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考试拼的是综合实力
对这次秀才考试,我算是尽心尽力了,我在两个时空,白天晚上的都在忙活。
当然,我周围的人也是全心全意的为我服务。
光是那五天的路程,就搞的非常的复杂。
为了保证我的安全,我的岳父直接买了一条船,一条崭新的货船,稍稍改造一下,给我这个未来的秀才乘坐。
当然,对于拥有一个船队的我的岳父来说,买上一艘新船,对他来讲并不算事。
但是他没有从他的船队里找上一艘船来送我回家,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在船上捣鬼。
俗话说的好,欺山莫欺水,船在河里,如果出点问题,就算会游泳的,也不一定能逃出生天。
所以我的岳父玩了点兵法,大张旗鼓的安排,他手下的一艘客船运送他的女儿女婿。
又是打扫船舱,又是往船舱里面布置崭新的被褥铺盖。
而实际上,他让自己的亲信,偷偷的从船厂里面,提了一艘新船,在我们出发前一天才停在码头上。
船上的船员也都是找的知根知底的,甚至都没有告诉他们要干什么?
等我们上船了才知道是要送我们回家,这样就杜绝了有人收买船员捣鬼的事情。
等我上了船才发现,船上竟然还有十个保镖。
开始我以为我的那位武术教练,古师傅是我的保镖,我的那个会武艺的老婆也是我的保镖。
结果船上还有十个脱掉军装的老兵,据说这是我的岳父托他的大哥从军队里找来的人。
正经的百战老兵,不是我那个爷爷手下的那群亲兵,那群亲兵的实力其实也不差。
但是他们没有经过真正的血腥战场,在我的爷爷手下,也就是打个土匪,兼职当个保镖,欺负一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而在船上的这十个老兵,别看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有几个胡子都花白了。
但人家是正经的,在大型战场上杀过人活下来的。
有三个甚至是参加过郑成功指挥的南京之战的老兵。
我坐在船上,虽然不能算晕船,可是晃晃荡荡的也有点不舒服。
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躺在船舱里打盹睡觉,闭着眼睛打盹的时间里,现代的周小欢就赶紧爬起来,偷偷的把电脑打开。
绝对不是偷玩游戏,而是迅速的记忆我下载下来的那些明清时代的考试文章。
当然不能一天到晚都睡着,周德良可以睡上一整天,可周小欢可没有办法精神一整天。
在没法睡觉的时候,我就坐在船头吹着海风,听那一群老兵聊天。
教我用苗刀砍铃铛的那位古师傅,和那几个老兵很聊的来。
他们都是百战老兵,正经的是从沙场上幸存下来的幸运儿。
而且他们也都没什么文化,但是生活阅历和战场见闻都很丰富。
他们在一起聊天,聊的就是那些他们经历的战场的事情。
他们聊的最多的就是南京之战,那场胜负非常诡异,整个战场上是翻盘再翻盘。
开始是郑成功有巨大的优势,把南京城围住没有打,如果打的话肯定就打下来了。
而后来被过来的增援部队把郑成功的部队打的个稀里哗啦,就那几个老兵讲最惨的时候,郑成功都抛下了自己的部队,跑到船上去了。
结果后来又翻盘,没能上船的郑成功的部队,在长江边誓死反击,结果又把清军打的大败。
结果反攻打下了南京城。
然后是顺治帝亲自带领的一支北方来的援军,把南京城又给围了。
两军在南京城下又乒乒乓乓打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眼看着包围南京城的部队是越来越多,我们眼看就要撑不住,城墙都被攻上去好几次。
结果我们有支部队突然在一天夜里出城偷袭。
而且还非常缺德的带了几门炮,直接杀到了清军的中军大营,然后把那几门小炮集中去轰营地当中,最高大,最漂亮那个大帐篷。
然后包围南京城的十几万的清军就像潮水退去一样,一天之内跑的无影无踪。
我能找到的关于那段历史的书籍,写的是东一榔头西杠子,主要是歌功颂德,对战争的过程是语之不详。
而通过这群亲身经历的老兵口中描述的战争历程,我大体上拼凑出了南京之战的整体脉络。
而且我还注意到老兵们多次提到的一位叫于德水的老将军。
他在南京之战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带领了差不多3000名的士兵硬是打败了好几批的清军队伍。
然后在长江边上硬顶清军马队的袭击,给混乱成一团的士兵们重新调整组队的时间。
那些走投无路的士兵看到上船无望,于是在低级军官的指挥下,又重新组队拿起武器加入反击。
最后把清军给击败了,追着溃败的清军,直接杀入了南京城内。
从这些老兵的描述来看,可以知道当时的郑成功的部队是海军强,陆军弱。
他手下的军官大部分都是海盗出身,手下的最精锐的陆军部队,也就是比清军当中的绿营强点有限。
