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重回1985当渔民
繁体版

第28章 笔架(龟足)

    码头上,不老少的小李村和小王村的渔民都在码头上,没有第一时间出海,而是打量着那一艘新船,都在议论着。

    “那是啷个家里的新船?还有钱撒,居然买了这么一艘新船,而且还是铁皮的,这得大几千块钱了吧?”

    有人问道,语气中满是羡慕的意思。

    作为老渔民,虽然书可能念得不是很多,但是对于船只的认知力确实是很丰富的,第一时间就清楚这样的海船大概需要多大的钱。

    这让他心中非常的想知道这到底需要多大的钱才能拿下来。

    “谁说不是呢?我打听过了,这好像是小林村的林国良一家买的新船,他的两个崽好像这些时间打到了大钱,这么一艘铁皮海船都不带赊欠的,是直接全款拿下的,好有钱。”

    有小王村的人开口说道,同样很是羡慕,但不是羡慕这艘船,而是羡慕林峰和林跃两人这些天时间里打到的钱。

    这么大几千块钱在他们这边,可能是好些年才能积攒下来的,但结果林峰和林跃两人却是短短几天时间就打到了。

    这样的情况要说他不羡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是吧?就是那个林国良?他家里不是小林村最穷的一户人家吗?怎么一下子就发达了起来?而且我听说这几天王婆好像说他们家的婆娘打算给她家的两个崽子说个小娘,按王婆的意思是他们家这样的家庭条件,哪家的小娘都不好找。”

    还有人这样说道,这显然也是小王村的人,听到了王婆讲述的一些事情。

    这个时代的农村和后世差不多,基本上大消息很难传递开来,但是这样的东家长西家短的消息却传递的很快。

    “是真的,的确是那个林国良,今天上午的时候他们还请出来妈祖给新船开光了,眼看着这新船可能就要下水试海了。”

    有小李村上午看见了小林村请妈祖活动的渔民也开口说道,将事情的经过讲述的很是详细,引来了更多人的追问。

    林峰和林跃两人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码头这里。

    “哥,你看,大家都对我们的新船很有想法,他们也想买这样的新船。”

    林跃笑嘻嘻的说着,脸上也挂满了笑容,显然这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

    “好了,不要多说什么,都是渔民,对这样的海船自然是羡慕的,但要是我们开着这样的海船出去,捞不到什么大钱的话,等来的可能就是别人背地里的闲话,会觉得我们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一点都不会过日子。”

    林峰说道。

    对于这些老渔民的想法他心中是较为清楚的,无论是哪个时代,背地里羡慕嫉妒和说一些坏话的人总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当知道你开着这样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海船,结果出海的收获还不及小木船的时候,背地里说的话会更加难听。

    “哥,我才不信我们捞不到大钱。”

    “到时候我们打到大钱了,让这些人眼红去。”

    林跃说到,十分自信。

    即便是开着小木船他都相信自己能有较好的收获,更不要说是开着这样的铁皮海船出海,绝对不会比别的渔民差。

    “伢仔,这艘新船是你们的?你们这最近是打到了大钱,发家了啊?”

    “是啊,国梁家的伢仔,你们这是打算开着新船出海试航?”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林峰和林跃,也认出了林峰和林跃的身份,极为好奇的问道。

    林峰很懂,他们其实是想知道这是在哪里捞到的大钱,更确切的说是想知道在这不能出海捞钱的时候,到底是从哪里打到的大钱。

    “各位叔伯,这是我们家的船,今天也是要出海试航,天气预报讲了,明天海上的风浪就要平息了下来,到时候可以出海捞钱了,所以这一次我们要好好的适应一下这艘新船。”

    林峰说道,态度很是诚恳,但也没有讲述太多。

    这些人并不是小林村的人,所以林峰并不想将事情讲述的很仔细。

    这并不是自私,海上的资源就只有这么多,若是大家都去海岛上赶海捡钱的话,影响到的是他们今后的生计,林峰自然没有这么大气,甚至任何人都不会这么大气。

    能够将这件事情告诉小林村的林民和林青等人,已经算是很大方了,不然的话就只有他们会去海岛上捡钱,今后的生活来源自然更多一些。

    “呵呵,那你们可要注意安全了,今天海上还是有些风浪的。”

    有渔民说道,算是一种劝解,对于在海上生活的渔民来说,最怕的就是海上的大风浪,这是每个渔民都深深恐惧的东西。

    “阿伯,阿爷,我们晓得。”

    林峰笑着说道,对于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向来都是看的很重的,并不会因为打钱而让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

    很快,林峰和林跃两人将赶海的工具带到了海船上。

    “哥,哥哥哥,要不今天我来开船?我还没有开过这样的海船呢?”

