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斗康麻子
繁体版

第38章 为了小命,还是要抱大腿

    大概是在六年前,于将军把驻守在石鼓县城内的200名士兵给撤了回来。

    但是撤的也不太远,也就是一两天的路程。

    这样石鼓县城墙的防御完全是靠衙役民团团练。

    不过,靠着于家军的威名,县城有点武装力量就行,也没人敢招惹。

    但是你永远无法知道,明代的文人有多么强大的作死能力。

    一位读书读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秀才成为了县令之后,一直想立个大功,获得直升中央的机会。

    因为石鼓县地处和清军接壤的地域,所以所有的赋税都不用上缴,当地的官员可以灵活的使用这笔钱。

    于是这个石鼓县的县令招降了一批强盗,凑出了一支500人的队伍。

    能够去当强盗的,基本上得是孔武有力的,或者是下手凶狠的。

    所以他凑出来这500人的队伍,战斗力还是凑凑呼呼的,但是军纪却非常的糟糕。

    被这群偷鸡摸狗,调戏妇女,强买强卖的家伙,搞得不胜其烦的县令,责令这些强盗头,要好好管理手下。

    可这些强盗头目自己就不是个好东西,他们干的事情就更过分了。

    忍无可忍的县令不想失去这500名费尽心机招来的士兵,于是就想把这些不好管理的强盗头子干掉。

    他的想法倒是没错,不管是招安也好,还是招降也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原来队伍当中的组织结构打乱,破坏掉。

    他把这些原来的强盗头子干掉之后,剩下的那些小土匪,小强盗就好收拾多了。

    但问题是,这位县令是眼高手低,用的招数都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的招数。

    他把这些强盗头子请到县衙喝酒,然后把县衙里的衙役当成刀斧手,安排在一个地方埋伏。

    等到他觉得这群强盗头子们喝的差不多了,就来了个摔杯为号。

    杯是摔了,那群扛着钢刀的衙役也冲出来了,喝的醉醺醺的一群强盗头目也被砍了几个。

    可是能够当上强盗头目的都是能打的,而这群衙役里面,也就是有寥寥几个能打的。

    那些喝的醉醺醺的人,被同伴的惨叫和鲜血刺激,一下子就醒酒了。

    真打起来了,这群衙役们就不是这群强盗的对手了,县衙里的衙役,也就是打板子比较专业,平时欺负欺负老百姓还是可以的。

    而真的到了以伤换命,亡命搏杀的时候,这些衙役们就不如这些强盗们厉害了。

    你说一群衙役和强盗在屋里拼命的厮杀,这个读书读傻了的县令竟然不跑出去,还坐在椅子上装镇静,做出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

    然后一名强盗顺手就把这个县令的脑袋给砍下来了,县令一死,衙役们也崩溃了。

    死了好几个强盗头子,剩下的强盗头子们召集他们的队伍,直接就把整个县城给抢,首当其冲,先把县衙给屠了个干净。

    杀了一群官员,还把县衙库房里的存银,各种兵器全部抢劫一空,还把城里的富户也糟蹋了一遍。

    这些强盗里面有明白人,知道这次他们干的事儿有点大,明朝这边肯定是容不下他们了。

    于是这支小队伍就带着抢劫来的物资,直接投奔了清军。

    事情到这里还问题不大,不就是死了一群官员吗?举人不多,但是秀才的数量还是不少的。

    再挑几个秀才,把这个县衙的官位填满就行了。

    但是这群强盗投奔清军之后,引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个石鼓县的底细被人家摸清了。

    原来,石鼓县有200名的于家军的部队驻扎,而后来这支部队撤离了,但周围的清军并不清楚。

    就算发现县城里没有正规部队了,也没人敢确定这支部队是出去溜一圈就回来,还是再也不回来了?

    而这群原来是强盗,又当过正规军,最后跑到清军这边的,石鼓县城里的情况就叫人都知道了。

    原来不敢动石鼓县,那是因为那支强悍的部队驻扎在县城里。

    现在没有那支彪悍的部队,那这个县城不就是随便进出了吗?

    于是周围的清军在多次试探之后,突然,集结兵力攻破了这个小县城。

    在这座县城里大肆的搜刮,显然于将军不会允许周围有部队敢这么跳腾。

    很快,这座县城又被于将军麾下的部队,重新给夺了回来。

    但是这支部队只管把这座城市抢回来,把胆敢挑衅的清军队伍好好的教训一番,然后就撤离了。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死循环,石鼓县经常性的会有小股的清军窜进来。

    抢劫一下村庄,打劫一下镇子,或者进攻一下县城。

    或者突然几支部队集结起来,把县城给占领了。抢劫一番之后,在于家军的队伍到来之前赶紧撤退。

    几年下来这个石鼓县能搬走的人全都跑了,本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就是在县城驻扎一部分于家军的队伍就可以了。