而这位于德水手下的部队,明显就要高出一个档次,别看数量不多,总共也就不到3000人。
但是人家强悍的一塌糊涂,连满洲最精锐的白甲兵都冲不过他们的防线。
最牛的地方是这支部队里面还有几百只的大火枪。
听他们的描述,应该是这个时代比较好的火枪,叫做西班牙大火绳枪。
在和清军作战的时候,那些大火绳枪起了很大的作用,身穿两层甚至三层棉甲的那些白甲兵们,只要被大火绳枪近距离瞄准,没有不被打吐血的。
据这些老兵们说,当时战况最惨烈的时候,郑成功带了点亲兵逃到了船上。
而被打散的那些郑军士兵都往江边跑,结果船上的水兵们害怕追击而来的清军都把船驶离了岸边。
而于德水将军带领的这些步兵拿着盾牌,扛着长枪迎着那些清军就冲上去了。
一顿排枪过后,就把追在最前面的一群重甲步兵打翻了。
据说至少干掉几百人,而这群最凶悍的家伙都是各部队里面的精锐战斗力。
一下子就把清军的攻击势头给遏制住了。
随后,清军派出马队进行冲击。
派出蒙古骑兵绕着圈儿的向我们的队伍当中放箭。
但是这不到3000人的队伍,组成了一个宽度将近一公里的松散的防线,就是岿然不动。
当没有清军拼命的攻击我们的士兵,那些失去了手下的低级军官们总算是开始起作用了。
他们连踢带打的把对着江面痛骂的士兵们,又重新组织起来。
而船上的郑成功发现战场上局势似乎又缓和了下来,赶紧组织船队靠近了岸边。
然后用火炮对清军的马队进行攻击。
而恢复了基本指挥的郑军部队,开始组织反击。
舰船上的火炮打的队形大乱的清军,又遭到了绝地反击的郑军的拼死攻击。
清军绿营的一贯作风开始体现了出来,顺时如狼似虎,逆时畏战不前,败则一溃千里。
一支队伍的溃逃,引起了连锁反应,郑军莫名其妙的就赢了。
一群杀疯了的郑军士兵跟着败退的清军,竟然直接冲入了南京城。
南京城内的士兵基本上都派出去攻击郑军,看到郑军败退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军官都领着自己的手下去抢功劳了。
结果南京成就轻而易举的拿下了。
当然,老兵们不会说的这么的简单,他们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在评判自己的军官多么无能。
在战场上,自己是多么的勇猛,当年砍掉了多少的人头?
这些战争的进程是我通过他们聊天的内容分析出来的。
当然,这些战争场景是每个男孩都感兴趣的事情,不过现在顾不上研究这些问题。
我听了一阵之后就开始插嘴,慢慢的把他们引导到如何使用苗刀?如何使用轻薄的日本刀砍竹子的技术问题上。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去砍那三根竹子的训练一直都没有停止。
但是每砍一根竹子都有一定的可能性,劈不断。
我用岳父给我找来的相当锋利的日本刀,重量非常的轻,别人用我的刀去砍竹子,一刀两断。
而我砍竹子经常性的,拖泥带水。一根竹子被我砍断一半,剩下一半裂开。
或者干脆卡在竹子里刀都拔不出来。
古师傅也研究了我的动作,发现姿势什么的没问题,就是力气不行。
没别的招数,只能使劲的练,可怜的离考试只差十天了,我仍然是只有50%的概率能把这个竹子砍断。
这回碰到一群老兵,可以请教一下他们。
一聊到刀法的问题,一群老兵的兴致立刻就高涨了起来。
探讨了一番之后,甚至就在这艘船的甲板上,竖起了一根竹子。
一群老兵围观我,让我演示一下劈竹子的刀法。
连砍了三根竹子之后,一群老兵们就开始讨论我的问题,我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还是速度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在我的力气没有足够大的增长之前,真的是很难解决。
不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里有十个老兵,一顿探讨之后,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
我的力量不行,速度不够快,那么就把又轻又薄的,一斤多重的那把日本刀换成平时我用来打铃铛的那把苗刀。
一般情况,用苗刀去砍放在地面的柱子,实际上是不合适的。
因为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基本在一米六以上,而苗刀的长度又有一米六。
而插在地面孔洞当中的那根竹子,也就是一米长。
而且供应这种耗材的官员们经常会偷工减料,一米三尺,有的时候会给你弄出一堆两尺长的竹棍。
而且这些竹棍要立在地上,就要事先在地面上挖一些小洞,把这些竹棍插在地面的洞里之后。
露在地面,可以被我们砍的长度可能就剩下一尺五寸了,而且还有一个大毛病,这些竹棍可是插在地面上,而不是埋在地面上,非常的松垮,入刀的角度不好,很可能竹棍就被带出地面。
