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10章 名和利

    当三人看见院子中间摆放着一箱银子后,也只是脚步一顿,并未表现出任何惊诧。

    韩成招呼三人,围着石桌坐下。

    等几人坐定,就手指那箱银子开口道:“这是张三财刚送来的,说是有五百两银子,还说以后每个月都有。本官想问,你们一个月收多少?”

    “这个,这个……”三人用眼神交流,都不愿意先开口。

    韩成看了一眼刘玉,示意他先说。

    刘玉拿不准上官的意思,只得忸怩的说:“一百两。”

    韩成点点头,又看看其他二人。

    二人同样回答一百两。

    “下面那些吏员呢?”

    刘玉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韩成低头陷入了沉思。

    三人每人三百两,加上自己的五百两,还有下面那些小吏,还有六房各主事。加在一起,一年至少要一万两。

    大宋发给官员的俸禄其实不少,甚至算是高薪了。韩成自己这个正七品的知县,一年的俸禄和各种补贴加一起,就有几百两。按照现在的物价,足以养活一家老小,还有不少剩余。另外有很多隐形收入,比如根据品阶的高低,朝廷会配备相应数量的奴婢仆从,这些人的薪水也是朝廷发放。

    可是官员的高薪和下面的小吏无关,朝廷是不给他们发俸禄的。通常是当地衙门找个名目,从其他款项里划拨过去,给他们发俸禄,美其名曰“常例银”,数量很少,不足以养家糊口。不够怎么办?办法太多了,街上的商贩民夫,打官司的原告被告,这些都是他们财源。

    如果韩成拒收这五百两贿赂,且不说面前这三人,下面那些小吏就能跟他离心离德。以后吩咐他们办差,只会对自己阳奉阴违。

    良久后,韩成心中一叹:“果然是千里为官只为财啊。”

    “吴安,拿着这些银两,去买些布料被褥,分发给县里孤寡吧。如果还有剩余,就雇佣些人手,给百姓修缮下房屋。”韩成吩咐道。

    听韩成说要把钱花出去,他们感到了不安,这是不想要人家送来的银子?你不想要,那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也不要,那家里的日子可不好过啊。重要的是那些小吏,也让他们拒收孝敬?这不得造了反?一连串的问题从几人脑海中涌出,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怪异起来。

    韩成自然知道几个人的想法,意味深长的说:“你们那一百两和下面小吏的钱,都踏踏实实拿着。本官出身大族,自然不缺这几百两银子。你们记牢了!也可以把我的话传出去。本官对钱财没有半分兴趣,你们听得懂吗?”其中“钱财”两个字,韩成加重了语气。

    县丞刘玉心思灵活,第一个听懂了。名利名利,这位上官不要利,那就是图名喽?连忙一脸正色的表态:“下官明白,下官完全明白。大人高风亮节,当属我辈楷模啊!”

    主簿吴安常年负责县衙的迎来送往,可反应速度却不如刘玉。稍微一思量,才明白韩成的意思,连忙随声附和。

    县尉丁魁是个直脾气,脑子也不如另外二人灵活,没理解上官和两位同僚的意思。依然开口劝道:“大人,是否再考虑一下,您是不差这五百两,可是下面那些小吏......唔唔唔!”

    刘玉听丁魁说的话不对味,连忙伸手捂住对方的嘴。转头对韩成说:“大人,您别搭理老丁,他明白了,完全明白了。”

    韩成憋着笑,向刘玉点点头:“给你个任务,下去后,不仅让丁魁懂,也要让那些小吏听懂。没问题吧?”

    刘玉把胸脯拍的震山响,请大人放心,他一定完成任务。

    至此,还没到下衙的时候,整个无棣县官吏,就领会了韩成的意思,也算另一种方式的统一思想。

    傍晚,正在用晚饭的张三财,接到消息,心里却如犹如翻江倒海。

    他接到的消息并不全面,只知道韩成用他送去的五百两,救济穷人去了。按照他的理解,自己在施肥那天说错了话,无意间得罪了韩成。连送上门的银子都不收了,这是要收拾自己的节奏啊。当晚联系了几位上次参加接风宴的宾客,商讨应对之策。

    最终众人一致认为,如果在平时,这五百两应该是够了。可之前言语间,得罪过这位父母官,五百两就不够看了。必须送一笔大的,才能缓和二人的关系。

    于是张三财第二天上午,又送两千两,作为赔礼。

    韩成听明白原因后,照单全收,表示一切都过去了,又勉励对方几句,才送对方离去。再次招来吴安,让他把银子暂时入库,等攒到一定数目,他有用处。

    二叔韩林是第二天下午才从永宁村赶回来的,听侄子说,他离开这两天,推出去两千五百两银子。气的差点昏厥过去,哆嗦着手指,干张嘴说不出话。

    吓的韩成忙上前,扶前胸拍后背,良久才让韩林喘匀了这口气。

    “你可知道,这两千多两银子,放在一起是多大一堆吗?”韩林喘着粗气质问道。

    “知道啊,侄儿都看见了的。”韩成陪着笑说。

    “那你还送出去,从古至今,哪个官员不是这么干的?怎么就你大方?这些钱你用不上,可以拉回老家啊。你知道家里一年花销多少吗?这些钱在家里能办多少事吗?”韩林恨铁不成钢的说。

    “二叔,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是小侄的意思,也跟您说了啊。咱家有没有这些钱,都能过日子,对吧?可是小侄是有远大抱负的,今天收了钱,那明天有人送,我收不收?长此以往下去,会留给人家多少把柄?到时候,那些人让我给他们办事,我办还是不办?还请二叔体量。”说完,韩成起身,一揖到地。

    韩林看韩成是铁了心不想捞钱,“嘿!”愤恨的一拳锤了一下茶几上,震的茶壶茶杯东倒西歪,茶水也撒了一地。

    韩成看二叔动了真火,吓的站在原地不敢再说话。不知道过了多久,韩林才无奈的说道:“侄儿,你大了。家里的一些难处,该让你知道了。”这才把家族的处境,一五一十的向韩成诉说了一番。

    事情并不复杂,对于一个几十年没出过官员的家族来说。在一些官员眼中,韩家如同待宰的羔羊。这个家族可以任他们欺辱搜刮,直到家破人亡那一天。

    这些年老祖宗和族长一直在苦苦支撑,只盼家族中,能出一位良才进入官场。当韩成金榜高中的消息传回家族,整个家族都沸腾了,终于看到希望了。他们坚信只需把家族所有的资源,倾注到韩成一人身上,助其一步步升迁,家族就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局面。

    可是这一切需要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家中那点可怜的积蓄,早已不够花用。这时候二叔韩林,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选择了经商一途,要知道商人属下九流,家人也苦劝过,不忍心让他受此污辱,但韩林心意已决,就是为了让整个家族的延续。

    韩林听完二叔的所说,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

    “二叔,钱财乃是小事,无需气恼。这些事情还难不倒侄儿,您只需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即可,”韩成拍了下韩林的手背,耐心宽慰道。

    韩林只得无奈的点点头,两千多两银子都推出去了,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