    但是不论是郑成功还是郑经都不愿意低这个头,说这句话。

    结果石鼓县这个本来是香饽饽的县令、县丞和主簿的位置,就没人愿意干了。

    现在延平王管理的地区已经都实行了科举考试,包括海南岛地区秀才和举人都是有的。

    所以海南各个县的县令等这些文官,可以说都是延平王府任命的。

    于将军驻扎在海口,对这些事情根本不闻不问,从来不对这些官员的任免提意见。

    但是从海南考出去的秀才,考出去的举人都不愿意在外地任职。

    除了个别有想法的,大部分都会请求回海南岛当官。

    而延平王显然害怕海南岛变成一个独立王国,所以就拼命的往海南岛里掺沙子。

    把大量的福建、浙江和江苏的举人秀才送到海南岛来当官。

    而于将军似乎是不关心这些事情,他只要求海南岛的官员保证部队的后勤,保证他的军械。

    其他的事儿他一概不过问,好像是他不过问,但实际上他手下的那些军官们可都非常操心这些事情。

    哪个官员要是胆敢冒犯于将军,他手下的那群军官就能把这个人整的欲仙欲死。

    石鼓县为什么不派兵驻扎?就是因为一位小心眼儿的县令,偷偷摸摸的降低这些士兵的饮食标准。

    被巡查的军官发现之后,果然大怒,上报给于将军之后直接撤军。

    而这个石鼓县的县令一直是由延平王府直接任命,还专门挑选非海南籍的秀才担任。

    甚至整个县衙里面的大小官员都不是海南的。

    这就不得不让那些大军官小军官们多想了,很多人认为这个石鼓县就是延平王专门安排下来的钉子,这些官员肯定是要向延平王上报于将军的种种不好。

    这样一来,于家军的军官们宁可费力气把石鼓县的老百姓给搬走,就算是送到海南岛的船票都免费。

    也不愿意把部队驻扎在县城里面,给这群打小报告的站岗放哨。

    于将军在海南非常的低调,对官员任命方面是一点都不管,但是他不管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会不管。

    于家军发展了很多年,培养了很多的人才,而且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些人自发的维护于家军和海南的利益。

    这些人包括但不仅限于于家军的那些军官,谁要想破坏这个团体的利益,那就会遭到各种手段的打击。

    延平王府安排到海南做官的那些举人、秀才,没有一个不在这群人的监视之下,能收买的收买,能恐吓的恐吓,总之不能让他们做损害海南的事情。

    而石鼓县连续几任的领导班子全都没有海南籍的秀才,而且还故意的对县城内的驻军玩手段,脱离了于家军的监视。

    那最后的结果是,于家军的军官们就不再负责这些官员们的安全了。

    当然,这些当官的斗法,倒霉的是老百姓。

    现在石鼓县的北面和西面人员非常的稀少,因为总是被广西方向的清军抢劫屠杀。

    不愿意跟于家军搬迁的人基本都死光了。

    不过,石鼓县现在归明朝所有,这是不容置疑的。于家军的部队至少是保证了这个县城的归属问题。

    清军确实想把石鼓县城收复,但是只要他们敢攻破城墙,进入城内,最多三天的时间,进入城内的这些清军就会被拖出来剁成肉酱。

    于家军的宗旨是,我可以不守,但是你们不可以占,你敢占了我的地皮,我们就把你们剁成肉馅。

    所以每次清军出动一次,县城里的官员就要换一次,毕竟他们的脑袋在清政府都是比较值钱的。

    现在石鼓县的县衙里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官员。

    不是没有派,而是派去的人基本都不会到任,大多数听说自己被选中就得重病。

    有些反应慢的,在生病之前就接到了委任状,也会想尽办法在路上生病,实在来不及病,干脆受伤。

    现在,石鼓县的县令、县丞主簿、兵曹等这些职位已经成为死亡的代名词。

    可同样的招数,我却没法用出来,因为我的这份委任状是延平王亲自签发的。

    正常情况下,延平王不会亲自签发一个官员的任免,通知书。

    通常是吏部写个报告,把近期的官员的任免,向延平王请示一下。

    延平王在报告上打上对勾或者叉子,并且做出相应的批示,然后根据领导的批示,吏部再发放各种委任状或者撤职通知书、降职通知书等等。

    任免通知书上也就是盖上延平王府的大印,不会有郑王爷的签字。

    所以如果你装病装伤,只要把吏部的那些官员打点一下,在下一份报告当中把你未到任的原因编写清楚,只要郑王爷认可了这份报告那么对你的仕途还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回背后的这群黑手不知道动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让郑王爷亲手给我写了一份县令的委任状。

    而我岳父还打听到这个石鼓县只任命了我这一个县令,其他的官员一个都没有任命。

    等于是这个县衙里面,我就是老大,所有的事都是我干,所有的问题都得我扛。

    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找个背锅的都没有。

    这就是阳谋,用大势来压你,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你敢不去直接那就是抗旨不尊?

