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四合院了,我还会是傻柱?
繁体版

第25章 什刹海钓鱼

    何大清带着白寡妇离开何雨柱和何雨水的时候,何雨柱十六岁,何雨水六岁,何大清完全是不管不顾的就跑了,直接将六岁的女儿丢给了自己十六岁的儿子。

    而何大清走的第一时刻,易中海并不是第一时间想要帮助何雨柱和何雨水的,其实易中海的第一时刻就是想要赶走何雨柱和何雨水将何家的房子给抢到手。

    要知道何家住的房子是中院里面的主屋,是最好的屋子,易中海想要抢过来自己住。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易中海又打消了这个主意,不过,易中海打消了主意之后,其他的人家,比如三大爷阎埠贵,二大爷刘海中,许大茂的老爹许伍德...这些人马上就围了上来。

    逼迫着何家兄妹将房子给让出来,这也是何雨柱痛恨这些人的原因,而其他四合院的人则是在何家兄妹最无助的时候直接观望,毕竟他们知道自己斗不过二大爷三大爷和后院的许家。

    何雨柱看着这些不帮自己的四合院众人心底也是恨意十足,但是更多的是无助,因为年纪小,他斗不过这些老狐狸,就在这个时候易中海出手帮了何雨柱和何雨水,直接让二大爷,三大爷,许伍德打消抢何家兄妹房子的计划。

    后来易中海还帮着何雨柱找到了一个饭碗,就是去红星轧钢厂食堂做炊事员。

    也因为这样,何雨柱对易中海那是尊敬不已,以至于前一世的何雨柱被易中海给骗的如同猪狗一样,还依旧是深信不疑,后来何雨柱才知道,易中海只是将自己当成了一颗棋子而已,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自己给他养老,只要他安心的死了。

    自己这颗棋子到底过得怎么样,他易中海是无所谓的。

    所以易中海拼命的搞臭自己的名声,让自己和寡妇捆绑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牢牢的将自己锁在四合院,而寡妇也有把柄在他和贾张氏的手中,寡妇只要吸引好自己,那么自己和寡妇就永远只能待在四合院。

    他利用自己的权利帮帮自己和寡妇,这样他就能以恩人的姿态让自己和寡妇一起给他养老,是一个很阴毒的计谋,但是却成功了。

    只是现在不同了,何雨柱不会再上当了,这一世的何雨柱知道了易中海的嘴脸,更知道了贾家的无耻,他只会远离和规避,再也不会深陷其中。

    ...........................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起床签到,现在已经累积了六次掷骰子的次数,但是何雨柱却并没有使用,何雨柱准备留着等自己完成任务之后,骰子变换再使用,因为根据上次骰子变换来看,骰子变换一次,骰子里面的奖励就会变得丰厚一点,何雨柱不傻子,当然等骰子的奖励好一点才开始掷骰子。

    “吃面了...!”

    一碗鸡蛋面,上面盖上一层蒜泥白肉,一碗下去,吃的何雨水饱嗝连连,等吃饱了之后,何雨柱就带着何雨水一起去门帘儿里。

    有人会问,今天不是去什刹海吗?

    对,就是去什刹海钓鱼,不过,先去门帘儿里重新买一根好点的钓鱼竿,何雨柱知道今天自己去什刹海应该能钓到大鱼,五毛的鱼竿给自己的妹妹,自己则是要买一根能钓的起大鱼的好鱼竿。

    六十年代可没有现在的鱼竿,大多数的鱼竿都是竹制的,不过,门帘儿里山货店的老板,还是给何雨柱配了一套此时最强的渔具。

    2号线五分钱一米,4号伊豆钓一枚4角钱,鱼漂配的是鹅翅,铅坠没花钱,老板送了一个牙膏皮,最厉害的就是鱼竿,那是深山之中老苗竹(毛竹),而且是要找竹节很密的竹子,砍回来之后用大火找直,然后吊砖石上风干一个月成型,价格是三块钱,这样一套漂亮的鱼竿做成,十四五斤的鲤鱼照样溜上来,鱼护买8角钱的竹鱼篓,一套行头下来,四块四毛五...直接带着自己的妹妹前往什刹海开钓。

    什刹海叫海,但是却不是海,就是位于故宫北侧的一个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水域,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据说其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

    至于这里为什么这里称“海”而不叫“湖”,也有说法,比如说,昔日皇家在进行园林建设的时候追求东海三仙山的格局,以湖泊喻东海就是其一;另一种说法则是,建立元朝的蒙古族以“海”的称呼表示对水域的珍惜之情。

    1960年修建了京密引水渠,并将密云水库的水引入什刹海,让什刹海水量丰沛。

    所以,那个时候看到的什刹海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也正是从那时起,什刹海变成了公家的养鱼池。

    每年都会有什刹海的秋捕,其规模虽不能与查干湖相比,但是其收网时的渔获量和围观人群的热闹程度,也是足够壮观。

    那时什刹海秋捕每年至少有一次。

    前海因湖中有岛,因此同时下两网。

    一张网从银锭桥东下,另一张网从后门桥下,躲过湖心岛,都在湖西北岸码头(现荷花市场同和居饭庄前)收网。

    网是拉网,网眼有小孩手掌大,一斤以下的鱼可以漏网继续生长。

    下网后,岸上有人牵缆,湖面有若干小木船将网展开。午前下网,慢慢向收网处牵拉,整个过程要几个小时,一般到下午三四点钟。鱼网被拉到离岸边还有几十米时,被网住的鱼群由于拥挤开始纷纷跃出水面,那场面真让人心潮澎湃。

    待鱼网靠岸,渔工们手持大鱼抄子,把鱼一抄抄装进岸上等待的卡车斗里,一装就是几卡车,那时也不知鱼都被运到哪里去了。

    捕上的鱼以鲢鱼和草鱼为主,曾见过一条大草鱼,那条鱼比一个小孩的个头还大。

    后海捕鱼从银锭桥西下网,湖西糖房大院岸边收网。后海面积大,无障碍,所用鱼网比在前海用的网要大很多,因而渔获更丰。

    所以钓鱼的话,去后海钓的人更多,何雨柱和何雨水来到的就是后海,这里钓鱼的人也很多,此时的后海还没有被冻住了,要是被冻住之后,后海除了钓鱼的,更多的人们则是在进行冰上运动:坐冰车滑行,速滑、花滑的都有。

    这些人总数应该在千人之上,他们在偌大的后海冰面上忙忙碌碌,蔚为壮观。

    找了一块地,何雨柱就和何雨水在一块向阳的地方坐下,跟着一人往鱼钩上挂上蚯蚓,直接将鱼钩往后海里面一甩,垂钓就此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