让一个一米六多的大男人在举着一根一米六长的到去砍地面上还没有膝盖高的一根竹棍,就有点难度了。
当然,这个难度是对我们这些考生来说的,真正练习苗刀的那些老兵,说砍你的脚踝就脚踝,说砍你的膝盖就是膝盖。
而我们这一群为了考试才去找把刀进行练习的家伙,就算是练上一年,真正把三斤多的苗刀挥舞起来之后,基本上是刀都带着人在转,而不是人去控制刀。
所以来参加砍木棍考试的考生大部分都是选用两尺多长的砍刀。
而我因为体力太差,所以只能选择又轻又薄的日本刀。
还是一群老兵分析了我的体型特点之后,觉得我现在身高也就刚刚突破一米四,对付贴在地面上的目标还算比较简单。
如果把苗刀挥舞起来,尽量贴着地面走,利用苗刀的长度优势,可以让刀尖部分的速度提高。
几名老兵看我扛着苗刀练习了几次打铃铛的动作之后,觉得我砍铃铛的动作,如果把腰腿部的力量加上去的话有可能把苗刀的挥舞速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后再把弓步做出来,重心下移,刀尽量贴着地面走,只要把距离算好了,让刀锋切过竹棍,应该可以一刀两断。
于是就在甲板上,一群老兵就开始训练了。
只用了一个多时辰,我就找到了规律,不就是利用好离心力的问题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弧形运动,离圆心越远的点,在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距离越长。
刀长一米六,再加上我胳膊的长度,基本刀尖能离开我身体这个圆心将近两米。
只要我的身体转动的速度够快,那刀尖部分的移动速度就更加快。
这些老兵们教我用合适的步伐接近目标,然后再到达目标合适的距离,然后再挥刀转身。
而我无师自通的把放在肩膀上的刀身,将背后挪动了一段距离。
在转身的同时,利用杠杆作用,把刀身先以脖子为轴转起来。
这一下子挥刀的距离就长了不少,速度一下子就起来了,练习了几次之后,把距离卡准了。
我一个拧身挥刀,加转身,一根竹子就齐刷刷的被我切成了两段。
实际上,这个动作和我训练往返跑的时候,打铃铛的动作基本相同。
只不过挥刀的角度不一样,打铃铛的时候是向头顶上方挥动。
而现在是贴着脚面向前挥动。
用力技巧有区别,但是非常接近。
等到这艘船到达港口下船之前,我已经能够非常准确的把每根竹子都一砍两断了。
古师傅很高兴的告诉我,等到家之后把我的这把苗刀的刀刃再向下多开一点,这样去砍竹子的时候,哪怕距离有所误差,也能够砍断。
现在我的六项考试,基本都有把握了,可以说已经没有短板。
只要在考场上,我不再出意外,今年的秀才一定得有我一个。
说实在的,今年我要考不上这个秀才真的是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我老婆,也对不起我的岳父。
还对不起古师傅,对不起我的语文老师,甚至连给我做饭的厨师都对不起。
我们现在的那些高三的学生享受的待遇,应该大部分都没有我这个古代的考生的待遇高了。
考试前十天,我不光是足不出户,连每天的骑马训练都是在小院子里面,稍稍的溜一下。
因为害怕我在骑马过程当中,万一崴个脚,摔个跟头之类的最后影响考试。
饮食上的就更加注意了,每天清淡的饮食,连肉都不给我吃了。
当然,蛋白质要补充,主要就是以蛋为主。
甚至还请了县里一位老中医专门给我把脉,确定我的身体状况,保证我在考试当中不会出现闹肚子等等这类的影响发挥的问题。
我有一堆人的伺候,全心全意的准备考试,可以说,已经把90%以上的考生都远远的甩到了后面。
不说大的考试环境,就说在我们县里面,有我这种考试待遇的考生,也就是有两三个人。
其余的考生,条件好点的能够在县城里找个住处。
条件不好的,在考试前一两天,才能够扛着媳妇儿或者老妈做好的一堆烙饼赶到县城准备迎考。
不敢来的太早,来的太早的话,烙饼就馊了。
住宿那就不要想了,自己背上铺盖卷,找个土地庙或者别人家的屋檐下,坚持上几晚上。
差不多30%左右的考生都是这待遇。
其他的人条件比他们好一点然后在县城找到亲戚朋友家借宿一下。
还有条件更好点的,直接拿钱找家旅馆住下,吃饭下饭店。
但是吃喝上可以用钱,用餐安全可就很难保证了,每年考场上都会有闹肚子的、发烧的、感冒的。
还有路途太远,没赶到考场的,睡觉误点的,因为身份证明没有带,进不了考场的。
还有更可怜的,因为路途遥远,一路上劳累饥饿,把自己饿脱型了。
和身份证明上描述的体态特征不一致,结果进不了考场。
和现在的那些高考生相比,我们这种考试简直是地狱级难度。
我们这个考试可没有警察叔叔开道,没有警车送准考证,更不会有警察叔叔用摩托用警车把睡过头的考生送到考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