    别以为郑王爷不是皇帝,你就敢不听,现在没有皇帝,明朝就是郑王爷最大。

    你去了也没好果子吃,之前的县令都死于非命,就算你能扛,你能打,你手下有一群老兵,保住你的性命。

    但是只要清军攻破你的县城,你就有罪,失土之罪。

    就算是你守住了县城,仍然有罪名放在你头上,别人都守不住,就你守住了,肯定有阴谋,你和清朝私通,和清军狼狈为奸,意图投降清军。

    反正嘴在人家身上可以揪住你的毛病,使劲的喷。

    现在得赶紧去赴任,你稍微动作一慢,那就弹劾你不愿意上任,故意拖延,意图违抗延平王的指令。

    拿到这个任命书之后,都没敢认真的准备,就带领了几名老兵和一些身强力壮的仆人赶紧上船离开南京。

    先不说什么时候能到,先离开这群喷子的嘴远一点再说。

    不过别看我们的人少,但是装备可比原来精良多了。

    当初在ZJ省我被人挤得的出省作战的时候我岳父想尽了办法,才给我把50人的装备凑全。

    他都有个兵工厂了,怎么准备点兵器,这么费劲。

    关键是他的兵工厂在南京,想要跨省的运输那些武装器械各个关卡实在是不好过。

    我的岳父只能用他的钞能力在浙江境内想办法。

    现在从南京出发,可就不一样了,因为直接上船,我还有全套的任命书,好歹是个在上任途中的县令,所以有资格携带各种装备。

    甚至我带上一只100人以内的卫队,都是允许的。

    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实在是找不着那么多的人,我领着20多个人就出发了。

    但是这些人可都是全副武装,光火绳枪就准备了20只,不看他们的作战能力,光看他们携带的装备,至少能武装50个人的小队伍。

    一路坐船,也没有出现什么海盗抢劫之类的事件,更没有什么关卡的小吏故意的难为我,反正是非常顺利的,到达了雷州半岛。

    然后过了几辆马车,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到达了石鼓县的县城。

    然后我在残破的县城里面呆了三天,就住在被烧毁的县衙旁边的一个民房里。

    这个民房虽然漏雨至少还有屋顶,这三天的时间我也不是傻呆着,好歹是找到了两个幸存下来的,县衙当中的书办和衙役。

    然后就领着这两个人,从附近的村庄里面找出两个好歹年纪轻一点,能走远路的又离开了县城。

    我在石鼓县就简单的晃了晃,就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带着岩浆的火坑。

    想要把这个坑填住,那就不能循规蹈矩,什么县令不能离开驻地?这些规矩根本就是用不着管。

    我就离开了你们谁知道?你凭什么知道,你派人跟踪我了吗?你说在县衙里没看到我,那你怎么证明那个时候你到我们石鼓县来了?

    这个地方典型的是天高皇帝远,我这边写封公文送到雷州半岛,通过雷州半岛的于家军的渠道送到南京去。

    别说来回,光单趟,就得一个半月,也就是我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一点不耽误的情况下,一个半月南京才可能知道。

    所以我才不会傻乎乎的等在县衙里面,坚守这个连城门只有半扇的小县城了。

    当然,临走之前我还是掏钱把附近的几个村子的木匠召集起来,让他们把这个县城的两扇城门好好修一修。

    县衙都不着急,等我召集人马杀回来的时候再修吧。

    现在把这个县衙修起来不知道会便宜了谁。

    我擅离职守,带着手下的人马就跑掉了,我并不是想不干这个县令了,而是去抱大腿。

    郑经郑王爷的大腿实在太粗,太远,咱们根本抱不着。

    离石鼓县最近的是余万年于将军,想在石鼓县站稳脚跟,首先得寻求于将军的支持。

    虽然我这个县令是郑王爷任命的,但是县官不如县管,我在这里喊救命郑王爷,要一个半月以后,他才能收到信息。

    等他给我回封信,已经三个月以后了,别说他记不记得我这个小县令?就算是他还记得我,想救我,到那个时候我也早就成一堆烂肉了。

    于家军在雷州半岛驻扎的兵力不少,离我们县最近的一支500人的部队,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能冲到我们县城。

    清军每次只敢进攻我们的县城,抢劫也只敢抢劫县城以北的地区。

    而且动作必须快,时间超过一天半,很有可能就会被于家军逮住好好的收拾一顿。

    所以石鼓县非常的古怪,县城以北的地区荒无人烟,杂草丛生,几乎都快退化成原始森林了。

    县城以南地区,炊烟渺渺,平和安详,老百姓们安居乐业。

    后来我才知道,和我们县城比邻的铜鼓县,和我们的情况也非常相似。

    他们是县城以北地区然后农田都很正常,县城以南地区则也是荒无人烟。

    每次清军越过边境来欺负我们这边的老百姓以后,大多数时候,我们的部队会报复回去。

    他们也会越过两边的控制线,跑到清军那边去扫荡。

    不过他们不是去抢劫,比这更狠,他们直接抢人,还强制搬迁。

    抓到的人全部送到海南岛去,反正现在海南岛也是地广人稀,船票都不用你买,去了以后还发给耕牛各种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