    林跃一上船将东西放好就说到,内心也是蠢蠢欲动。

    这样的一艘新船他很想试一试,尝尝鲜。

    “好,阿跃,那今天就你来开船,我们去远一些的岛屿上看看有没有新的大货,不过你要小心,这近海的地方礁石不少,可千万不要触碰了礁石,到时候我们的船可能就要报废了。”

    林峰点头,没有拒绝林跃的请求,但却很是郑重的警告。

    在海上航行,除了风浪之外,最大的危险就是海底的礁石。

    对于礁石,林峰自己自然是不会在意的,有着人形雷达的功能,除了可以看到鱼类之外,海中的礁石其实也是可以看到的,只是视线不能穿透礁石而已,对于驱船在海上航行,这样的金手指也是极为有用的。

    至少是不需要担心在没有船只雷达的时候会触碰海底的礁石。

    “哥放心吧,我知道的,这里的环境我可是熟的很。”

    林跃点着头说道,他常年都在海上捞钱,对于近海航线的区域哪个地方有礁石,哪个地方没有礁石他知道的很清楚,并不会出错。

    “那就好,你来开船。”

    林峰也不再说什么,刚才也只是顺口提一句而已,事实上要是没有人形雷达功能的话,对于这片海域的环境他并不如林跃知道的多。

    毕竟他不像是林跃,这几年都在海上捞钱,时刻都一个人驱船出海,对航线的了解很清晰。

    很快,林跃驱动船只离开了码头,小李村和小王村的那些渔民也陆陆续续的散去了,或是驱船去往青林镇的鱼获码头,从那里去青林镇市场买东西卖东西,又或者是驱船去往别的海岸边赶海捡钱。

    这是渔民的生活,他们没有太多闲暇的时间停留在码头上说七道八,生活的压力对每个渔民来说都是很大的。

    即便是林峰和林跃,也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

    “哥,你说我们这次能和上次一样捡到那么大的钱吗?大几千块钱啊,那可真的好大,这要是我们还能再捡到那样的大钱,那阿妈去韩家庄子说小娘子的事情肯定就八九不离十了。”

    开船的过程中虽然风浪声音还是很大,但依旧架不住林跃心中的激动。

    自家的新船首次出海是其一,开着这样的新船出海捞钱是倍有面子的事情,而韩家小娘则是其二,从王秀和张霞的口中他了解到,韩家的那两个小娘子绝对是很多人都想要讨回家的,对于韩家小娘,他心中自然也是很有想法的。

    “阿跃,出海捞钱怎么可能有定数,真要是每一次都能打到大钱,除非是妈祖娘娘真个下凡了。”

    林峰说道,脸上带着无奈。

    即便是自己有人形雷达功能,可以轻易地发现海中的鱼获,但要是海中没有鱼获的话,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金手指并不可能给他聚鱼。

    “那倒也是,不过哥,阿妈说你的小娘是韩家老三家里的,我的小娘是韩家老二家里的,那到时候我们两个谁大谁小?”

    林跃忽然这样的说道,脸上也是笑嘻嘻的。

    “阿跃,好好开船,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想要小娘,需要我们自己的底子好,只要我们能打到大钱,还怕没有小娘?”

    “另外,你是打算翻身当我的哥了?”

