夜总会。

    这个时候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就是司机没有一个好东西。

    嗯,这绝对不是秦军职业歧视,主要是现在的司机,接触面太光。

    还有,在外跑运输,好人根本干不了!

    所以,受到很多司机熏陶,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现在赵二娃都知道。

    秦军虽然是开玩笑,但是里面也有着警告。

    现在这个时代,想要捞钱,方法实在是太多了。

    他看好赵二娃,可不想让他在这里摔倒。

    “老赵,我们现在办的工厂,都是股份制。”

    “知道什么是股份制吧?不知道就多学习,想办法弄点书,好好学学。”

    “就一个意思,现在虽然大头属于国家,属于公社,属于队里,但是里面有一大部分,还是属于个人!”

    “公家的企业跟个人的企业不同,以后你会明白。”

    “所以,以后各个分厂的厂长,肯定不能只拿那点死工资。”

    说到这里,秦军也说不下去。

    因为他还真没有办法,奖励赵二娃他们这些厂领导。

    因为一大半的股份属于集体,你要对工人进行奖励可以,但是这个都有详细的规定。

    因为什么,奖励多少钱,都是有上限的。

    无缘无故多奖励钱,那是不是利益输送?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

    “我了解政策,你就在规则以内,多奖励一下我们这些干活的人就好。”

    赵二娃反过来安慰秦军。

    秦军画大饼的技术,是真不行。

    “政策会变,等以后更加开放,你这样的管理层,就算得不到股份,也肯定能得到巨额奖金。”

    想到后世,那些一年一点六亿工资的高管,秦军还真不是忽悠赵二娃。

    “算了,不说这个,现在的日子,我已经很满足。”

    “对了,刚才的事情你看到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秦军一笑道:“还能怎么办?我看我们有那么多饭店,谁想要水泥,就让他们请客。”

    “我们不敢收钱,还不能吃吃喝喝?”

    “再说,吃喝也是刺激经济发展嘛!”

    赵二娃诧异的看着秦军,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秦军,这小子的心也许天生就是黑的。

    这花活,玩的这么溜,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这么看着***什么?我难道说错了?”

    “真以为我不知道?外面的水泥什么价格,都心中有数。”

    “我们也就是不能随便涨价,要不然能让他们占便宜?”

    “现在他们赚了钱,我们沾点光怎么了?”

    “不过,通过他们可以了解点信息,如果可以帮我们点忙,我们就给他们方便。”

    看着嘻嘻哈哈,好像一点正形都没有的秦军,赵二娃若有所思。

    “运输是个大问题,以后好处可以继续给,但是他们也需要帮我们点忙!”

    “比如红旗煤矿帮我们运输过来的铁矿石,他们可以帮我们运到钢厂。”

    “比如外地哪里有铝矿、铜矿什么的,我们有需要,他们也可以顺便运一车过来,肯定不让他们白跑。”

    赵二娃听得一脸佩服,这才是真正的秦军。

    看着被忽悠住的赵二娃,秦军心中偷笑。

    他想要的其实就是繁荣,就像现在一样。

    外来人员扎堆的地方,机会就多,经济就会越发繁荣。

    比如外面的饭店,如果没有这些赚到钱的外地司机,哪里能有这么大一批饭店被催生出来?

    原来秦军有钱没地方花,现在不就可以花了?

    再说,现在一袋水泥一块五毛钱,真的便宜吗?

    不便宜啊,如果再贵了,谁买得起?谁用得起?

    秦军弄这一切,可不是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

    他弄一大批低价原材料,是为了建设美好新农村的!

    所以,现在能不涨价,肯定不用涨价。

    至于少赚钱?秦军现在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再说,现在的价格也不少赚。

    只要稍微等一段时间,等周围农村盖房子全都盖起来,那时水泥也该涨价了!

    市场经济也需要适应,有这么一段时间适应,所有人都应该有心理预期,也能接受水泥涨价!

    “我们建的那批石灰窑,还要继续吗?”

    知道秦军的打算,赵二娃也放下心来。

    不过,他接着就皱起眉头。

    最近石灰产量太高,他们都已经受到影响。

    “自然要继续,先烧几窑石灰,也算是锻炼一下人手,真不行,全都转行烧制水泥呗!”

    赵二娃还真是佩服这个小兄弟,什么都算计好了。

    “现在过来拉砖瓦的车,也在快速增加!”

    秦军点头,道:“这是应该的,我们现在需要名气,不过,这种事情不会一直持续。”

    赵二娃也不傻,他自然知道,看到利益,不说他们本公社的各个大队,就是周围一些公社,也已经在虎视眈眈。

    “石灰窑还要发展一波,要不然我们一下放开,那些小石灰窑的产量,就满足不了市场供需。”

    “嗯,我知道了,我会看情况减产。”

    “对,市场上石灰太多,我们就减产,如果太少,我们就扩产。”

    赵二娃点头,反正石灰窑也可以烧水泥,就算是稍微修改一下,也不耽误多少功夫。

    现在他也看明白了,知道秦军为什么抱着石灰窑不撒手。

    相比砖瓦窑,石灰窑不太赚钱,但是它可以专为水泥窑,所以他才会一直在扩建。

    现在砖瓦窑数量多了,竞争变得激烈,总会有人想要烧制石灰赚钱。

    以现在的情况,顺势转产,不是正当其时?

    等石灰产量增加,他就会退出这个行业,转行烧制水泥。

    而水泥价格便宜,就可以吸引来大批外来司机。

    这些司机总不可能空车过来,所以木材、矿产、服装、粮食等等,不可避免的开始流入红旗公社。

    要不然,红旗公社现在这一片繁荣的景象,都是怎么来的?

    当然,到了该涨价的时候,秦军也不会手软。

    但是现在不行,他还需要让红旗公社更加繁荣。

    等到什么时候,他能自己造车了,也许就不需要那些外地人,来刺激经济发展了。

    “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我就去水泥窑那边看。”

    “要不然,你也跟我过去吧?那边今天中午吃羊肉。”

    赵二娃一摆手道:“我可丢不起那个人。”

    “嘿嘿,今天我们吃肉包子,要不要给你留几个?”

    秦军深深的看了一眼赵二娃,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给我留二十个,晚上我带回家。”

    秦军是一点都不会客气,因为钱他不能随便花,但是吃的还不能随便带?

    当然,钱是肯定要支付的。

    但是,工厂也有内部福利,加上补贴,价格肯定不贵。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就算是自己的便宜,有时候也需要占。

    目送秦军离开,赵二娃一身轻松。

    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新建的水泥窑走去。

    与其以后修改成水泥窑,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修建水泥立窑。

    有需要,就烧几窑石灰,如果没必要,那就直接烧水泥。

    原来他们这边就一座水泥窑口,从此之后,他们就可以有五座。

    每座一个星期能出六七十吨,平均每天差不多十吨。

    五座就是五十吨,每天平均五十吨的产量,应该能应付过去那些贪心的司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