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14章 收服

    话说回到沧州的韩贽,第一件事就是召集部下议事。他在路上衡量再三,这件事对自己利大于弊,值得试一试。反正自己需要做的也只是打击私盐,这件事即使拿到朝堂上去说,他都有功无过。

    先拿出了转运使司衙门发来的公函,命小厮当众宣读,又大谈特谈私盐走私的危害性。

    这才安排自己的副手,沧州通判曹瑞曹大人,主理此事。

    于是在知州韩贽的支持下,整个沧州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击私盐的活动。

    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抓捕盐贩子四十余人。抄没私盐数万斤,现银数万两,铜钱等物更是不计其数。

    一时间,沧州境内与私盐生意沾边的官员商贾,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何时能够结束。又或者查到哪一级官员,才会收手。

    也曾有人试探过知州大人的口风,对方只是拿出转运使司的公函搪塞。说这些都是上面的意思,自己也是无能为力,希望理解自己的难处。

    事已至此,这些官员也无可奈何,只盼着不要引火烧身,查到自己头上。

    实际上,具体执行此事的曹大人,抓了几十人不假,可其中没有一位官员,甚至连商贾士绅都极少。抓的全是一些小鱼小虾。这也是韩贽反复叮嘱的,起到震慑作用就可以了,没必要真和某些人撕破脸。

    就在沧州城打击私盐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主簿吴安也从永宁村回到无棣县城。他本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就能启程回来的。可是出于一贯的谨慎,还是在永宁村停留了几日,从组织生产到成品的包装,全程跟了一遍,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韩成正在县衙办公,听说主簿吴安回来了,立即召见。

    吴安落座后,先汇报了一遍永宁村生产的相关事宜。又提出当地村民的酬劳发放,现在暂时由里正吴贵垫付,也不是长久之计,希望大人早日拿个主意。

    其实在韩成看来,让吴贵垫资生产,这是给对方的一点点惩罚。之前私自生产贩卖私盐,官府没拿他治罪,已经是宽宏大量。实际上如果他干的事情,被沧州那边发现,就连无棣县的官员都要被连累。

    放下这件事,韩成把前几天对刘丁二人说的话,又向吴安复述了一遍。并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去说服张三财,让他具体负责此事。而本地这些官员,只是在幕后给与必要的支持,不会直接参与。

    吴安早已调整好心态,自然是满口答应。

    当日晚间,张家的偏厅,张三财热情接待了到访的吴安,并摆下酒席。

    几轮的推杯换盏以后,张三财这才小心的询问吴安此行的目的。

    吴安不紧不慢的咽下嘴里的羊肉,这才开口说道:“本官此次前来,是给你张员外送富贵的。”

    “富贵?大人还请明言。”张三财才不信官府的人能给自己送富贵,不伸手要好处就不错了。

    吴安并没急于回答,而是话头一转问道:“张员外,可知知县韩大人,是如何评价你的?”

    张三财心想:“还能如何评价?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罢了,如果不是自己送出去两千五百两银子,自己这点家业,说不定已经被你们吞了。”

    但他不敢说,只得装傻道:“在下就一个草民,最多比其他百姓过的好一些罢了。”

    吴安摇了摇头,盯着对方语重心长的说:“韩大人对你很是看重啊。”

    “哦?”能被知县大人看重,张三财心里变的有些火热。看来银子发挥作用了,脑子里思考着一些可能性。如果趁热打铁,再送些礼物过去,拉近彼此关系。这样不仅自己的财产保住了,日后侵占土地,放高利债什么的,对方也会睁一眼闭一眼。

    念及至此,当即表态道:“还请吴大人转告知县大人,能得到他老人家的看重,是张某的荣幸。以后有用到张某的事情,尽管吩咐,张某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安抚掌大笑:“张员外,既然你这么说,本官也不藏着掖着了。现在就有件事,需要你亲自去办?”

    张三财闻言一愣,不会挖了坑等我跳吧?这也太巧了,自己刚表了忠心,就安排自己做事。

    可是大话已经说出去了,也不好收回来,只得说:“大人尽管吩咐。”

    吴安向对方招了招手:“你且附耳过来。”这才把韩成的计划,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张三财听说让自己去卖私盐,吓的浑身颤抖了一下。

    私盐走私的生意,他可是垂涎已久,只可惜自己没有强有力的后台。敢走私私盐的,只有两种人,一是亡命徒。二是背景深厚的商贾。他只是无棣县的一个土财主,如果贸然进入那个圈子,不仅会被那些人排挤,搞不好连命都保不住。

    吴安看对方面露难色,心中不悦。这点胆量都没有,还敢说什么赴汤蹈火的话。

    张三财张了张嘴,推辞的话,始终说不出来。怕一句话说的不对,就此得罪了对方。可是真让他倒卖私盐,却又没那个胆量。

    吴安低头把玩着酒杯,并没有搭理张三财,只是自顾自的说道:“你以为没有八成的把握,我家大人会让你去趟这个浑水吗?”

    张三财也是个眉眼通透的,闻言顿时眼睛一亮:“还请大人明示。”

    吴安猛然抬起头,目光深邃的盯着张三财:“你且记住了,沧州境内,任尔施为。”说完,放下酒杯,起身离去。

    张三财想起身送客,却已来不及了。他缓缓坐下,思考着这句话里的含义。

    良久,他才恍然大悟。猛拍自己额头,暗骂自己愚钝。这句话的意思,明明是在暗示自己,知县大人已经打通了沧州的关系,让我自己甩开膀子干就是了。

    为稳妥起见,又找来家里的幕僚,连夜商议对策。

    次日上午,韩成正在衙门里处理公务。韩七跑来禀告,张三财在后院求见。

    韩成闻言,面露一丝微笑,起身来到后院。

    张三财看见韩成走进来,立即恭敬的行礼道:“草民张三财,拜见大人。”

    韩成看对方恭敬的模样,很是满意。看来自己没找错人。

    吩咐对方起身回话,韩成则坐在石桌旁的石凳上。

    韩成上下打量面前这个胖子,良久才开口道:“张员外,找本官何事?”

    张三财正色回答:“在下愿意为大人做事。”

    韩成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了一声好。接下来,把分成的比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叮嘱了一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货物只负责送到沧州境内各地。至于如何运到沧州以外地区,让那些商人自己想办法。

    至于赚取的钱财,除去张三财应得的那部分。其余银两都会以捐款的名义,上缴衙门,交由县丞张玉入账。

    等韩成说完,张三财才皱着眉问道:“大人,那您和其他官员那份呢?在下该如何交割?是存入银号,还是......?请大人明示。”

    韩成朗声大笑,站起身,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哈哈!这里没有县衙官员的钱。你赚取的每一文钱,都会用在百姓身上。”

    张三财更加的不理解了,千里为官只为吃穿这句话,可以说是为官的铁律了。于是又问道:“大人,那您这是图啥啊?”

    “问的好!不论你信不信,本官告诉你,本官只图这无棣县的百姓,能够富足起来,永远摆脱贫困。”

    张三财把韩成这番话,当做官话套话。这么多年,他接触过的官员不在少数,早就不信这些鬼话了。

    韩成也不再多说什么,只给对方一个微笑:“到了沧州那边,有拿不准的,可以求助韩林韩先生。”