    林峰没好气的瞪了林跃一眼。

    严格说来,韩家老二家的小娘你韩家老三家的小娘年纪要小半岁左右,这并不是按照父辈来划分的姐妹,而是按照年纪。

    “哥,我就这样说说,你可别生气,也别动手,这里可是海上。”

    林跃脖子一缩,不敢和林峰顶嘴。

    很快,两人一边笑闹着一边开船就来到了看中的岛屿。

    这里距离码头能有二十多海里的路程,在海上这样的路程并不算很短,不过这里也还属于近海,风浪也不是很大。

    当然,这里和他们之前去的海岛又有所不同,这里的海岛面积大了很多,礁石林立,不过相同的是这座海岛也是光秃秃的,并没有什么树木生长。

    这完全可以说是海上的大礁石,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海岛。

    “哥,我们就在这座海岛上捡捡钱吧,也不知道这海岛上有没有什么大货。”

    林跃一边将船只泊好一边说道,同时也快速的将赶海的工具抗上了海岛。

    林峰点点头,没有说什么,目光打量着四周的环境。

    海岛上不少的海苔和裙带菜都油绿的发着光,意味着这里曾经在涨大潮的时候也被海水淹没的,故此在海水退去之后这里会有很多的裙带菜和海苔停留在这里。

    “哥,我们要不要搞点裙带菜回去自己吃?”

    林跃询问,海边的渔民,对于裙带菜和海带这样的海中蔬菜并不陌生,在没有什么生计来源的时候,也会采摘些海带和裙带菜拿到市场上去卖,只不过这种东西价值太低了,一斤也当不得几分钱。

    即便是后世,裙带菜和海带这样的海中蔬菜也当不了太大的钱,和鱼虾蟹相比价值低了太多。

    “阿跃,先不急,我们先看看这海岛上有什么海货,要是没有什么海货的话,到时候我们再弄点裙带菜回去。”

    林峰微微摇头,并不打算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捡裙带菜和海带。

    这种东西在海边的海滩附近的礁石丛中都能捡到很多,一般都是阿婆和阿爷们会捡走,其他的年轻一些的渔民赶海都不愿意带这样的货回去,太不当钱了。

    “嗯,哥,那今天还是你去东边,我去西边?”

    林跃点着头询问道。

    “可以,你去那边的时候注意点安全,一旦有什么事情的话就喊我。”

    林峰说道,没有拒绝林跃的提议。

    分开走自然是最好的,也是最为划算的,省的两个人搜寻同一片区域。

    “哥,我晓得。”

    林跃很快拎着自己的赶海工具前往海岛的西边位置,林峰的则是朝着东边方向前进。

    就在前往东边没有多久的时候,林峰的眼睛亮了一下。

    “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笔架?”

    林峰较为吃惊,笔架,也就是龟足,这是一种较为滋补的海鲜产品,而且能利尿,放在后世的话,产量并不是很高,价格也不便宜。

    而现在,林峰看到了这里竟然密密麻麻的生长着一片这样的笔架,这让他极为欣喜。

    虽然不清楚现在这个时代笔架的价格是多少,但只要能当个一两毛钱一斤,以这些数量来说,价格也不少了。

    林峰也没有犹豫,快速的拿着赶海的工具将这些笔架大的全部都采摘了下来。

    笔架的采摘是较为辛苦的额,这和捡螺捞鱼并不相同,笔架像是嵌在岩石上的一般,没有工具的话是很难弄下来的。

    不过这次赶海林峰准备的工具自然是很充足的,除了钩蟹的钩子,抓鱼的钳子之外,这种采摘笔架的工具他也是带来了的。

    “真的好多,而且个头都很大,都是极品。”

    林峰极为兴奋,这种海鲜产品在后世的时候基本上很难看到这么大的,都是很小的那种,但即便是那种很小的,也和鹅颈藤壶(佛手螺)这样的海鲜差距并不是很大。

    折让林峰更加兴奋了,快速的将这些笔架按照个头的大小采摘了下来。

    物以稀为贵,这个时代这种笔架海鲜在市场上是极为罕见的,林峰觉得价格并不会很低,至少要比海鲈鱼要贵不少。

    而这里的笔架数量恐怕能有三五十斤,且还都是极品的笔架,并不包括那些次品。

    至于次品,林峰没有打算将它们都带回去,这种东西放在这里可以继续甚至生长,到时候再过来采摘也是可以的。

    而且也可以避免因为次品拉低了笔架的价格。

    这种东西他是打算问问王小毛的晴天海鲜大酒楼要不要。

    不过即便是还没有问,林峰也可以预估,这种海鲜晴天大酒楼肯定是会需要的。

    来自岛城的那些富人肯定希望尝到这样的稀有海鲜,对他们那些富人来说,这种稀有的海鲜才是面子和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