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远游
繁体版

第四章 因缘齐聚

    时至晌午,初夏的阳光虽然不算炽热,但依然带着几分晒人的热度。一行三人沿着官道缓缓向南海城走来。

    刘照君和赵峤虽身着寻常服饰,却难掩姿容秀美,不时引来路人的侧目。相比之下,萧一命显得颇为随意,粗衣布鞋,仿佛是他们二人的跟班小厮。

    昨夜,刘照君负气离开后,萧一命可费了一番功夫,才在一座废弃房屋中找到了她。好说歹说,才劝住了刘照君,让她不要独自一人单独行动,但代价是他也退让半步,同意让刘照君一起加入调查。

    昨夜,萧一命在得知萧雨还活着的消息后,心情略有好转。此刻,他在后方不停地嘟囔着:“早知如此,就应该早点赶路,现在可好,晒都晒死了!”

    刘照君终于忍无可忍,娇喝道:“够了!叽叽喳喳一路了,你说你一个修炼之人,怎么会怕热!?”

    萧一命反驳道:“我又不像你们有灵气护体,我一个炼体的在太阳底下晒着,能不热吗?”

    刘照君骂道:“婆婆妈妈,跟个娘们似的!”

    萧一命不甘示弱,反驳道:“总比你好,嗓门大得跟个母老虎似的!”

    刘照君的眉头一竖:“你再说一遍?!”

    眼看这一对冤家又要吵起来,赵峤赶紧出来打圆场:“萧兄弟,刘姑娘,前面就是南海城了。进城后,我先为你们安排住处,明日我再带你们去衙门,为你们引荐。”

    不是赵峤想插话,委实是这二人一路上嘴就没有停过,他都快被这二人给烦透了。

    萧一命闻言连忙道谢:“多谢赵兄!还是赵兄考虑得周到,知道我们在城内没有住处。”

    刘照君却不满地插嘴道:“我不要和他住在一块儿!”

    赵峤有些哭笑不得:“刘姑娘,实在抱歉,请体谅一下,目前我在城内只有一处空闲的院子。”

    萧一命也趁机说道:“嘁,说的好像谁想和你住在一起似的。”

    刘照君不服气地反驳:“那你自己去外面住客栈啊!”

    萧一命反问:“凭什么?赵兄又不是专门为你准备的院子,为什么你不去住客栈?对吧赵兄。”

    看着两人针锋相对,赵峤面露难色,实在不想参与他们的争吵。

    刘照君怒气冲冲:“赵兄准备的小院也有我的份,凭什么要我去外面住客栈?!”

    萧一命不依不饶:“是你自己说不想和我住在一起的,你不去谁去?赵兄,你来评评理!”

    “赵兄,你来做主!”

    赵峤充耳不闻,只顾埋头赶路。

    ......

    初入南海城,来到那条南北贯穿的玉泉大街上,道路两侧商铺林立,风格各异。刘照君被南海城的繁华所吸引,流连驻足在路边各类小摊位前,不时拿起货物端详,满心欢喜。

    视线来到一条隐蔽小巷里,一群人躲在这里,看着玉泉大街上的算命摊子。为首的李铁啐了一口,暗道一声晦气。就在刚刚,一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女子毁了他的生意,还害得他被陈员外臭骂了一顿。

    眼见快到正午,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想来不会再有多管闲事的人。于是,他率领着手下众位弟兄,气势汹汹地走向那算命摊子。

    杨老头见上午那一行人去而复返,又找上门来,吓得面色苍白,连摊子都不要了,起身就要跑。可惜已经来不及了,被李铁等人拦住了去路。

    “各位各位,高抬贵手,我马上就走,马上就走。”杨老头连忙讨饶。

    然而,李铁却冷笑一声:“呵,好言相劝你不听,害得我被陈员外臭骂一顿,现在我看你少不了要尝饱一顿老拳!”

    杨老头吓得浑身颤抖:“各位好汉,我这把老骨头哪经得起你们几拳,饶命饶命!”

    “晚了!”李铁大喝一声,随后对身后的手下说道:“兄弟们,动手!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长长记性!”

    就在众人准备动手之际,突然传来一声暴喝:“住手!你们在干什么!”众人只觉得眼前一花,一位身穿粗衣布鞋的年轻男子已经站在了他们面前。

    李铁看着这位突然出现的男子,皱起了眉头:“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来此多管闲事?”

    萧一命轻蔑地扫了他们一眼,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小爷我想管就管,怎么,不服?不服上来比划比划!?”

    见自己的生意又一次被打断,李铁觉得心中怒气直冲脑门:“嘿!兄弟们一起上,两个都收拾喽,看这次还有没有天鹰卫来救他们!”

    眼看冲突在即,赵峤和刘照君闻讯赶来。赵峤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如炬,大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南海城中闹事?”

    李铁听着这一套熟悉的说辞,心里升起些许不好的预感,但还是硬着嘴皮说道:“哟呵,还有帮手!?信不信我把你一起收拾喽!”

    赵峤眉头微皱,亮出腰间的令牌。只见令牌上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鹰。李铁看着令牌,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双腿发软,几乎站不稳。心想你这么不按常理出牌呢,外出巡逻居然不穿天鹰卫的制服,我明天一定要去衙门举报你!

    当然这些心中所想李铁自然万万不敢表现出来,此时是另一幅谄媚的嘴脸:“嘿嘿,这位大人,全都是误会来的,我们......我们都是来算命的,没错,就是算命。”

    赵峤看着李铁那变脸如翻书的模样,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故意板起脸来:“算命?我刚才好像听到有人说要收拾我?”

    李铁连忙摆手否认:“没有,绝对没有这回事。大人您一定是听错了。”

    赵峤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哦?那你的意思是我的耳朵有问题?”

    李铁吓得差点哭出来,连忙解释道:“不,不,是我说错了。我本来想说,算完命之后帮杨老头一起收拾收拾摊子。您瞧我这张嘴,净是乱说话!”说着,他还咣咣给了自己两个耳光。

    赵峤见状,没想继续为难这帮人,于是开口问道:“那你们都算完了?”

    李铁也点头哈腰地答道:“算好了算好了。”

    “算完了就赶紧散了吧,还围在这里做什么?”

    “是是是。快,兄弟们快散了。别在这里碍天鹰卫大人的眼。”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四散而逃。李铁转身就要走,却突然听到赵峤在身后喊道:“等等!”他吓得一个激灵,转过身来,结结巴巴地问道:“大......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赵峤绷着脸问道:“你们算命给钱了吗?”

    李铁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哦,对对对,忘记付钱了。您瞧我这记性!”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放在算命摊子上,然后一溜烟地跑了,生怕再和这里沾上一丁点关系。

    李铁等人离开后,赵峤终于忍不住与萧一命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就连一向端庄的刘照君也捂着嘴在一旁偷笑。

    萧一命走到赵峤身边,环住他的肩膀:“不错嘛,赵大人,你这官身还是可以唬住一些人嘛,什么时候也给我弄个这官身玩玩?”

    赵峤笑着拍了拍萧一命的肩膀:“放心,明日引见之后,以你的能力,肯定能通过考核。”

    萧一命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不错!”

    此时,杨老头也走了过来,对两人拱手致谢:“多谢两位小哥出手相助,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今天可就遭殃了。”

    萧一命挥挥手,豪爽地说道:“杨老头,别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嘛!咱们江湖儿女,就应该这样。”

    杨老头坐回摊位,默默将钱袋子揣进怀里,然后说道:“这样吧,小老儿也没有什么好报答你们的,要是有什么想算的,小老儿可以免费帮你们测个字。”

    萧一命闻言来了兴趣,立刻坐在摊前的凳子上:“好啊,那就我先来!”

    杨老头取出纸笔递给萧一命:“请。”

    萧一命思索片刻,在纸上写下一个“雨”字,然后递给杨老头。

    杨老头接过纸张,仔细打量片刻后,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他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了一篇谶语:“情丝如雨丝,断之仍复连。心弦若琴弦,拨之意愈绵。”

    杨老头将纸张递给萧一命,示意他到一旁深思。随后,他转向赵峤,微笑道:“这位兄弟,该你了。”

    赵峤轻轻摇头,婉拒道:“老先生,在下对此并不感兴趣,不劳烦老先生。”

    他的话音未落,却见刘照君睁着明亮的双眼,满脸期待地望向他。赵峤心中一动,随即改口道:“不过,我这位朋友倒是对此颇有兴趣,不如老先生就为她测上一字吧。”

    杨老头捋了捋胡须,笑道:“自然可以,姑娘请坐。”

    刘照君依言坐下,接过杨老头递来的纸笔。她略一沉思,便挥毫写下一个“幽”字,随后将其递回给杨老头。

    杨老头接过纸张,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提笔在空白处写下几句谶语:“一人叩心扉,缘自此时始。山重水复处,幽而复明时。”

    刘照君接过纸张,并未多看,只是轻轻叠起,收入袖中。

    赵峤见刘照君亦已求卜完毕,便与杨老头拱手作别。随后,他领着萧一命和刘照君穿街过巷,最终来到了城北一处幽静的小院前。

    赵峤从怀取出钥匙,递给萧一命,道:“萧兄,刘姑娘,你们先在此住下。日卯时我再来找你们,为你们引荐!”

    萧一命接过钥匙,郑重地抱拳道:“多谢赵兄!”

    刘照君亦是盈盈一礼,脆声道:“多谢赵兄!”

    赵峤点头,肃然道:“你们切记,在未得到我的消息之前,切勿擅自行动,以免打草惊蛇。”

    三人简短道别后,赵峤转身离去。然而,他刚迈出两步,却又突然转身,走到萧一命身旁,附耳低语几句。随后,他头也不回地迅速离去。

    这一切都被刘照君看在眼里,她心中充满了好奇,忍不住问道:“你们刚才说的是什么?怎么神神秘秘的?”

    萧一命的神色有些不自在,他摇了摇头,道:“没什么,赵兄只是叮嘱我们要好好休息,明日可能会有考核。”

    说罢,他转身推开了小院的大门,走了进去。刘照君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见萧一命不愿多说,也只得作罢。她跟着萧一命进了小院,关上了大门。

    ......

    夜色渐浓,街头的灯火逐渐亮起,为这寂静的夜增添了几分温暖。杨老头看着逐渐稀疏的行人,心知今晚的生意不会再有什么深意。正当他准备收拾卦摊,回家休息时,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挡在了摊前。

    杨老头抬头一看,原来是今日一直来找麻烦的李铁。不过此时李铁却是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蔫了吧唧,杨老头笑着摇摇头,坐回凳子上,看着李铁问道:“这次不找我麻烦了?”

    李铁悻悻地点点头。

    “来找我测字?”

    李铁又悻悻地点点头。

    “那坐吧,我为你测上一字,测完你这一字,我就该收摊咯。”

    李铁迟疑了一下,坐在摊前,接过杨老头递来的纸张,陷入沉思。杨老头提醒道:“随便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用刻意琢磨。”

    李铁闻言便不再纠结,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个“三”字。

    杨老头接过纸张看来看去,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就不给你写谶语了,怕你看不明白。常言道事不过三,三者,蕴含天地人之道,凡三之属皆从三......”

    一番指点之下,李铁频频点头。

    无数年后,李半城每每与晚辈提起此事都要朝天上拜两拜,以此感谢杨老头当日的指点之恩,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